匯率波動下的“賬本”
“我國既是出口大國,也是進口大國,匯率過高過低都不好。”在7月14日舉(ju) 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說,從(cong) 當前看,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沒有偏離基本麵。他分析說,長短期綜合起來看,我國是大型開放經濟體(ti) ,匯率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既可能升,也可能貶。但是往上、往下,都不會(hui) 偏到哪裏去。“過去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3次破‘7’,然後又3次回到了‘7’以內(nei) 。這是2019年以來第四次破‘7’,但是這幾天已經開始明顯回升。”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7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jia) 報7.1318,較前一交易日調升209個(ge) 基點。
匯率是一個(ge) 國家整體(ti) 政治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形式。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趙然認為(wei) ,從(cong) 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市場無需過多恐慌,“當前人民幣處在匯率超調的階段,未來會(hui) 回歸到長期均衡。”
算好“保值”的賬
和不少外貿企業(ye) 負責人一樣,華宇錚鎣集團執行總裁蘇成喻吃過匯率波動風險管理不及時的虧(kui) ,“2020年人民幣升值,由於(yu) 未及時結匯、未運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導致我司出現300多萬(wan) 元人民幣的匯兌(dui) 損失。”這家福建省晉江市的本土企業(ye) ,原料來自本地,且沒有進口中間品業(ye) 務,是典型的出口型企業(ye) 。
“出口型外貿企業(ye) 看中的是訂單的利潤空間,人民幣貶值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ye) 出口業(ye) 務形成利好,增加利潤,但也會(hui) 有反向作用。”在蘇成喻看來,匯率波動具有複雜性,在市場匯率呈現雙向波動的情況下,中小企業(ye) 很難精準管理外匯匯率風險,“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企業(ye) 的利潤點”。
一家衛生用品材料生產(chan) 公司的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在人民幣匯率呈雙向波動的趨勢下,外貿企業(ye) 匯兌(dui) 損益管理的難度會(hui) 有所增加。這些年為(wei) 讓訂單保值,該公司使用過信保、鎖匯、跨境結匯、遠期結匯、期權買(mai) 賣等避險工具。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出口訂單相對穩定。
“出口型企業(ye) 從(cong) 接訂單到收到最後一筆尾款,往往要4-6個(ge) 月的周期,包括采購原材料、生產(chan) 、加工及最後成品運輸等。”為(wei) 不少出口型企業(ye) 辦理結匯業(ye) 務的餘(yu) 發鑫,是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獅分行國際業(ye) 務(金融市場)中心總經理。他告訴記者,錢貨兩(liang) 清的過程對於(yu) 出口型企業(ye) 來說相對漫長,其間匯率的每次微小波動都會(hui) 對企業(ye) 匯兌(dui) 收益產(chan) 生影響,讓訂單保值是大部分出口型企業(ye) 算賬的出發點。
餘(yu) 發鑫記得的一個(ge) 成功“鎖匯”案例是,今年2-3月份,一家服裝外貿企業(ye) 陸續簽約遠期結匯240萬(wan) 美元,到期日為(wei) 2023年4月至9月,目前均已結清。從(cong) 鎖定匯率上看,該企業(ye) 核算訂單利潤使用的匯率大概是6.75,平均鎖定匯率為(wei) 6.86,“鎖定匯率比預期高,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就是穩定住了利潤。”餘(yu) 發鑫說。
這也符合兩(liang) 年前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所提及的“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即企業(ye) 把匯率波動納入日常財務決(jue) 策,聚焦主業(ye) ,以“保值”而非“增值”為(wei) 核心,盡可能降低匯率波動對主營業(ye) 務以及企業(ye) 財務的負麵影響。
靠好產(chan) 品贏訂單
“這輪美元、歐元升值的特點之一是,其各自的購買(mai) 力增長並沒有體(ti) 現在消費領域。”餘(yu) 發鑫在調研走訪企業(ye) 時發現,以往歐洲客戶把一些衣服看作快消品,換新的速度很快,但現在,平均每件衣服的“壽命”在變長。
眼下,他期待外貿企業(ye) 在三季度的發力。他說,很多紡織服裝、鞋帽類企業(ye) 正進入反季節生產(chan) 的旺季。一些外貿企業(ye) 的負責人則認為(wei) ,保證產(chan) 品質量是應對匯率波動風險的方法之一,“隻有好的產(chan) 品才會(hui) 獲得海外客戶的認可,才會(hui) 有持續的訂單”。
“實際上2015年‘8·11’匯改之後,我們(men) 整體(ti) 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有了一個(ge) 較大轉變,出口產(chan) 品也逐漸轉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在趙然看來,如今影響我國出口的主要是產(chan) 品質量、技術含量以及產(chan) 品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位置,她結合2021年人民幣升值時的情況舉(ju) 例說,當時國內(nei) 出口並未受到明顯抑製,“這顯示出我國出口型企業(ye) 正通過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升級,增強貿易競爭(zheng) 力,以及全球經濟對於(yu) 人民幣需求量的提升。”
對於(yu)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的波動,趙然認為(wei) “從(cong) 長遠看,這是一個(ge) 短期的波動”。她解釋說,“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大幅提高,必然要麵臨(lin) 的現實就是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這也是任何一個(ge) 成熟的國際貨幣所必然要經曆的過程。”
趙然提及的“8·11”匯改,對於(yu) 提升人民幣定價(jia) 的合理性、市場化和國際化具有較大意義(yi)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曾撰文分析說,從(cong) 這天開始央行不再指導製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jia) ,而是將人民幣定價(jia) 權交給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由市場的供求決(jue) 定人民幣匯率的定價(jia) 。
劉國強也在14日舉(ju) 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要繼續堅持實行以市場供求為(wei) 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製度。他說,人民銀行已經綜合采取措施管理預期,外匯市場運行平穩,金融機構、企業(ye) 、居民的結售匯行為(wei) 理性有序,市場預期基本穩定。
人民幣匯率仍會(hui) 保持動態均衡
一係列政策工具正為(wei) 防範匯率大起大落風險保駕護航。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注意到,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hui) 在6月底召開的2023年第二季度例會(hui) 上重提了一些表述,包括“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等,“預計後續穩增長工具將會(hui) 圍繞內(nei) 生需求不足等問題接續發力”。
他說,中長期視角下,美元指數或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承壓以及美聯儲(chu) 緊縮政策接近尾聲而有所走弱。同時,國內(nei) 有望拉開政策“組合拳”序幕,並帶動經濟基本麵觸底回升,進而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甚至重回升值通道。
“匯率是中性的,不能任性操控,否則不但撈不到什麽(me) 好處,還會(hui) 害人害己。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從(cong) 長期看取決(jue) 於(yu) 經濟的基本麵,從(cong) 短期看是測不準的。”對於(yu) 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劉國強結合當前“三個(ge) 大盤”的情況說,從(cong) 宏觀經濟大盤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從(cong) 國際收支大盤看,我國經常項目順差保持在2%左右的適度水平,跨境資本流動基本平衡。從(cong) 儲(chu) 備大盤看,我國外匯儲(chu) 備充足,餘(yu) 額仍然穩居世界第一。
他表示,總的看,有這“三個(ge) 大盤”做支撐,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製下,人民幣匯率不會(hui) 出現“單邊市”,仍然會(hui) 保持雙向波動、動態均衡。
“央行穩匯率的思路在於(yu) 穩住中小企業(ye) 的發展信心。”趙然看好下半年和明年整體(ti) 人民幣匯率的情況,她說,無論是個(ge) 人、企業(ye) ,還是政府,都需要周期去逐步恢複信心,而一旦信心提振之後,“經濟反彈的力度和速度一定會(hui) 超出我們(men) 現在的想象”。
(阮雲(yun) 天對本文亦有貢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