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挖潛能 優服務——多地促進大學生就業一線觀察

發布時間:2023-07-18 10:24: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挖潛能 優(you) 服務——多地促進大學生就業(ye) 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楊思琪、鄭天虹、吳曉穎

  從(cong) 新產(chan) 業(ye) 新職業(ye) 到打通就業(ye) 工作“最後一米”……日前,記者走訪多地高校和當地教育、人社部門了解到,各地通過深挖就業(ye) 市場潛能,不斷提升就業(ye) 服務水平,助力越來越多大學生好就業(ye) 、就好業(ye) 。

  “人工智能等新領域為(wei) 大學畢業(ye) 生所青睞。”在位於(yu) 黑龍江哈爾濱新區的思靈機器人科技(哈爾濱)有限公司,擺放著一支支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手臂。公司政府事務總監林瑋辰介紹,去年以來公司共招聘60名員工,其中30%是應屆畢業(ye) 生,來自計算機、機電等不同專(zhuan) 業(ye) 。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持續優(you) 化,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湧現,職業(ye) 變遷加速。在智能製造、數字經濟、社會(hui) 服務需求等諸多領域,這些新職業(ye) 新工種在挖掘發展新機遇的同時,也為(wei) 大學生提供了更多就業(ye) 選擇。

  調飲師、民宿管家、旅行定製師……短短幾年間,伴隨新消費市場興(xing) 起、消費升級發展,個(ge) 性化定製需求迎來廣闊空間。“新產(chan) 業(ye) 新職業(ye) 引領了就業(ye) 的新方向,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黑龍江省社會(hui) 科學院助理研究員欒美薇說。

  基層一線是大學生就業(ye) 的重要渠道,不少高校畢業(ye) 生選擇到基層就業(ye) 。任瑞陽是西南財經大學碩士畢業(ye) 生,曾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支教,如今他將以成都市選調生的身份,從(cong) 鄉(xiang) 鎮做起,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社會(hui) 治理貢獻力量。

  據統計,哈爾濱工業(ye) 大學2023屆已有409名畢業(ye) 生入選選調生;西南財經大學考取選調生227人,比去年增長6%,分布在四川、重慶、雲(yun) 南、新疆等多個(ge) 省份。

  為(wei) 引導學生投身重點領域建設,不少高校構建職業(ye) 發展教育課程。以“船海”為(wei) 特色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瞄準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截至目前,2023屆畢業(ye) 生前往工業(ye) 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領域就業(ye) 的比例超過70%。

  為(wei) 進一步促進就業(ye) ,高校等各方持續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因為(wei) 一直準備考研,今年4月我才開始找工作,每次求職都感覺心裏沒底。”在學校幫助下,哈爾濱工業(ye) 大學電氣學院本科畢業(ye) 生樸林梅懸著的一顆心終於(yu) 落地,“老師教我修改簡曆,還為(wei) 我推薦了多個(ge) 工作崗位,在麵試前多次給予指導。”

  簡曆修改、麵試指導、崗位推介、職業(ye) 發展谘詢……針對未就業(ye) 大學生,不少高校組織就業(ye) 指導中心教師、職業(ye) 輔導谘詢師、朋輩導師等,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性化服務,更好更快地實現學生和崗位的“雙向奔赴”。

  “通過參加優(you) 秀畢業(ye) 生求職經驗分享、一對一簡曆指導等活動,我在一次次‘實戰演練’中提升個(ge) 人求職競爭(zheng) 力。”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能源與(yu) 動力工程專(zhuan) 業(ye) 本科畢業(ye) 生秦佳說。

  眼下,“互聯網+”就業(ye) 服務新模式逐漸推廣。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學生就業(ye) 創業(ye) 中心副主任苗磊介紹,學校以直播帶崗模式,組建了一支師生直播團隊,針對重點行業(ye) 、學生關(guan) 注度高的用人單位開展專(zhuan) 場直播帶崗活動。

  貫穿整個(ge) 就業(ye) 季,一場場就業(ye) 招聘會(hui) 幫助學生不出校門就能了解優(you) 質崗位。從(cong) 去年7月到今年6月,廣東(dong) 省教育係統共開展864場招聘活動,14.29萬(wan) 家企業(ye) 參加,累計提供582萬(wan) 條就業(ye) 崗位信息。黑龍江省高校累計走訪企業(ye) 1.2萬(wan) 家,開拓就業(ye) 崗位18.2萬(wan) 個(ge)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於(yu) 6月6日啟動2023年百日千萬(wan) 招聘專(zhuan) 項行動,計劃利用100天時間集中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等群體(ti) 提供超千萬(wan) 就業(ye) 崗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