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藍天、碧水、淨土……一起見證這場保護美麗中國的“戰役”

發布時間:2023-07-18 15:1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如果要問近年來我們(men) 國家生態環境的變化,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什麽(me) ?相信每個(ge) 人都有這樣的答案,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更美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從(cong) 解決(jue) 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入手,堅決(jue) “向汙染宣戰”。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相繼展開。

  新時代十年

  我國生態環保取得曆史性成就

  新時代十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下降57%,我國成為(wei) 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全國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提高23.8個(ge) 百分點,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超低排放改造

  鋼鐵行業(ye) 的“綠色革命”

  藍天保衛戰進入攻堅階段,鋼鐵行業(ye) 成為(wei) 大氣汙染治理的“主戰場”。河北唐山的鋼鐵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超低排放改造,究竟改什麽(me) ?改造完的鋼鐵企業(ye) 又是什麽(me) 樣子呢?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鐵花四濺、熱浪滾滾、煙氣蒸騰,這是人們(men) 對傳(chuan) 統鋼鐵廠的印象。而今,這個(ge) 刻板印象正在被改變。

  這裏是河北唐山一家年產(chan) 量達700萬(wan) 噸的大型鋼鐵廠。走在廠區,隨處可見的是綠意盎然、鳥語花香。這樣規模的一家鋼鐵廠,是如何完成綠色蛻變的呢?

  我國鋼鐵行業(ye) 的物流大量采用公路運輸的方式。根據業(ye) 內(nei) 統計,大貨車等運輸工具的排放可以占到鋼鐵行業(ye) 排放的20%到30%。在人們(men) 的傳(chuan) 統印象中,鋼鐵廠內(nei) 的道路總是煙塵彌漫,大貨車一邊排著尾氣,一邊遺撒著礦渣和煤渣。但是在今天這家鋼鐵廠,不僅(jin) 運料必須嚴(yan) 格上蓋,尾氣不達標的車連廠門都進不了。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廠區大門口的這個(ge) 攝像頭是清潔運輸門禁監控係統,它與(yu) 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是聯網的。大貨車行駛到廠門時,攝像頭會(hui) 自動識別車牌號,判斷車輛的尾氣排放是否達標,凡是新能源電動卡車或國六排放的車輛,都會(hui) 抬杆放行,不達標的車輛則會(hui) 被攔在門外。

  為(wei) 了進一步降低原料運輸中的汙染,鋼鐵廠還有大動作。依托緊靠渤海的地理優(you) 勢,企業(ye) 自籌資金新修建的轉運碼頭將投入使用,每年超過1400萬(wan) 噸的原料和成品將在這裏直接上岸和下海。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即將與(yu) 這個(ge) 碼頭一同投入使用的還有這條長6.5公裏的空中運輸廊道,這條空中廊道從(cong) 碼頭一直延伸到鋼鐵廠的料倉(cang) 內(nei) ,到時候廠區將真正實現“運料不見料”

  除了運輸,堆料配料環節也有巨大變化。傳(chuan) 統的堆料廠都是露天設置,每年有千分之四的礦渣等粉塵都會(hui) 擴散到大氣中。而在這家鋼鐵廠,70萬(wan) 平方米的機械化料倉(cang) 全部采用了封閉模式,料倉(cang) 內(nei) 還有一套靈敏而精準的除塵係統。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大家看料廠的地麵,是不是非常的光潔明亮?這都是這套除塵係統的功勞。我們(men) 看到現在裏麵有機械正在進行配料,空氣中有粉塵產(chan) 生,旁邊的霧炮就已經自動啟動了。這套智能化的監控係統,讓灰塵無處可藏。

  冶煉高爐熱火朝天,在這家鋼鐵廠也是看不到的。在廠區的1號高爐車間,我們(men) 看到高爐已經被嚴(yan) 密地封閉起來了。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我旁邊是一條暗溝,出爐的鐵水就是從(cong) 這條暗溝流入鐵水包中,真正實現了“出鐵不見鐵”。

  縱橫鋼鐵集團豐(feng) 南鋼鐵有限公司煉鐵廠1號高爐主任 馬千光:現在我們(men) 進到廠房裏邊以後,我們(men) 口罩都不用戴了,工作環境好了以後,我們(men) 整個(ge) 心情也比較愉悅。

  總台央視記者 王晨:在傳(chuan) 統的鋼鐵廠裏,燒結環節一直是汙染物排放大戶,排放量能占到企業(ye) 排放總量的70%以上。而我身邊這個(ge) 巨大的廠房裏,是全球首套燒結煙氣多級深度淨化係統,它的占地麵積甚至比生產(chan) 設施麵積還大。裏麵有多重的煙氣處理設施,除了傳(chuan) 統的活性焦脫硫、脫硝等基礎環節,還增加了兩(liang) 道深度處理的環節。經過這裏的一站式淨化處理,燒結環節徹底擺脫了汙染物排放大戶的帽子。

  縱橫鋼鐵集團豐(feng) 南鋼鐵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王力:表麵上看我們(men) 環保確實投入大,運行成本比較高,但由於(yu) 我們(men) 環保工作做得好,被評為(wei) 了環保績效評級的A級企業(ye) ,這就意味著在同等條件下,我們(men) 可以享受很多政策優(you) 惠,從(cong) 長遠上來看,這筆賬是很劃算的。

  通過持續不斷地推行鋼鐵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ye) 迎來了脫胎換骨的“綠色革命”。截至2022年底,全國有超過2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今年第一季度,又有約4000萬(wan) 噸粗鋼產(chan) 能完成改造。跟改造之前相比,2022年全國每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排放量下降了一半,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全國鋼鐵產(chan) 能集中的10個(ge) 城市,PM2.5濃度平均下降24%,優(you) 良天數比率平均上升了7個(ge) 百分點。

  從(cong) 6.2%到100%

  一滴水見證沱江“逆襲”

  四川沱江,是長江的一級支流,一度是長江上遊汙染最嚴(yan) 重的河流。還這裏一江碧水,曾被認為(wei) 是“不可能的任務”。而在一套全流域治理“組合拳”下,沱江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從(cong) 2017年的6.2%升至2022年的100%,一躍成為(wei) 四川省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最明顯的主要河流。5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麽(me) ?讓我們(men) 從(cong) 一滴水開始尋找答案。

  四川內(nei) 江是全國108個(ge) 嚴(yan) 重缺水城市之一,從(cong) 高空俯視內(nei) 江市區,有一棟別致的建築,它像一顆大水滴,落在高樓大廈中間。在這顆“水滴”的內(nei) 部,每天都有一萬(wan) 噸的生活汙水,由渾濁變清澈。

  總台央視記者 卞曉妍:我左手這杯是還沒處理的汙水,右手這杯是淨化過的再生水。這杯再生水不光是看著清澈,品質也高,在我身後的屏幕上,顯示的是謝家河再生水廠的出水指標,幾種主要汙染物的指標在國標基礎上又普遍降低了60%。脫胎換骨之後的再生水,即將重新回到城市,三分之一為(wei) 水庫補水,三分之一澆灌綠地,最後的三分之一,又將去向哪裏呢?我們(men) 去看一看。

  這個(ge) 小瀑布,就是再生水的出口。現在是很受歡迎的拍照打卡景點。真是想不到,生活汙水能以這麽(me) 漂亮的方式,再次回到市民身邊。

  照片上是2015年的謝家河,那時它是一條劣Ⅴ類水質的“臭水溝”。當時整個(ge) 沱江流域汙染嚴(yan) 重,因為(wei) 沱江源頭附近的山區,有極為(wei) 豐(feng) 富的磷礦資源,受到磷化工行業(ye) 的影響,這條清流剛出大山,就已經被汙染了。

  沱江流域是四川省城鎮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它的水資源量隻占全省的3.5%,卻承載著全省人口的27.4%和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的32.1%。對300萬(wan) 內(nei) 江人來說,這條母親(qin) 河意味著更多。內(nei) 江重度缺水,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隻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二十分之一。

  內(nei) 江市水務局副局長 許猛: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三者是相互製約的,對我們(men) 內(nei) 江來說,水資源缺乏是天生弱項,如果要破這個(ge) 局,我們(men) 就得把一項先拔起來,先用勁兒(er) 地把水環境拉上來,再帶動水生態,慢慢涵養(yang) 水資源。所以,我們(men) 的《岷沱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是全國最嚴(yan) 格的。

  在2017年,沱江治水攻堅戰正式打響了。首戰是“關(guan) ”――僅(jin) 在沱江內(nei) 江段沿岸,就關(guan) 閉了161個(ge) 排汙口,317家不合規企業(ye) 被清理。再戰是“建”――內(nei) 江83個(ge) 鄉(xiang) 鎮全部修建汙水處理設施,投資近90億(yi) 元,建成城鄉(xiang) 垃圾處理體(ti) 係。最後一戰則是“護”――11條黑臭小河,變身11座濕地公園,與(yu) 50公裏的沿江綠道,一同守護沱江岸線。

  總台央視記者 卞曉妍:整個(ge) 沱江的江麵碧綠,看不到一點垃圾。隨著生態的不斷改善,沱江的水質去年首次實現了全流域達標,水環境質量也達到了20年來的最佳水平。

  從(cong) 汙染治理到“三水統籌”,從(cong) 生態修複邁向長久保護,人和水找到了新的相處方式,千裏沱江正在散發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流域生態補償(chang) :

  雞鳴聞兩(liang) 省 共護一碧溪

  人們(men) 常常讚美河流的川流不息,水是流動的,從(cong) 上遊流到下遊,然而,跨區域流動的汙水可以說是治水之難的一個(ge) 重要原因。那麽(me) 中國今天是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的呢?

  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雞鳴聞兩(liang) 省說的就是這裏,這邊是安徽廣德、這邊是浙江安吉;除了地理上的毗鄰,它們(men) 之間還有一條清澈的紐帶――夏陽溪。夏陽溪源自西苕溪,從(cong) 上遊的安徽廣德流入下遊的浙江安吉,維係著安徽、浙江兩(liang) 省四個(ge) 村莊老百姓的生活飲用水,現在,這條小溪也成為(wei) 他們(men) 共同發展的綠色紐帶。

  “綠”在深山有遠親(qin) ,這裏是有著安吉小瑞士之稱的夏陽村小杭坑,也是長三角地區最熱門的露營打卡地之一。

  蘇州遊客 李東(dong) 穎:我們(men) 是自駕過來的,不到兩(liang) 個(ge) 小時。這裏的空氣很清新,拍照很好看。

  2022年,夏陽村接待露營遊客達80000多人,旅遊收入500萬(wan) 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25000元。就連開在營地入口處的這家咖啡館,每到節假日也總是爆滿。女主人姚歡三年前從(cong) 外地嫁到夏陽村,她記憶中的小杭坑當年卻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浙江安吉夏陽村小杭坑咖啡館店主 姚歡:那時候都沒多少人,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也沒有那麽(me) 強,隨地亂(luan) 扔垃圾什麽(me) 之類的都有。那時候草坪的話也沒有現在這麽(me) 好看。

  曾經,上遊村莊排放的工業(ye) 廢水和生活垃圾漂浮物,給夏陽村的溪水帶來持續汙染,也影響了村莊的經營發展。由於(yu) 溝通不暢、保護標準不一、投入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跨省治水工作很難開展。

  為(wei) 了徹底改變這一麵貌。2022年,夏陽村和安徽廣德市盧村鄉(xiang) 溝通,協商製定了《浙皖兩(liang) 省夏陽流域跨省斷麵水管理考核辦法》,之後,夏陽村又進一步和上遊的石峻村、石獅村、高廟村3個(ge) 村簽訂了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協議,承諾隻要上遊村莊和夏陽村水域交匯斷麵水質達標,並且通過跨省斷麵水管理考核,夏陽村就向上遊村莊支付30萬(wan) 元生態補償(chang) 金。

  每個(ge) 月,夏陽村都會(hui) 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跨省斷麵水質進行檢測,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總磷3項指標達到Ⅱ類水標準,上遊村莊就可以按月獲得補償(chang) 。

  浙江安吉縣孝豐(feng) 鎮夏陽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村委會(hui) 主任 鮑鑫:如果上遊破壞了,到我們(men) 下遊可能更嚴(yan) 重,我們(men) 就要花更大的代價(jia) 去來治理,讓它恢複成原來的樣子,所以好環境和好水質顯得尤為(wei) 重要。希望上遊和我們(men) 下遊能夠聯動,大家一起去保護,這樣子才能享受到共贏的局麵。

  安徽廣德市盧村鄉(xiang) 石峻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 張義(yi) 芳:經濟補償(chang) 其實也是一種激勵方式,前期我們(men) 也做了大量的水資源保護的工作,包括我們(men) 生活垃圾和汙水集中處理,可以看到沿河兩(liang) 邊的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老百姓的人居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要讓老百姓在青山綠水中嚐到甜頭。

  浙江安吉縣孝豐(feng) 鎮夏陽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村委會(hui) 主任 鮑鑫:像這種下雨天,有些時候漂浮垃圾就會(hui) 比較多,我們(men) 比較頭疼,是不是我們(men) 能夠有一些聯合的打撈機製。

  安徽廣德市盧村鄉(xiang) 石峻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 張義(yi) 芳:剛才你講的搞網子,給它網起來,是一個(ge) 辦法。

  平日裏,上遊的石峻村和下遊的夏陽村一起巡視水情,交流經驗已經成了常態。2022年,石峻村特地投入80萬(wan) 元,建立了兩(liang) 處汙水處理終端,石峻村村民還自發成立了護水誌願隊,共護賴以生存的青山綠水。隨著自然環境的日益改善,去年,石峻村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ou) 勢,發展起了水上漂流,開發生態旅遊,遠近遊客紛至遝來,7、8月份旺季時,吸納上下遊村莊100多人就業(ye) 。

  安徽廣德市盧村鄉(xiang) 石峻村水上漂流負責人 陳日亮:漂流景區引流也很多的,石峻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很多的。這種板栗、筍幹起碼不要拿出去賣了,當地就可以賣掉了,這裏本身是一級水源地,水就是我們(men) 的生命線。

  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這兩(liang) 年,石峻村靠水吃水的致富經越念越好,也成了新興(xing) 的戶外運動休閑打卡地。上下遊村莊互幫互助,讓汩汩清流成了美好幸福生活的源頭,跨流域生態補償(chang) ,共建的是護水防線,共守的是綠水青山,共贏的是金山銀山。

  數字賦能河長製

  守護清水碧波

  水是生命之源,從(cong) 奔騰萬(wan) 裏的長江黃河,到造福兩(liang) 岸的家鄉(xiang) 河湖,再到歡騰山澗的無名溪流,如何更好地守護這生命之源,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2003年,為(wei) 了破解河湖汙染嚴(yan) 重的問題,浙江長興(xing) 在全國率先實行河長製,每一段河流都有專(zhuan) 人負責。今年,他們(men) 又探索出電子河長,對河流湖泊實現全天候守護。

  總台央視記者 李晶晶:此刻,乘一葉扁舟,品一杯清茶,在南太湖的原生水漾濕地漫遊,感覺無比愜意。自從(cong) 河湖長製推行以來,美麗(li) 中國河湖蕩漾,從(cong) 知名的大江大河,到鄉(xiang) 間的溝渠溪塘,每條河流因為(wei) 有了守護人,河長治、水長清。早在20年前,這片太湖水係所在的浙江長興(xing) ,就開始了河長製的最先探索。

  午休時分,長興(xing) 縣洪橋鎮東(dong) 王村的河邊,又出現了村民們(men) 熟悉的兩(liang) 個(ge) 身影,河長欽偉(wei) 娟習(xi) 慣利用上班前的一個(ge) 小時,和同事一起去管轄的河道段走走看看。

  在完成了地麵上的巡河工作之後,欽偉(wei) 娟和同事又上船去,對河麵進行清淤和打撈。欽偉(wei) 娟說,徒步走不進去的地方,就運用無人機巡河,效率大大提高。最近鎮裏又試運行了“電子河長”,全天候實時監控監測水域及水質環境,檢測水質指標達到12項,一旦發現某個(ge) 指標出現異常,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ei) 尋找源頭,進行有效治理。

  2016年,我國全麵推行河長製,明確由地方各級黨(dang) 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統籌負責轄區內(nei) 河湖的汙染治理。像欽偉(wei) 娟這樣的河湖長,在全國已經達到120多萬(wan) 名,千萬(wan) 條江河有了專(zhuan) 屬的守護者。在東(dong) 王村,還發展了很多百姓河長,共同守護家門前的清水碧波。

  浙江湖州長興(xing) 縣洪橋鎮東(dong) 王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 河長 欽偉(wei) 娟:我們(men) 也發動了我們(men) 的村民參與(yu) 到治水當中,村裏成立了一個(ge) 巾幗清水誌願服務隊,通過她們(men) 的引領,老百姓的環境保護意識也逐步地提升,水環境治理好的同時,我們(men) 村裏本身的年紀輕的人在自然資源上進行微改造精提升,推動文旅項目,從(cong) 而帶動經濟的收益。

  浙江湖州長興(xing) 縣洪橋鎮東(dong) 王村村民 趙寅:河水治理幹淨之後,視覺上麵就會(hui) 提升很多,我們(men) 現在在這裏做一個(ge) 營地的項目,太陽照在水麵上的波光粼粼的效果,就是一種視覺的享受。環太湖這邊過來的遊客也會(hui) 不由自主地來看一看這邊的環境,誇我們(men) 這邊的環境比較好。

  如今,在長興(xing) 縣,一派詩畫江南的美景引人入勝。這裏的碧水清流,讓村落裏豐(feng) 富的古宅、古橋、古樹等資源,以及太湖傳(chuan) 統文化煥發了新的生機,成為(wei) 太湖流域一顆閃耀的明珠。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