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我國發明專利有效量達456.8萬件
國務院新聞辦7月18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工作有關(guan) 情況。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識產(chan) 權指標運行平穩,知識產(chan) 權事業(ye) 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知識產(chan) 權在支撐國家創新體(ti) 係建設、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和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上半年,我國共授權發明專(zhuan) 利43.3萬(wan) 件,注冊(ce) 商標201.8萬(wan) 件,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97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共發證4861件。全國各級知識產(chan) 權管理部門共辦理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案件2.1萬(wan) 件,指導知識產(chan) 權糾紛調解組織受理糾紛調解5萬(wan) 件。截至6月底,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達456.8萬(wan) 件,同比增長16.9%;有效注冊(ce) 商標量達4423.5萬(wan) 件,同比增長9.1%;累計批準地理標誌產(chan) 品2498個(ge)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累計發證6.6萬(wan) 件。
上半年,我國國內(nei) 專(zhuan) 利商標擁有量穩步提升,擁有專(zhuan) 利的創新型企業(ye) 數量增長較快。截至6月底,我國國內(nei) 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的企業(ye) 達38.5萬(wan) 家,較去年同期增加6萬(wan) 家,擁有有效發明專(zhuan) 利260.5萬(wan) 件,占國內(nei) 總量的七成以上。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擁有180.4萬(wan) 件,同比增長23.3%。
數字技術領域專(zhuan) 利儲(chu) 備進一步加強。截至6月底,我國國內(nei) 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增速排前三位的技術領域為(wei) 計算機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6.6%、38.2%和26%,為(wei)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截至2022年底,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160萬(wan) 件,其中國內(nei) 127.3萬(wan) 件;95個(ge) 國家(地區)在華擁有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32.7萬(wan) 件,其中數字產(chan) 品製造業(ye) 所占比重達62.7%。2016年至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年均增速達18.1%。
近年來,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已成為(wei) 支持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重要手段。上半年,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2676.6億(yi) 元,同比增長64.6%,質押項目1.6萬(wan) 筆,同比增長56.9%。其中,質押金額在1000萬(wan) 元以下的普惠性專(zhuan) 利商標質押項目占比72.5%,惠及中小微企業(ye) 1.1萬(wan) 家,同比增長54.4%,普惠範圍進一步擴大。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的重要貢獻者。2016年至2022年,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明專(zhuan) 利授權量累計達55.8萬(wan) 件,其中,中國專(zhuan) 利權人獲得授權17.8萬(wan) 件,占比達31.9%,年均增速達12.5%,明顯高於(yu) 全球2.5%的整體(ti) 水平。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雲(yun) 表示,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推進知識產(chan) 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指導地方健全風險分擔補償(chang) 機製、深化政銀合作、豐(feng) 富質押融資產(chan) 品和服務模式;完善專(zhuan) 利價(jia) 值分析指標體(ti) 係,開發智能化評估模型和工具,提升專(zhuan) 利價(jia) 值評估和風險控製能力;江蘇、浙江、廣東(dong) 開展了知識產(chan) 權質押登記全流程無紙化辦理試點,充分發揮承諾製作用,免交紙件材料,在線審查周期壓縮至1個(ge) 工作日。
上半年,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受理國內(nei) 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3.3萬(wan) 件,同比增長7.1%,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3024件,同比增長12%。自2022年5月加入海牙協定以來,我國申請人月均提交外觀設計國際申請超過150件,位居全球前列。今年1至5月,我國知識產(chan) 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1577.8億(yi) 元,同比增長5.8%,知識產(chan) 權貿易表現出較強韌性。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保護司司長張誌成表示,近年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各相關(guan) 部門持續加強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機製建設,在護航企業(ye) “走出去”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服務保障作用。目前,我國已布局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43家,覆蓋27個(ge) 省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