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申紀蘭》:一位農民代表的傳奇人生

發布時間:2023-07-19 10: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郝靜靜(山西大學副教授、青年編劇)

  近日上映的電影《申紀蘭(lan) 》根據“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申紀蘭(lan) 同誌生前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申紀蘭(lan) 堅守西溝、心係農(nong) 村、情係農(nong) 民的傳(chuan) 奇一生。作品通過講述申紀蘭(lan) 的感人故事,再現共同的曆史事件和集體(ti) 記憶,深度詮釋個(ge) 體(ti) 與(yu) 國家的深刻命題,兼具主旋律電影和人物傳(chuan) 記電影的雙重屬性,在業(ye) 界和觀眾(zhong) 中獲得好評。

  申紀蘭(lan) 作為(wei) 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把全部心血奉獻給西溝村的鄉(xiang) 親(qin) 父老。她始終堅守自己的農(nong) 民身份,將“人民代表為(wei) 人民”的初心使命踐行一生。她所提的議案和建議都以“三農(nong) ”問題為(wei) 出發點,以“知道農(nong) 民想甚、盼甚”為(wei) 落腳點。比如,她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是對勞動女性的切實維護,是對封建落後觀念的宣戰,也是消除性別差異的理念實踐。還有植樹造林踐行生態環保理念、村村通公路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等舉(ju) 措,都是在時代語境中的有力之舉(ju) 。

  影片以克製的鏡頭語言和微觀的敘事視角再現申紀蘭(lan) 帶領西溝村村民全麵發展的過程。這個(ge) 人物從(cong) 曆史深處走來,帶著滿身的泥土氣息,在回首往事時將真實的曆史事件和真摯的情感故事娓娓道來。其中既有個(ge) 體(ti) 成長的生命軌跡,更有時代發展的恢宏曆史印記,二者融匯在一起,共同塑造出鮮活、真實的英雄形象。書(shu) 寫(xie) 真實人物不易,申紀蘭(lan) 的感人事跡早已在觀眾(zhong) 心中落地生根。所以,創作者試圖在保持曆史真實的基礎上對人物形象進行情感鋪陳和細節雕琢,對人物精神進行高度凝練和價(jia) 值提煉,從(cong) 而帶領觀眾(zhong) 重回曆史現場,進行冷靜審視和理性思考。

  影片以申紀蘭(lan) 最後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履職行程為(wei) 切口,打破常規線性敘事的時空約束,通過個(ge) 人視角的“跳入跳出”為(wei) 觀眾(zhong) 呈現青年、中年和老年時期的申紀蘭(lan) 以及其對應的典型事件。這種反常規的敘事方式沒有依據事件發生順序進行講述,卻更契合敘述者的情緒流淌和情感邏輯。影片開場便是申紀蘭(lan) 不顧身體(ti) 病痛執意要去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情節,並在這個(ge) 過程中巧妙銜接過往她的三個(ge) 生命階段,在時空對望中實現人物的立體(ti) 塑造。結尾處,彌留之際的申紀蘭(lan) 在國歌聲中堅強站立,眼含熱淚,深情凝望。這一刻,她“人民代表為(wei) 人民”的願望在現實時空得以實現。這種首尾相接的閉合敘事正是她一生為(wei) 人民的生動表現。

  影片內(nei) 化廣闊的曆史空間於(yu) 集體(ti) 記憶,外化豐(feng) 富的情感內(nei) 涵於(yu) 影像敘事,深入西溝村的生活肌理,全景再現中國農(nong) 民群體(ti) 跨越幾十年的接續奮進,多維度呈現中國社會(hui) 的發展麵貌和農(nong) 村生活的曆史巨變。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片中的“申紀蘭(lan) ”已超越了個(ge) 體(ti) 人物的具象特指,化身為(wei) 具有時代標識的精神符號;“西溝村”突破了現實地域的空間指涉,成為(wei) 中國農(nong) 村現代化進程的縮影。兩(liang) 者共同構成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生動注腳,發揮著鮮明的價(jia) 值導向作用和強大的精神引領意義(yi) 。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9日 15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