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5.5%,這個數字有哪些看點?

發布時間:2023-07-19 14:26: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7月18日電(記者桑彤 繆異星)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593034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3%。

  總體(ti) 上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上半年宏觀政策顯效發力,主要指標總體(ti) 改善、國民經濟回升向好,新動能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為(wei) 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形”顯恢複之態,“勢”有向好支撐,“恢複向好”成為(wei) 解讀上半年經濟數據的高頻熱詞。

  5.5%的增幅,有哪些看點?什麽(me) 地方在恢複,哪些態勢在向好?今天,記者和你解讀這份成績單,盤點上半年經濟運行的含金量,展望下半年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產(chan) 業(ye) 結構繼續優(you) 化

  翻開半年報,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30416億(yi) 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230682億(yi) 元,增長4.3%;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331937億(yi) 元,增長6.4%。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朱啟貴用“可喜”二字概括這一組數據:“第一產(chan) 業(ye) 形勢穩定,第二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第三產(chan) 業(ye) 明顯改善。產(chan) 業(ye) 結構繼續優(you) 化,經濟整體(ti) 恢複向好,運行呈現複蘇態勢。”

  今年夏收時節,我國小麥主產(chan) 區遭遇“爛場雨”,但夏糧生產(chan) 再獲豐(feng) 收。朱啟貴認為(wei) ,全國夏糧總產(chan) 量14613萬(wan) 噸,產(chan) 量居曆史第二高位,畜牧業(ye) 平穩增長,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不小的貢獻,也為(wei) 來年第二產(chan) 業(ye) 、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產(chan) 業(ye) 中, 被譽為(wei) 工業(ye) ‘新三樣’的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與(yu) 數字經濟成為(wei) 新的增長點。”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說,尤其是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工業(ye) 控製計算機及係統產(chan) 量分別增長54.5%、35%、34.1%,成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細分領域的三大支柱。

  值得關(guan) 注的是,服務業(ye) 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上半年服務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4%。6月份,航空運輸、郵政快遞、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chuan) 輸服務等行業(ye) 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yu) 60%及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繼“五一”、端午旅遊高峰之後,暑期來臨(lin) ,各大景區持續爆滿;多地餐館生意紅火,影院票房再創新高。據燈塔專(zhuan) 業(ye) 版統計,截至7月16日,暑期檔票房已超87億(yi) 元,刷新暑期檔上半程票房紀錄。一幕幕熱鬧的場麵和一個(ge) 個(ge) 躍動的數據,展現出中國消費的巨大活力。

  “三駕馬車”貢獻比重有變化

  作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今年上半年,消費、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重有所變化。

  ——消費潛力加速釋放。上半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227588億(yi) 元,同比增長8.2%,比一季度加快2.4個(ge) 百分點;國內(nei) 旅遊總人次23.84億(yi) ,比上年同期增加9.29億(yi) ,同比增長63.9%;今年全國電影票房已超300億(yi) 元。

  ——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較快。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和高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分別增長11.8%、13.9%,對整個(ge) 製造業(ye) 投資拉動效果明顯。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5G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投資保持較高增速。

  ——外貿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wan) 億(yi) 元,規模在曆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wan) 億(yi) 元。跨境電商在“買(mai) 全球、賣全球”方麵的優(you) 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1.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6%。

  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上半年,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wan) 億(yi) 元,同比多增2.02萬(wan) 億(yi) 元。作為(wei) 經濟先行指標之一的金融數據回升比較明顯。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認為(wei) ,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從(cong) 總量看,流動性合理充裕,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穩固;從(cong) 結構看,信貸結構持續優(you) 化,增強經濟發展動能。

  針對房地產(chan) 市場壓力,金融管理部門近日將支持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十六條”中兩(liang) 項有適用期限的政策,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底。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有助於(yu) 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

  與(yu) 此同時,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加大穩增長力度。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認為(wei) ,金融政策要“總量+結構+監管”三重發力,促進內(nei) 生動力增強和社會(hui) 預期改善形成良性循環;同時關(guan) 注外需減弱對外貿企業(ye) 的衝(chong) 擊,穩樓市政策要重在持續穩預期、化風險等。

  總的來看,上半年,隨著經濟社會(hui) 全麵恢複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顯效發力,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國內(nei) 經濟持續恢複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

  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所說,盡管麵臨(lin) 壓力和挑戰,但隨著就業(ye) 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內(nei) 需拉動逐步增強、供給結構優(you) 化調整、新動能成長壯大,經濟將穩步恢複,發展質量將繼續提升,“完全有信心、有條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