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球發展邁向新階段
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永恒主題。當前,全球經濟複蘇乏力,南北發展鴻溝進一步拉大,全球發展議程麵臨(lin) 挑戰。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已經成為(wei) 支持發展中國家恢複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要推動力。
確保“不讓任何人掉隊”
聯合國副秘書(shu) 長 李軍(jun) 華
聯合國始終歡迎並支持全球發展倡議。這一倡議的提出十分及時,有助於(yu) 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不僅(jin) 將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也將為(wei)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注入新動力。
目前,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時間框架已經過半,但隻有約12%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望按期實現。令人震驚的是,全球饑餓水平已達2005年以來的高位,約6.7億(yi) 人處於(yu) 極端貧困狀態,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水平持續上升,大量物種麵臨(lin) 滅絕危險。受一係列全球性問題的衝(chong) 擊,大多數發展中經濟體(ti) 受製於(yu) 有限的財政能力和高企的借貸成本,無力推動經濟複蘇,無法采取有效的氣候治理行動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方積極推動全球發展倡議與(yu)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聯合國高度讚賞中國的密切合作。我們(men) 相信,全球發展倡議將確保國際社會(hui) 踐行“不讓任何人掉隊”目標。作為(wei)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秘書(shu) 處,聯合國經濟和社會(hui) 事務部願與(yu) 中國、“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聯合國大家庭以及所有利益相關(guan) 方密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目標。
鋪就全球共同發展和繁榮之路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 羅塞夫
人類能否擁有一個(ge) 更加美好的未來,取決(jue) 於(yu) 世界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保持穩定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隻有各國相互包容,國際社會(hui) 才能擁有和平與(yu) 安全。對世界經濟來說,其發展進步需要建立在平等、健康的基礎之上,發展成果必須由所有國家共享而非少數國家獨有。
據估算,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還麵臨(lin) 巨大的資金缺口。如果沒有更多資金投入,無論是可持續發展還是應對氣候變化都將無法實現。這就要求我們(men) 聚合更多資源,推動國際經濟體(ti) 製和金融結構改革,促進全球流動性要素的有效分配。這些改革不僅(jin) 要滿足發展中國家和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資金需求,還應確保這些國家能夠以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等帶動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為(wei) 更好應對世界麵臨(lin) 的諸多風險和挑戰,需要強化現有國際機構和多邊平台的作用,並使其更加有效、更具韌性。新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共建“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平台,對推動構建更加平衡包容的多極秩序、鋪就全球共同發展和繁榮之路具有重要意義(yi) 。
團結協作共創光明未來
白俄羅斯第一副總理 斯諾普科夫
當前,世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糧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機疊加。令人失望的是,一些國家將發展議程政治化,限製資源和技術流動,沒有為(wei) 應對風險和挑戰提出可行方案。白俄羅斯尊重每個(ge) 國家與(yu) 民族的獨特發展道路,和中國一道為(wei) 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共同奮鬥。
世界的未來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今天的共同努力。隻有各國團結協作,才能全麵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wei) 我們(men) 共創光明未來。中方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讓所有國家不分大小均可參與(yu) 其中,踐行“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目標。
白俄羅斯是最早支持全球發展倡議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成員之一。我們(men) 將積極參與(yu) 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八大重點合作領域內(nei) 的項目,參加“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為(wei) 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再采取的七大行動,推動各方在減貧、糧食生產(chan) 、清潔能源、智能海關(guan) 網絡、數字教育等領域的合作。白俄羅斯在不少領域具有獨特的發展優(you) 勢,與(yu) 其他國家加強合作,必將取得豐(feng) 碩成果。
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作出積極貢獻
老撾副總理兼外長 沙倫(lun) 賽
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意義(yi) 重大,正當其時。作為(wei) 深化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與(yu) 多邊合作的重要倡議,全球發展倡議有助於(yu) 推動各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貧困、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從(cong) 中受益。老撾高度讚賞中國為(wei) 實現全球共同發展作出的持續努力,以及在推動國際合作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作為(wei) 內(nei) 陸發展中國家,老撾從(cong) 中國的開放政策和一係列重要倡議中受益良多,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兩(liang) 國在扶貧減貧、基礎設施建設、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極大推動了老撾的經濟發展。
老撾高度重視發展老中雙邊關(guan) 係,致力於(yu) 打造牢固、持久、穩定的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共同推進老中命運共同體(ti) 建設。
未來,老撾將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全力支持全球發展倡議,願與(yu) 其他友好國家和夥(huo) 伴一道,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作出積極貢獻。相信通過共同努力,全球發展倡議將取得更多務實成果。
創造完善全球治理的有利條件
“77國集團”輪值主席國代表、古巴工業(ye) 部長 阿爾瓦雷斯
南南合作是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團結互助的體(ti) 現。自今年1月擔任“77國集團”主席國以來,古巴一直強調加強南南合作,提議推動一係列符合南方國家發展戰略的合作項目,涉及教育、生物技術、公共衛生、環境與(yu) 氣候變化等多個(ge) 領域。
當前,地緣政治危機和衝(chong) 突頻發、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上漲、氣候變化等,正給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帶來嚴(yan) 峻的挑戰。國際社會(hui) 亟待通過有效合作,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一係列重要倡議,最大程度兼顧了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創造了有利條件。全球發展倡議回應了國際社會(hui) 對發展的熱切關(guan) 注和迫切要求,特別是聚焦如何有效解決(jue) 發展中國家的具體(ti) 困難,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古巴堅定地支持這一倡議。此外,我們(men) 也讚賞中國將可持續發展置於(yu) 多邊體(ti) 係優(you) 先事項,願與(yu) 中方在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等方麵進一步深化合作。
加強協調攜手應對全球性難題
阿聯酋內(nei) 閣成員、包容與(yu) 共存部長 謝赫·納哈揚
今年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確定的可持續發展年。近年來,阿聯酋在金融、商業(ye) 、教育、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發展迅速,注重激發和培育創新活力,努力造福全世界。
阿聯酋視中國為(wei) 好兄弟、好夥(huo) 伴,阿中兩(liang) 國相互尊重和信任,擁有牢固政治互信和兄弟般的友誼。阿聯酋從(cong) 政府高層到民間各界高度重視對華關(guan) 係,堅定推動阿中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不斷向前發展。
中方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等一係列重要倡議和主張,努力推動國際社會(hui) 團結合作,實現共同發展,這體(ti) 現了中國作為(wei) 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當前,世界麵臨(lin) 諸多嚴(yan) 峻挑戰,國際社會(hui) 隻有加強協調,才能為(wei) 一些全球性難題找到解決(jue) 方案,推動全球發展與(yu) 進步。
本次論壇上,各方圍繞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行熱烈討論。相信這些觀點和看法能夠進一步推動各國加強合作,共創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永遠在路上
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署長 羅照輝
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hui) 議主要成果可以概括為(wei) “1+2+6”。“1”是一個(ge) 聲明。在各國高級別代表共同努力下,會(hui) 議同意發布《全球共享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hui) 議北京聲明》,重申發展共識,強調發展重點,明確發展任務。
“2”是宣布成立“兩(liang) 庫”,並為(wei) 此發布了《全球發展項目庫準則》《全球發展項目庫籌資準則》。
“6”是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分別與(yu)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署的3個(ge) 融資合作文件,涵蓋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和多邊金融機構。新籌集的發展資金將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重點投向全球發展倡議八大領域,聚焦“小而美”,助力南南合作。中方還與(yu) 農(nong) 發基金、蓋茨基金會(hui) 簽署合作文件,宣布成立“全球發展青年領袖之家”。
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永遠在路上。中國是全球發展倡議的倡導者,更是發展合作的行動派。我們(men) 願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於(yu) 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中國願持續積極行動,擔當引領,與(yu) 各國攜手,不斷為(wei) 實現全球發展倡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本版文字由本報記者陳尚文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