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丨為了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發布時間:2023-07-19 14:3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天更藍了,水更淨了,空氣更清新了,身邊的環境也越來越好,這是中國人的切身感受。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這幾年,北京海澱區中央電視塔附近的一塊綠地,悄然多了一個(ge) 掛著儀(yi) 器的白色電線杆。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北京市民,大家都不知道它是幹什麽(me) 的。其實,這三個(ge) 儀(yi) 器盒子是守護北京藍天的黑科技。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 劉保獻:小盒子是北京自主研發的監測PM2.5、TSP(總懸浮微粒物)以及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監測儀(yi) 器,這些設備時刻監測這個(ge) 區域的空氣質量,通過空氣質量就能夠表征這個(ge) 區域的汙染狀況,守護老百姓生活的藍天。

  像這樣裝有空氣質量監測儀(yi) 器的站點,北京市一共設立了1000多個(ge) ,組成了一個(ge) 高密度網格化的空氣質量監測預報預警體(ti) 係。

  劉保獻:北京市高密度網格化的監測體(ti) 係按照城區3×3公裏,山區8×8公裏,布設了1000多個(ge) PM2.5和TSP(總懸浮微粒物)的監測網絡,時刻監測細小顆粒物,像PM2.5,以及比較粗的顆粒物,像揚塵。綠色的實時數據代表這一時刻像PM2.5、TSP(總懸浮微粒物)處於(yu) 非常優(you) 良的水平。如果數據比較高,它會(hui) 實時報警,變成紅色、變成黃色。

  除了高密度網格化監測站點,北京市建立起“天空地”一體(ti) 化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利用衛星遙感、揮發性有機物走航車監測、激光雷達、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精準識別汙染來源。

  最新汙染源解析顯示,在北京本地PM2.5的來源中,機動車排放汙染占到46%,而其中重型柴油車是重中之重。一輛重型柴油車的排放相當於(yu) 200輛小汽車,北京市為(wei) 此研發搭建了國內(nei) 首個(ge) 重型柴油車在線監控平台,實時監測車輛達16萬(wan) 輛。

  劉保獻:近幾年,北京市主要的重型柴油車都安裝了傳(chuan) 感器,能夠實時獲取每輛重型柴油車的排放情況。比如我們(men) 通過數據發現一輛氮氧化物超標的車輛,這個(ge) 車在行駛軌跡上有紅色、有綠色,綠色代表它達標排放,紅色代表它在運行的狀況下氮氧化物超出了標準限值。這樣我們(men) 就能夠精準定位到哪輛車超標,容易在哪個(ge) 路段超標,從(cong) 而達到精準管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堅決(jue)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力壓減燃煤、治理機動車排放、揮發性有機物以及各類揚塵汙染,實施“一微克”行動,治理成效顯著,藍天越來越多。監測結果顯示,2022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PM2.5年均濃度為(wei) 每立方米30微克,比2013年下降了66.5%,連續兩(liang) 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重汙染天數由2013年的58天減少到2022年的3天,“北京藍”成為(wei) 常態。

  不僅(jin) 北京,十年來,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為(wei) 86.5%,重汙染天數比例首次下降到1%以內(nei) 。我國成為(wei) 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藍天保衛戰正在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楊艾是湖南省嶽陽縣漁政監察執法局麻塘中隊的中隊長,每天早中晚,楊艾都會(hui) 帶隊在洞庭湖上巡邏。在這片廣袤的水域,楊艾工作了14年,他親(qin) 曆了長江和洞庭湖的生態之變。

  湖南嶽陽市嶽陽縣漁政監察執法局麻塘中隊隊長 楊艾洞庭湖現在的水越來越美了,魚類越來越多了。比如說江豚,以前看見江豚的數量比較少,現在每天基本上都能夠看見江豚。

  湖南嶽陽擁有163公裏長江岸線和洞庭湖60%以上水域麵積,這裏也曾發過水質告急、生態惡化的警報。過去一段時間,這裏化工圍江、工業(ye) 廢水偷排、非法碼頭林立、采砂泛濫、過度捕撈、濕地萎縮……

  江湖之“病”,病症在水裏,病根在岸上。2016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三次主持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親(qin) 自“把脈開方”,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wei) 長江經濟帶發展指明方向。“化工圍江”是嶽陽麵臨(lin) 的主要生態困境。嶽陽全市距長江、洞庭湖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裏範圍內(nei) 的化工企業(ye) 就有35家。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為(wei) 了守護一江碧水,過去的五年,嶽陽加速破解“化工圍江”難題。截至目前,已經關(guan) 停搬遷改造26家化工企業(ye) ,騰退土地1850多畝(mu) 。今年年底前,嶽陽將全麵完成沿江化工企業(ye) 關(guan) 停搬遷改造任務。

  除了關(guan) 停搬遷沿江化工企業(ye) ,嶽陽市還取締長江、洞庭湖嶽陽段全部39處非法砂石碼頭,整治長江岸線66.3公裏,修複濕地生態8.6萬(wan) 畝(mu) ,長江岸線碼頭複綠率達100%。壯士斷腕換來脫胎換骨,數據顯示,2022年,長江嶽陽段水質優(you) 良率100%。經過七年的大保護,長江幹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基本實現了全流域水質優(you) 良,被稱為(wei) 長江生態晴雨表的江豚頻頻現身。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 黃承梁:大江大河大湖泊是我們(men) 國家最重要的生態資源,也是最重要的生態載體(ti) 。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大江大河大湖泊的保護、治理和修複工作,這背後是著眼於(yu) 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是考慮從(cong) 長遠發展、整體(ti) 發展,算大賬、算綜合賬、算係統賬的角度,整體(ti) 推動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山東(dong) 臨(lin) 沂市沂南縣西高莊村的種糧大戶胡玉勝今年最開心的事,就是他新種植的小米長勢喜人。胡玉勝承包的梯田是去年才修整完成的,之前這裏是一片荒山。

  西高莊村地處沂蒙山區腹地,是一個(ge) 典型的小山村。過去,這裏由於(yu) 植被覆蓋率低,加上多年粗放型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礦產(chan) 資源開發,導致水土流失嚴(yan) 重,村民生產(chan) 生活麵臨(lin) 困境。為(wei) 了謀生,很多村民都選擇外出打工。變化發生在2021年,這一年,國家開始實施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沂南縣所在的東(dong) 汶河流域被列為(wei) 工程項目之一。

  山東(dong) 臨(lin) 沂市沂南縣山水林田湖草沙工作專(zhuan) 班副主任 劉西波:從(cong) 一開始我們(men) 成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工作專(zhuan) 班,裏邊包含了自然資源、水利、水源涵養(yang) 、生態環境多部門參與(yu) 。過去單部門治理,可能針對解決(jue) 某一個(ge) 區域的問題,不能達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比方說,治水可能單純治了水,河道裏邊的河沙淤積,這些河沙從(cong) 哪裏來?我們(men) 從(cong) 整個(ge) 山水係統中就找到了它的根源,找到了廢棄的礦山、找到了順坡的田地,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生態問題。

  為(wei) 了治理水土流失,沂南縣係統施策,在東(dong) 汶河上遊開展生態脆弱區造林綠化,種植側(ce) 柏、黑鬆、楸樹等樹種83.4公頃,涵養(yang) 水源。在中遊開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他們(men) 結合坡地特點,重點整治改造梯田,利用特別製造的中空填土生態磚,壘起一道道生態護坡牆,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通過整治改造梯田,西高莊村多出了1000多畝(mu) 高質量農(nong) 田。外出務工的胡玉勝聞訊回到村裏,承包了300多畝(mu) 地。村裏還成立了合作社,推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

  目前,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與(yu) 修複工程已實施項目53個(ge) ,累計完成生態修複麵積3400平方公裏。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與(yu) 修複工程隻是正在實施的中國山水工程中的一項。2016年以來,國家在“三區四帶”重要生態屏障區域部署了51個(ge)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累計完成治理麵積8000萬(wan) 畝(mu) 。2022年,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十大“世界生態恢複旗艦項目”。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複司司長 王磊:聯合國有關(guan) 機構評價(jia) ,中國山水工程是最具雄心、最有希望、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態恢複範例之一。

  黃承梁:我們(men) 走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道路,其影響也一定是世界性的。這不僅(jin) 對於(yu)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奠定了根本性基礎,提供了根本性保障,也對於(yu) 共同推動建設一個(ge) 清潔美麗(li) 的世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我國作為(wei) 14億(yi) 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人均能源資源稟賦嚴(yan) 重不足,發展麵臨(lin) 的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這決(jue) 定了我國不可能走西方現代化老路。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我們(men) 一定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統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you) 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建設美麗(li) 中國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