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引領·轉型提質·海外開拓——年中經濟調研行之製造業篇

發布時間:2023-07-20 11:0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18日電題:創新引領·轉型提質·海外開拓——年中經濟調研行之製造業(ye) 篇

  新華社記者

  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8%,比一季度加快0.8個(ge) 百分點,整體(ti) 保持平穩增長。

  近日,新華社記者奔赴福建、廣東(dong) 、湖南、重慶等地調研,實地看到一批製造業(ye) 企業(ye) 正通過創新引領、轉型提質、海外開拓,頂壓前行,努力邁向高質量發展,真切感受到經濟發展的信心和底氣、韌性和潛力。

  壓力之下 產(chan) 業(ye) 攀“高”逆勢前行

  在福建漳州的三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款特殊鋼筋——耐蝕鋼筋。這是該企業(ye) 的拳頭產(chan) 品之一,成功打開產(chan) 業(ye) 領域的藍海。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邊建築物較多。耐蝕鋼筋使用壽命是普通鋼筋的2倍以上,生產(chan) 成本隻比普通鋼筋增加三分之一。”三寶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林軍(jun) 說。

  麵臨(lin) 需求減弱、價(jia) 格下跌、成本上升等挑戰,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ye) 壓力較大。不少鋼鐵企業(ye) 以變應變,加力提質降本增效。這也成為(wei) 當前我國製造業(ye) 承壓前行的一個(ge) 縮影。

  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主要經濟體(ti) 為(wei) 抑製高通脹,收緊貨幣政策,加劇全球需求收縮。6月全球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7.8%,連續4個(ge) 月環比下降。國內(nei) 需求有待進一步恢複,6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為(wei) 49%,比上月回升0.2個(ge) 百分點,但仍在收縮區間。

  在此背景下,我國製造業(ye) 實現穩步增長殊為(wei) 不易。上半年,在41個(ge) 工業(ye) 大類行業(ye) 中,有26個(ge) 行業(ye)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麵達到63.4%。汽車製造業(ye)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增勢較好。

  今年以來,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地密集推出支持製造業(ye) 發展的舉(ju) 措。正是在政策助推和產(chan) 業(ye) 各界的努力下,工業(ye) 經濟保持恢複發展的勢頭。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加快,5、6月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wei) 3.5%、4.4%,呈現逐月回升態勢。

  “工業(ye) 生產(chan) 總體(ti) 保持平穩增長,結構在優(you) 化,新動能在逐步壯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說,上半年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9%,有力支撐了工業(ye) 生產(chan) 恢複。

  鋼板進、整車出,每4分鍾下線一台重卡,其中三分之一是電動重卡。在長沙市三一重卡超級工廠,22萬(wan) 平方米廠房內(nei) 隻有110名工作人員,信息化效率較傳(chuan) 統工廠提升10倍。

  “盡管上半年市場麵臨(lin) 一定壓力,預計下半年增速會(hui) 進一步加快。”三一重卡電動化公司副總經理王毅說,隨著下半年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推進,有信心完成全年銷售額增長1.5倍的目標。

  記者調研發現,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製造業(ye) 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進軍(jun) ,以新動能引領新需求的態勢明顯。

  走進安踏集團的企業(ye) 博物館,“噸位級”承重力的舉(ju) 重鞋、重量僅(jin) 99克的“氫”跑鞋、冬奧賽場上防切割的“冰上鯊魚皮”等富含“黑科技”的產(chan) 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全球設立五大研發中心、招聘大量運動科學博士加入……“心無旁騖做實業(ye) 是最大的底氣。”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說,近年來先後收購斐樂(le) 、亞(ya) 瑪芬等國際品牌,實現從(cong) 產(chan) 品“走出去”到品牌和資本出海的轉變。

  從(cong) 上遊材料到終端產(chan) 品,記者在調研中感受到,企業(ye) 因“新”而活,產(chan) 業(ye) 因“新”而變。今年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1.8%。

  走進湖南中大創遠數控裝備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們(men) 忙著對大型機床進行組裝調試,采用高速幹式切削技術的機床可以每5分鍾加工一套螺旋錐齒輪。

  產(chan) 品性能比肩世界一流,而價(jia) 格僅(jin) 為(wei) 進口的60%……經過10年研發、3次迭代,中大創遠生產(chan) 的磨齒機不斷實現技術突破,廣泛應用於(yu) 航空航天、汽車、電力裝備等領域。

  “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17%。高端產(chan) 品、創新產(chan) 品成為(wei) 重要的利潤來源。”中大創遠總工程師嶽明強說,公司生產(chan) 的最新款螺旋錐齒輪磨齒機,自年初上市以來就供不應求,有望拉動公司業(ye) 績同比增長50%。

  “要搶抓時間空間盡早轉型”“要在質量和性能上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從(cong) 銷量轉到利潤關(guan) 注點”……記者調研發現,麵對壓力,製造業(ye) 企業(ye) 堅持創新、加快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攀升的步伐更加堅定。

  追“雲(yun) ”逐“數” 數字化轉型提速

  “無人工廠”24小時不間斷生產(chan) 、“機器人同事”包攬重活累活、“透明化生產(chan) 線”監測全流程作業(ye) 數據……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工廠呈現如此場景。

  位於(yu) 重慶市長壽區的重慶小康動力有限公司,生產(chan) 線每分鍾可生產(chan) 1台發動機。車間裏忙碌的是機器人、無人搬運車、紅外檢測等自動化設備。

  “通過這些智能化設備,我們(men) 實現配送、塗膠等工藝數據實時采集,故障判斷準確率達100%,換型時間降低67%,效率提高50%。”企業(ye) 負責人淩青海說,車間生產(chan) 線效率提升10倍,不合格率下降89%。

  讓工業(ye) 設備“連得上”、讓生產(chan) 流程“看得清”、讓質量管理“控得精”,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wei) “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關(guan) 鍵支撐。

  湖南嘉禾縣有“鑄造之鄉(xiang) ”之稱,以中小企業(ye) 為(wei) 主。近年來,嘉禾縣鑄鍛造產(chan) 業(ye) 集群促進中心聯合樹根互聯對園區10家企業(ye) 進行數字化改造,年度降低能耗成本達400萬(wan) 元。

  嘉禾縣科技和工業(ye) 信息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李建軍(jun) 說,通過大數據係統,直觀清晰了解各企業(ye) 的能耗情況,實現數據實時監控與(yu) 數據存證,為(wei) 決(jue) 策方案提供可信數據來源。

  “目前,樹根互聯的根雲(yun) 平台已連接超120萬(wan) 台工業(ye) 設備,鏈接工業(ye) 總資產(chan) 超萬(wan) 億(yi) 元,幫助20餘(yu) 個(ge) 行業(ye) 的近千家公司實現數字化升級。”樹根互聯CEO賀東(dong) 東(dong) 說。

  記者在調研中深切體(ti) 會(hui) 到,數字化是企業(ye) 轉型的一道“必答題”。特別是在當前麵對來自成本和市場等壓力挑戰,更加需要通過數字化提升效益降低成本,向精益管理要空間。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ge) 。其中,2500餘(yu) 個(ge) 達到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平,基本完成數字化轉型。

  記者調研中發現,不少中小企業(ye) 也麵臨(lin) 轉型門檻。目前,合肥市聯係專(zhuan) 業(ye) 機構為(wei) 中小企業(ye) 免費提供數字化轉型谘詢服務。在泉州,27個(ge) 單位專(zhuan) 家組成的“工業(ye) 醫生”庫,累計為(wei) 500多家企業(ye) 提供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chan) 製造等服務。

  從(cong) 鼓勵工業(ye) 互聯網進園區、開展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到拓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在工業(ye) 生產(chan) 的應用場景,各級政府出台一係列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中小微企業(ye) “不會(hui) 轉、不能轉、不敢轉”等難題。

  企業(ye) 拓“路” 在新發展格局中贏得先機

  用國際市場的多元化化解對傳(chuan) 統市場的依賴,在創新投入中開拓新的市場,加大高技術產(chan) 品“走出去”步伐。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不少製造業(ye) 企業(ye) 在把握新發展格局中對衝(chong) 風險、抓住機遇。

  “這些肉眼看上去沒有區別的粉末,卻可以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的動力來源。”走進寧德時代創新實驗室,21C創新實驗室數智化研究中心主任魏奕民正帶領團隊對最新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材料進行檢測,加快高附加值產(chan) 品海外布局。

  今年上半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6.6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3%。其中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表現亮眼:同比增長61.6%,拉動整體(ti) 出口增長1.8個(ge) 百分點。應對需求壓力,工業(ye) 企業(ye) 努力拓展海外市場,出口提質升級。

  鴻星爾克、唐人製衣、方圓鞋服、可人兒(er) 服裝等企業(ye) 相繼赴菲律賓、緬甸、孟加拉國等地考察市場……立足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企業(ye) 在立足國內(nei) 市場的基礎上加大開拓海外市場力度,在新發展格局中破局、尋機。

  幾天前,在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內(nei) ,威海海關(guan) 關(guan) 員為(wei) 一批出口的飛機牽引車辦理了加工貿易手冊(ce) 提前結案手續。這批飛機牽引車已發運出口至新加坡,投入到當地機場地麵運營中。

  “麵對充滿新風險、新挑戰的國際環境,公司緊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成員開辟新版圖,在鞏固傳(chuan) 統市場的同時,也積極開拓新興(xing) 市場。”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ye) 務事業(ye) 部總經理徐暉說,上半年公司已經出口7730萬(wan) 元,同比增長約3倍,目前手持訂單已經排到2024年底。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強重點行業(ye) 穩增長政策供給,加大對製造業(ye) 外貿企業(ye) 的支持力度,做好製造業(ye) 重點外資企業(ye) 和項目服務保障,努力穩定工業(ye) 產(chan) 品出口。

  “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ti) 係的製造業(ye) ,正在新發展格局中搶抓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楊光普表示,我國製造業(ye) 係統性優(you) 勢明顯,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不斷穩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建設,加上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特別是以製度型開放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暢通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這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穩步複蘇、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記者戴小河、謝希瑤、鄒多為(wei) 、龐夢霞、潘潔、嚴(yan) 賦憬)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