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息!今起實施!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出手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今日發布消息,為(wei) 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繼續增加企業(ye) 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you) 化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jue) 定將企業(ye) 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cong) 1.25上調至1.5,於(yu) 2023年7月20日實施。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所謂“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是“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yu) 額上限”中的一個(ge) 計算因子,上調該參數可以提高對應的風險餘(yu) 額上限,便於(yu) 境內(nei) 企業(ye) 和金融機構增加跨境融資額度,有利於(yu) 跨境資金流入,優(you) 化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同時,境內(nei) 外匯資金增加後,相應結匯需求增加,也能起到穩匯率的效果。
從(cong) 曆史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與(yu) 國家外匯管理局建立了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取消外債(zhai) 事前審批,便利境內(nei) 機構跨境融資。最初該管理框架進行了小範圍試點,而後擴大至全國的金融機構和企業(ye) ,規定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為(wei) 1。此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進行了多次調整——2020年3月,為(wei) 強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上調至1.25;2020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cong) 1.25回調至1;2021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先將境內(nei) 企業(ye) 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0.3上調至0.5,不久後又發布了關(guan) 於(yu) 調整企業(ye) 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的通知,決(jue) 定將企業(ye) 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
2022年10月25日,為(wei) 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增加企業(ye) 和金融機構跨境資金來源,引導其優(you) 化資產(chan) 負債(zhai) 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jue) 定將企業(ye) 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cong) 1上調至1.25。
溫彬稱,未來,監管層“匯率工具箱”依舊較為(wei) 充足,主要包括:外匯存款準備金率、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跨境融資杠杆率、境內(nei) 企業(ye) 境外放款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等工具,可在必要時繼續對市場預期進行合理有效引導。
上述政策發布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應聲大幅走高。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回歸7.20關(guan) 口上方。離岸人民幣兌(dui) 美元連續收複7.21、7.20、7.19和7.18關(guan) 口,最高至7.1795,日內(nei) 漲幅一度擴大至逾500點。在岸人民幣兌(dui) 美元升穿7.18關(guan) 口,較上日夜盤收盤漲逾400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