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成都 青春之城
五天後,成都將迎來一場青春的盛會(hui)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當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人們(men) 會(hui) 發現,青春活力是這座千年都市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
進取、活力、創意、多彩……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匯聚於(yu) 此、追求夢想,這座“青春之城”綻放著青年人努力奮鬥的精彩,迸發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青春之城 逐夢之地
成都的大街小巷,現在隨處可見大運會(hui) 元素和標識景觀。其中,誌願服務小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28歲的誌願者張思宇這幾天正為(wei) 來往遊客提供谘詢等服務。
2017年,當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張思宇考上四川大學計算機專(zhuan) 業(ye) 研究生,開始深入接觸成都。現在,他已融入這座城市,成為(wei) 一家公司的員工,並住進人才公寓。“我要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家級工程師,用鍵盤改變世界,不負奮鬥青春。”他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成都作為(wei) 逐夢之地。
30多歲的陳斯在成都創建了一家科技公司,其關(guan) 鍵技術填補了行業(ye) 空白。他喜愛成都,也被當地文化所吸引。成都茶館林立,可休閑,可聚會(hui) ,很多事情在茶館就能談成。更重要的是,青年人通過努力可實現夢想。
陳斯說,在成都,工作快節奏和生活品質能很好結合。他在成都高新區創辦了成都北鬥智尋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2021年到2022年,公司進入成都天府軟件園進行成果轉化加速,向高科技成熟企業(ye) 邁進。
“一邊奮鬥,一邊生活”,這是青年向往這座城市的理由。成都高新區黨(dang) 群工作部常務副部長張古哈說,成都高新區逾75萬(wan) “雙創”人才中,35歲以下青年人才占比90%。
近年來,成都市通過統籌孵化資源,著力解決(jue) 青年創業(ye) “落地難”問題。截至目前,成都已累計上線800家孵化場所,為(wei) 8842個(ge) 青年創業(ye) 項目提供孵化入駐服務。相關(guan) 調查表明,在蓉大學生65.82%願留下工作。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成都14-45歲青年達960.36萬(wan) 人,占常住人口的45.87%。成都這座千年都市,成為(wei) 青年人的逐夢之地。
多姿多彩 靚麗(li) 青春
敢於(yu) 啃“硬骨頭”是青年人鮮明的特征。陳斯至今還記得,他帶領的團隊在2019年攻堅一項關(guan) 鍵技術時,全都憋著一股勁,而這項技術在行業(ye) 應用上沒有先例。
這支平均年齡隻有30多歲的團隊,像赴戰場、攻山頭一樣,跨界學習(xi) 、研究,一次次衝(chong) 鋒。業(ye) 務攻堅時,風油精、咖啡、茶是最受歡迎的“三件寶”。陳斯說:“每人都有風油精,一星期用一瓶。”咖啡、茶同樣用來提神,消耗得也快。經過努力,他們(men) 最終啃下“硬骨頭”,拓展了公司的業(ye) 務範圍。
奮鬥是青春的底色,拚搏是夢想的階梯。數據顯示,成都創業(ye) 年輕化特征顯著,成都市超80%的創業(ye) 青年在37歲以下。
每天早上8點半,準時到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五樓的3D生物打印實驗室做科研,是30歲的鹹陽小夥(huo) 張勃慶的習(xi) 慣。
在導師張興(xing) 棟院士的指導下,張勃慶在成都進入了“骨誘導”領域。為(wei) 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張勃慶踏上創業(ye) 之路。“個(ge) 性化骨誘導顱骨修複體(ti) 目前在臨(lin) 床試驗階段,產(chan) 品預計3到5年後上市。”張勃慶說,能夠看到自己研發的成果造福患者,是前進道路上的最大動力。
創新是青年自帶的基因,也是一座城市不斷前進的動力。因為(wei) 青年人的活力與(yu) 創新,各種新職業(ye) 也如雨後春筍在成都出現。
在成都一間普通的辦公室裏,一群青年人聚在一起,忙著有些“另類”的事——通過揭秘基因的遺傳(chuan) “密碼”,幫助客戶找“祖先”。公司創始人周坤說:“溯源工作門檻非常高,需要計算機、生物學、曆史學、考古學等多個(ge) 學科交叉研究。”
大數據架構師、漢服造型師……不僅(jin) 在城區,成都農(nong) 村也出現一批新就業(ye) 、創業(ye) 群體(ti) 。在成都蒲江的鐵牛村,有50餘(yu) 名來自全國多個(ge) 省區市的“新村民”,他們(men) 做產(chan) 業(ye) 、搞文創,推動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青年人在成都追逐夢想,這座城市也因他們(men) 的到來更具青春氣息。
如今,體(ti) 育運動成為(wei) 成都新潮流。天府新區麓湖公園社區的CDT運動公園熱鬧非凡,從(cong) 早上的少年足球、籃球訓練,到晚上的俱樂(le) 部比賽,再到周末的潮流運動,這裏成了大家揮灑汗水的好去處。
王冬果大學畢業(ye) 後,選擇留在麓湖公園社區從(cong) 事體(ti) 育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工作。“我們(men) 的場地使用情況非常火爆,足球聯賽每天都在進行。潮流活動一般在周末,大家喜歡用體(ti) 育運動放鬆。”
世界目光 更上層樓
大運會(hui) 是世界青年的盛會(hui) ,為(wei) 不同膚色、不同種族青年搭建起溝通交流的橋梁。不僅(jin) 中國青年迷上了這座“青春之城”,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也喜歡上這座“幸福生活,人間煙火”的中國城市。
在成都定居近6年的英國小夥(huo) 丁小丁是一名四川女婿,在澳大利亞(ya) 留學時結識了現在的妻子。大學畢業(ye) 後,他隨妻子一同來到成都並繼續學習(xi) 深造,是成都桐梓林國際社區鄰裏中心的一名外籍誌願者,主要負責管理社交媒體(ti) 、製作短視頻。
到成都後,丁小丁從(cong) 最初完全不了解中國習(xi) 俗到逐步融入當地生活,把成都當成了第二故鄉(xiang) 。在丁小丁製作的視頻裏,有大熊貓、啤酒節、茶藝、春節,還有他最愛的成都美食,“我想讓外國朋友看看中國的樣貌,讓全世界都知道成都的美麗(li) 與(yu) 美味”。
國際賽事的舉(ju) 辦,為(wei) 世界打開一扇了解成都的大門。“運動員將在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上獲得獨特的體(ti) 驗,不僅(jin) 是體(ti) 育競賽,大運會(hui) 的教育科研活動和成都的城市文化都令人神往。”今年3月第一次踏足這片被天府文化滋養(yang) 的土地,國際大體(ti) 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不吝讚美之詞,表達了對成都大運會(hui) 的期待,“成都豐(feng) 富的城市生活引人入勝,茶社、傳(chuan) 統建築、大熊貓基地等都將成為(wei) 參賽者的難忘體(ti) 驗”。
在更多外國人眼中,這座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都市正青春,是一座“國際範”十足的城市。“在機場就已經感覺到成都是一座現代化大城市,很適合舉(ju) 辦大型運動會(hui) 。”17日,巴西代表團成員一行抵達成都,巴西代表團新聞聯絡官凱莉剛下飛機,就迫不及待地跟同伴分享她對成都的初印象。
“成都交通體(ti) 係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國際化。”在成都生活了15年的英國人安迪見證了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外國餐廳不再“難找”,高鐵連接各個(ge) 城市,家門口就有休閑健身的運動場。從(cong) 年輕小夥(huo) 變成中年奶爸,他也在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收獲了愛情、友情和事業(ye) 。閑暇時,他喜歡騎車走街串巷,在深夜約三五好友擼串,“相信成都的未來會(hui) 更美好”。
文字記者:王丁、周相吉、吳曉穎、李力可、盧宥伊
視頻記者:楊進、尤祥宇(實習(xi) )
海報設計:薑子涵
編輯:丁文嫻、戚文娟、郭潔宇、鄔金夫
統籌:周詠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