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公益保護的“上海實踐”
在一座人口超2500萬(wan) 的城市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會(hui) 帶來怎樣的變化?
“晚上能睡個(ge) 好覺了!”擺脫光汙染困擾的徐阿姨笑嗬嗬地說。
“有助於(yu) 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悅如是評價(jia) 。
“北長江口水域非法采砂行為(wei) 得到有效控製!”上海市崇明區水務局行政執法支隊稽查科科長鬱澗鬆言語間皆是肯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深刻指出,必須把上海未來發展放在中央對上海發展的戰略定位上,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放在全國發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國家對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的總體(ti) 部署中來思考和謀劃。
近年來,上海市檢察機關(guan) 主動將公益訴訟履職與(yu) 國家戰略、超大城市特點相融合。特別是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市檢察機關(guan) 充分發揮公益訴訟在城市精細化治理中的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推進超大城市公益保護的“上海實踐”。
督促整治光汙染,點亮城市也要守護安穩睡眠
5月29日晚上8點,上海市中心商業(ye) 圈車水馬龍。細心的人會(hui) 注意到,曾經這裏一處4×10米的LED顯示屏不僅(jin) 亮度調低了,也不再循環播放黑白視頻。居住在周圍的市民感受更深,忙碌一天後,他們(men) 終於(yu) 可以睡個(ge) 好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為(wei) 人民。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
靜安區內(nei) 大型商場樓宇林立,夜晚璀璨的燈光在點亮城市的同時,過亮的光源也對周圍居民正常生活休息和行車安全造成影響。2021年10月,靜安區檢察院在查看上海市公益訴訟全息辦案智能輔助係統時,發現光汙染問題,後經走訪調研和分析研判,認為(wei) 有損社會(hui) 公共利益,決(jue) 定立案辦理。
然而,光汙染屬於(yu) 新型環境汙染問題,辦理該類案件沒有經驗可循。如何證明室外燈光廣告、照明設施等造成了“汙染”,是擺在檢察官麵前的第一道難題。
“我們(men) 聘任了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的工程師為(wei) 技術調查官,專(zhuan) 門輔助案件辦理。”靜安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主任毛文靜告訴記者,他們(men) 和技術調查官一起,運用亮度計、照度計、全站儀(yi) 等科學工具進行了數據采集,多次在夜間至次日淩晨對排查點位進行現場調查。通過司法鑒定,依據《室外照明幹擾光限製規範(GB/T35626-2017)》《上海市戶外招牌設置技術規範(2021版)》等規定,查明共有6個(ge) 點位的光源亮度或照度超過了規定限值。
雖然有了技術上的支撐,但難題並未徹底解決(jue) 。誰對光汙染負有監管職責?國家層麵缺乏專(zhuan) 門性法律規定,地方性法規中也未有明確定義(yi) ,老百姓的利益又確實受到了影響,怎麽(me) 辦?
查法律、看文獻、做調研,毛文靜和同事們(men) 通過借鑒安全生產(chan) 法和國務院安委會(hui) 製定部署的安全生產(chan) 十五條措施,最後通過準確查找光源設施所屬行業(ye) 或所屬場所的方式確定了6個(ge) 點位光汙染問題的監管部門——區綠化市容局、區建管委以及相關(guan) 街道。
靜安區檢察院向相關(guan) 職能部門製發檢察建議後,得到高度重視。相關(guan) 職能部門立即調查處置,督促整改,在各街道的配合下,6個(ge) 問題點位的照明設施中有3個(ge) 被拆除、3個(ge) 調低亮度至限定值以下。“檢察機關(guan) 介入後,我們(men) 共同督促整治光汙染,效果立竿見影。”靜安區市容景觀管理所副所長魏娜表示,她們(men) 之前也接到過群眾(zhong) 的投訴,但因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和技術鑒定的支撐,工作成效並不明顯。“有檢察建議作為(wei) 抓手,商家對光汙染問題很重視,整改更加快速有效。”
案件辦理的影響還不止於(yu) 此。2021年12月17日,毛文靜受邀參加修訂《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結合辦案經驗,為(wei) 加強光汙染防治立法建言獻策。2022年8月1日起,新修正的《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新增了防治光汙染的內(nei) 容,並作出係統性規定,成為(wei) 我國首部將光汙染納入治理的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如今,關(guan) 於(yu) 光汙染問題的治理,已經有了充足的法律依據。正如魏娜所說,“檢察公益訴訟對光汙染治理起到了引領作用。”
引導跟進“碳匯”認購,不讓生態環境功能損失“欠賬”
擅自砍伐樹木後,即使進行原地補植,那流失的固碳生態係統服務功能怎麽(me) 彌補?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青浦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引導涉案企業(ye) 采用認購碳匯的方式,補償(chang) 生態環境功能損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2022年初,“益心為(wei) 公”誌願者的一條舉(ju) 報線索引起了青浦區檢察院公益檢察室副主任蔣雲(yun) 飛的注意——上海某公司為(wei) 改造廠區,擅自砍伐廠區內(nei) 的樹木,損害生態環境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
受理案件線索後,承辦檢察官通過現場勘驗、激光儀(yi) 測距,查實被砍伐樹木共計201棵。“這些樹中,最大的樹樁直徑60cm,最小的也有20cm左右,經無人機航拍測繪,破壞綠化麵積達3040平方米。”蔣雲(yun) 飛說,該院依法進行訴前公告後,沒有行政機關(guan) 或相關(guan) 組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或將相關(guan) 情況告訴該院,檢察機關(guan) 進行了立案。
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涉案公司的法定代表人,38歲的沈亮(化名)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yan) 重性。他告訴檢察機關(guan) ,廠區內(nei) 原有的樹木多年未經打理,砍伐樹木的最終目的是想種上其他名貴的樹木,用於(yu) 美化廠區,方便招商引資,沒有破壞生態環境的故意。在後續的生態修複工作中,涉案公司和沈亮也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主動出具室外綠化施工方案,自行在廠區內(nei) 補種樟樹、紅葉等樹木及草坪,共計修複綠化麵積6887平方米。
然而,新種的樹木要生長數十年才能恢複此前生態係統功能,這部分損失怎麽(me) 辦?為(wei) 踐行恢複性司法理念,檢察機關(guan) 和涉案公司共同委托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進行評估鑒定。經評估,考慮已修複部分,涉案公司造成的森林生態係統服務功能損害價(jia) 值量為(wei) 20.1萬(wan) 元,其中涉及“固碳”生態係統服務功能價(jia) 值量為(wei) 1.12萬(wan) 元。
為(wei) 避免賠償(chang) 金“沉睡”和生態環境功能損失“欠賬”,青浦區檢察院將大部分的賠償(chang) 金用於(yu) 在轄區生態修複基地種植樹木。同時,該院引導並跟進,涉案公司在承載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的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購買(mai) 並注銷187噸核證林業(ye) “碳匯”,價(jia) 值1.12萬(wan) 元,用來補償(chang) 生態環境功能損失。
“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對於(yu) 無法修複的生態環境功能損失,檢察機關(guan) 采用‘碳匯’認購等方式開展替代性修複,實現生態環境及其服務功能等量恢複,這符合《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管理規定》的應賠盡賠原則。”作為(wei) 環境科學領域的專(zhuan) 家,朱悅認為(wei) ,該案采用“自行修複+替代性修複”的綜合方案,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現在,長三角地區不少檢察機關(guan) 辦理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時都引入了‘碳匯’認購方式補償(chang) 生態環境功能損失。”
協同共治,讓北長江口水域保護實現同頻共振
從(cong) 崇明區南門港海事碼頭出發,乘船向西北航行40分鍾,至長江B7浮水域。這裏砂石資源豐(feng) 富,但水情複雜、港汊較多,便於(yu) 船舶藏匿,一度成為(wei) 非法采砂人員的主要據點。如今,這裏江麵平靜,河道水源涵養(yang) 功能良好。這樣的改變,始於(yu) 兩(liang) 年前。
2021年9月,崇明區檢察院接到長江B7浮水域非法采砂案件的公益訴訟線索後,該院公益檢察室主任邢光英通過現場調查、調取刑事卷宗、詢問證人等方式,查明了相關(guan) 違法事實。在走訪該區海事局、區水務局、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區民政局等行政機關(guan) 後,崇明區檢察院最終確定區水務局對非法采砂行為(wei) 負有主要監管職責,多部門負有部分監管職責。
“我們(men) 在走訪中發現,水務部門確實麵臨(lin) 執法設備薄弱、人員緊張等現實困境,加上違法行為(wei) 發生地位於(yu) 滬蘇交界處,既涉及跨省監管問題,又涉及跨河流和海洋監管等部門,相關(guan) 部門的執法銜接有待進一步理順。”邢光英告訴記者,為(wei) 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非法采砂問題,檢察機關(guan) 製定了“兩(liang) 步走”戰略——第一步,向區水務局製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大查處長江B7浮水域及附近水域非法采砂行為(wei) 力度;第二步,在個(ge) 案辦理的基礎上,牽頭多部門促進對北長江口水域的共同保護。
“區水務局在收到檢察建議後,立即加強巡查執法,並申請資金在長江B7浮水域建設遠程視頻監控設備,以實現對該水域全天候持續監控。”鬱澗鬆介紹。
此後,崇明區檢察院依托北長江口檢察協作辦公室,聯合崇明區水務局、崇明區海事局、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檢察院、南通市海門區水利局、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等,共同會(hui) 簽了北長江口生態資源保護工作備忘錄。
“非法采砂船多為(wei) ‘三無’船,海事局負責對‘三無’采砂船、運砂船的扣押,水務部門負責對非法采砂行為(wei) 開展行政執法,構成刑事犯罪的,由長航公安上海分局管轄。”鬱澗鬆說,在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長江B7浮水域及附近水域已形成“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公益訴訟”閉環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李豐(feng) 長期關(guan) 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在他看來,崇明區檢察院的做法值得推廣。長江流經多個(ge) 省份,涉及不同管轄部門,上海、江蘇兩(liang) 地相關(guan) 部門能夠對非法采砂行為(wei) 嚴(yan) 厲打擊,一體(ti) 化管轄,不僅(jin) 有利於(yu) 保護國家礦產(chan) 資源,也能有效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
千帆競發勢如虹。上海市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不僅(jin) 在督促治理城市光汙染、“碳匯”認購修複生態、共護北長江口水域生態安全等方麵成效顯著,在城市公共安全、優(you) 秀曆史建築保護、金融、知識產(chan) 權、公民個(ge) 人信息保護等領域同樣走在前、尋突破。“公益訴訟履職將以‘四個(ge) 放在’的視野、服務上海‘五個(ge) 中心’建設的定位,積極探索超大城市公益保護的上海實踐,努力通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ge) 案件,助力人民城市建設,助力城市治理法治化、現代化、精細化。”上海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屠春含如是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