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電影市場強勢來襲
閱讀提示
暑期檔一般從(cong) 6月1日延續到8月31日,近年來,一批堪稱口碑與(yu) 票房俱佳的國產(chan) 現象級影片,讓暑期成為(wei) 了孵化奇跡的檔期。今年暑期檔已經火熱開啟,黑馬正在馳騁而來。
“與(yu) 去年的暑期檔相比,今年‘暑期檔’不僅(jin) 片子數量更多,單片的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升。”重慶電影迷劉鴻魁說。
當我們(men) 上半年還在憂心忡忡討論電影市場幾時複蘇,下半年暑期檔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頻頻刷新票房紀錄,到7月22日,暑期檔票房已超100億(yi) 元。這些天,電影圈與(yu) 股民都徹底嗨了。中國電影似乎被賦予了什麽(me) 魔法,走上了強勢複蘇的快車道。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影院相關(guan) 企業(ye) 有近7萬(wan) 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ce) 企業(ye) 8540餘(yu) 家,增速達14.8%;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ce) 企業(ye) 達3220餘(yu) 家。
暑期票房天花板不斷抬升
作為(wei) 與(yu) 春節檔、國慶檔並列的三大檔期之一,暑期檔時間跨度長、上映影片類型多,是各大片方的“必爭(zheng) 之地”。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電影票房已超262億(yi) 元,同比增長52.8%。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已定檔114部影片的“史上最強暑期檔”,電影票房有望達到150億(yi) 元,或衝(chong) 擊177億(yi) 元的檔期曆史最高紀錄。
記者發現,上映6天狂攬近10億(yi) 元票房,電影《消失的她》票房大爆;《八角籠中》改編自轟動一時的“格鬥孤兒(er) ”事件,極具現實性;《長安三萬(wan) 裏》用動畫展現李白、杜甫等偉(wei) 大詩人的文采風流,電影中出現的48首唐詩,讓不少網友直呼“血脈覺醒”;《熱烈》則用特殊的街舞題材,講了一個(ge) 青春逐夢的故事……外加多部進口片上映,共同構成這個(ge) 夏天的光影盛宴。
“從(cong) 來沒有遇到過,這麽(me) 多想看的電影集中上映的情況,這個(ge) 暑假對於(yu) 愛觀影的人群來說非常幸福。”熱衷觀影的重慶彭小姐對記者說,上周末她連買(mai) 幾場電影連續觀看過足了癮。
重慶UME影城宣傳(chuan) 主管王興(xing) 7月23日告訴記者,以UME影城為(wei) 例,自進入“暑期檔”以來,影院的上座率基本維持在40%以上,黃金時段大多超過80%甚至爆滿。
“現在的觀眾(zhong) 看電影,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的看電影,而是能夠產(chan) 生一定的話題效應,就連平常隻聊工作的人,都開始來談電影啦!”王興(xing) 說。
事實上,為(wei) 配合新一輪觀影潮,今年上半年,國內(nei) 影業(ye) 在CINITY影院建設方麵大加投入成效頗豐(feng) 。中國電影公司已開業(ye) CINITY影廳近140個(ge) 。萬(wan) 達電影表示,上半年,公司新開業(ye) 影院35家,其中直營影院6家、輕資產(chan) 影院29家,在國內(nei) 擁有已開業(ye) 影院857家、7203塊銀幕。
西部證券預測,隨著國產(chan) 片定檔節奏恢複常態化,進口片陸續引進,2023年電影市場有望迎來供需雙振,預計全年票房在450億(yi) ~500億(yi) 元。
資本對電影業(ye) 更趨冷靜與(yu) 保守
今年以來,國內(nei) 電影市場正在強勁複蘇,A股中影視概念股有30餘(yu) 隻。從(cong) 股價(jia) 表現來看,影視概念股平均上漲29.14%,大幅度跑贏大盤,其中上海電影、奧飛娛樂(le) 、唐德影視年內(nei) 漲幅均超100%。
從(cong) 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中國電影業(ye) 還有關(guan) 鍵的路要走,資本的進入也是其中重要一環。以正在熱映的電影《八角籠中》為(wei) 例,盡管收獲了不錯的票房,可該片在2021年立項時,王寶強找遍了國內(nei) 資本,卻一一碰壁。最終,該片主出品的四家公司,有三家都是王寶強自己的公司,隻有一家是其他資方——貓眼,而貓眼很有可能還是“以宣代投”。
每一部電影從(cong) 創作到走向大銀幕,都離不開資本的助力。直到發生疫情的幾年,電影行業(ye) 成為(wei) 特困行業(ye) ,資本幾乎完全撤離。“這很正常,沒有錢賺,資本肯定不會(hui) 湧到電影行業(ye) 。”華夏電影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說,“近三年,許多外行轉入做電影的公司基本都停止了、撤了,但是我們(men) 一直堅守在這個(ge) 陣地上。我們(men) 堅定看好中國電影市場的未來。”
“從(cong) 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可見,如果沒有金融行業(ye) 的助推,隻靠影片吸引資金無法形成大的電影工業(ye) ,也形成不了電影工業(ye) 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理事長張丕民說,要解決(jue) 電影“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完片擔保”製度,盡快構建完整的財務體(ti) 係、法務體(ti) 係、工業(ye) 體(ti) 係,從(cong) 政策層麵加強資本對電影行業(ye) 投融資的信心。
“拿出了適合當下的好作品,才會(hui) 讓投資者更有信心。”真樂(le) 道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芳建議,應該建立更長效的投融資機製。比如銀行信貸、基金、機構直投,讓投資人和製作人坐在一起溝通,尋找更多的合作方式。
可喜的是,今年電影主管部門在影片的備案、立項上,也恢複了原先20個(ge) 工作日內(nei) 予以答複。再加上電影專(zhuan) 項資金等有一定的減免,讓大家堅定了信心,遠離電影行業(ye) 許久的資金也在躍躍欲試重回行業(ye) 。中國電影基金會(hui) 電影投融資發展專(zhuan) 項基金主任朱玉卿表示,隨著創作、投資、製作、發行、放映等各環節的全麵恢複,電影市場加速回暖,行業(ye) 信心再度高漲,電影產(chan) 業(ye) 也迎來發展新契機。
擺脫對“節假日效應”的依賴
“我們(men) 需要將目光關(guan) 注到中小型影視製作公司,不能隻看行業(ye) 巨頭。如果說在淡季票房市場也有這麽(me) 好那就真的是好了。”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向記者表示,希望影視行業(ye) 能有長期性戰略政策來促進真正的複蘇,讓觀眾(zhong) 看到更多的好作品。
不過,在北京電影學院文學係副教授杜慶春看來,目前中小成本影片表現乏力,仍然是電影市場的短板。有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因為(wei) 演員陣容不強、宣傳(chuan) 經費不足等因素而被市場忽視。
中國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wei) ,目前一些現實題材中小成本影片溫暖有餘(yu) 、銳度不足。相比競爭(zheng) 激烈的重要檔期,日常觀影需求並沒有充分釋放。中小成本影片從(cong) 形式、題材、敘事到表演,都需要有更高追求,為(wei) 觀眾(zhong) 提供其他產(chan) 品替代不了的“影院性”。
電影不僅(jin) 是一種藝術創作,是一組票房數字,也是一項經濟活動。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蓓表示,要帶動市場、擴大消費,僅(jin) 從(cong) 創作端出發加強供給是不夠的,還要以創新模式提高發行放映端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她認為(wei) ,我國電影業(ye) 亟須擺脫對“節假日效應”的依賴。一年中有40多個(ge) 周末,做好“周末檔”,讓更多有實力的影片在周末定檔,將成為(wei) 拉動電影市場持續增長的關(guan) 鍵。
“為(wei) 了吸引觀眾(zhong) ,電影公司和製片方在暑期檔推出了一係列創新的營銷策略。例如,電影宣傳(chuan) 和推廣廣告的加大投入、明星與(yu) 觀眾(zhong) 互動的活動等,都為(wei) 電影市場的火爆提供了有力支持。”重慶電影協會(hui) 副主席劉帆認為(wei) ,對於(yu) 麵積不斷擴大的網生代,如何調節傳(chuan) 統電影與(yu) 現代網劇的融合,如何發掘互聯網用戶的力量,是任何當代電影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李國
(工人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