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高烤”如何答題?今年盛夏這些新手段帶來清涼
今年夏天,大家普遍的感受就是比往年要熱。包括北京在內(nei) ,多地都發布過高溫預警中的最高級別――高溫紅色預警,也就是說24小時內(nei) 的最高氣溫突破了40℃。進入到大暑節氣,更是熱浪滾滾,撲麵而來。在這樣的“燒烤模式”下,戶外工作者和趁著假期外出的遊客,都備受高溫的“烤”驗。天氣“熱”情難卻,這場特殊的“高烤”如何答題?各地各行業(ye) 都想方設法,用各種手段,幫助人們(men) 防暑降溫。
動感音樂(le) 、酷炫舞蹈、漫天水霧,北京環球度假區,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正玩得不亦樂(le) 乎。
北京環球度假區針對今年高溫天氣特別推出“酷爽夏日”互動演出,園區專(zhuan) 門開辟出一塊空地,在大家欣賞表演時,還用噴霧給大家降溫,每天四場,每場氣氛都很熱烈。
今年夏天北京特別熱,采訪當天氣溫高達36℃,體(ti) 感溫度更是達到了38℃。如何讓遊客在這個(ge) 火辣辣的夏天既玩得盡興(xing) ,又盡可能避免被烈日曬得疲憊不堪呢?園區管理者給出的答案是把防暑降溫落實到具體(ti) 的細節上。
北京環球度假區高級副總裁 趙霖:我們(men) 設置了超過30處供應冷熱直飲水的飲水點,方便大家及時補水。也為(wei) 遊客提供了智能的數字化應用,幫助遊客獲得最新信息、規劃遊玩路線,讓遊客在夏日更便捷地體(ti) 驗“大片世界“。
園區推出的官方App和小程序,就是智能的數字化應用。它不僅(jin) 能提供線路導航,還能顯示演出時間、排隊時長等必要信息,大大節省了大家在戶外的時間。
快,是另外一個(ge) 訣竅。為(wei) 了讓大家在高溫下快速進入園區,他們(men) 采用了人像比對方式,全程隻需要幾秒鍾。
另外,園區在建設之初,就已經考慮到了氣候因素。因此把大量的遊樂(le) 設施和演出都安排在室內(nei) 或者是有遮蓋的空間內(nei) ,讓遊客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都能擁有良好的體(ti) 驗。當遊客不得不在戶外排隊時,園區還特意安裝了能噴水霧的風扇和補水點。
就在各地景區想辦法為(wei) 遊客帶去一絲(si) 清涼時,還有不少地方主動采用各種科技手段為(wei) 堅守在崗位上的人們(men) 減負。在上海,最近整個(ge) 城市熱得像個(ge) 大蒸籠。每到午餐時間,不願外出的人們(men) 便紛紛點起了外賣。這也是最考驗外賣小哥的時候。
王照俊是一家外賣平台的員工。不過,取完吳女士點的茶飲後他並沒有像其他小哥一樣騎上電瓶車,而是走上了屋頂。
原來,王照俊是一名無人機綜合保障員。用無人機送外賣是他的工作。
起飛前,王照俊要做好取餐、更換電池、稱重、裝箱等工作,為(wei) 了保證飛行安全,每單重量要控製在2.5公斤以內(nei) 。
他將用無人機把外賣送到2公裏以外的一棟寫(xie) 字樓。這不僅(jin) 提高了配送效率,而且也讓他免受高溫的煎熬。 與(yu) 此同時,深圳無人機指揮中心也已就位。這架無人機並不是上海操控的,而是遠在1400多公裏外的深圳。一切準備就緒,王照俊發出起飛口令。
由於(yu) 一切都是自動化的,所以深圳指揮中心的工作人員隻用盯著監控畫麵即可。隻有當意外狀況發生時,指揮人員才會(hui) 通過5G網絡實時接管無人機。
5分鍾後,無人機降落到指定外賣櫃,自動卸載後立刻返航。2分鍾後,吳女士憑著密碼順利取到了自己的外賣。
讓吳女士萬(wan) 萬(wan) 沒有想到的是送外賣的無人機居然是由深圳遙控的。
無人機不僅(jin) 能代替人在高溫下快速配送外賣,還讓快遞小哥的工作方式升級換代。羅錫坤兩(liang) 年前還是一名外麵奔跑的外賣小哥,如今他已是無人機團隊的運營人員。因為(wei) 當過外賣小哥,所以他在規劃線路時特別會(hui) 考慮到高溫、長距離等實際困難,盡量讓無人機執行困難的訂單,而不是與(yu) 小哥搶單。
目前,這家外賣平台公司的無人機業(ye) 務已經在上海、深圳開展,主要負責商圈、景點的外賣配送,平均每單配送時長約為(wei) 12分鍾,較傳(chuan) 統配送模式提升1.5倍。
烈日下,無人機不僅(jin) 能幫助小哥送外賣,在電網巡檢上也有著明顯的優(you) 勢。安徽宣城,一架無人機對特高壓輸電線進行巡視。由於(yu) 輸電線大多位於(yu) 山區,過去隻能靠人工巡線。工人們(men) 要頂著烈日,背著十多斤重的設備翻山越嶺,非常辛苦。
為(wei) 了降低工人們(men) 的勞動強度,電力部門決(jue) 定使用無人機巡檢。這種固定翼無人機巡視半徑為(wei) 80到100公裏,通過接力巡檢的方式,最快可在2小時內(nei) 發現463公裏線路上的隱患。除了用無人機巡檢輸電線以外,當地電力部門還運用智慧巡檢係統對換流站的核心設備進行巡視。以前人工幹10小時的活,現在隻要10分鍾就能完成。
盡管有智能設備協助,但有些工作仍然隻能靠人工來完成。拍攝當天,氣溫超過38℃。工人們(men) 巡檢時發現一處電線杆塔的開關(guan) 過熱,如果不及時更換,可能會(hui) 導致周邊近5000戶居民停電,必須馬上帶電作業(ye) 。不過在穿戴絕緣裝備前,大家要先給衣服注水。
這種衣服叫水冷降溫背心,通過風扇、水泵的帶動,利用水循環來降低人體(ti) 體(ti) 溫。由於(yu) 要在1萬(wan) 伏的高壓線上帶電作業(ye) ,工人們(men) 必須穿戴密不透風的絕緣服和手套,過去沒有這種水冷背心時,大家工作非常辛苦。
現在大家穿上水冷降溫背心,就如同背了個(ge) 空調,感覺舒服多了。
除了水冷降溫背心,登高帶電作業(ye) 人員每人還配發了智能手環,可隨時監控心率,防止意外發生。此外,在一些特定區域,站裏還安排了機器人。科技手段在這裏隨處可見,總之一切都是為(wei) 了保護、關(guan) 愛戶外工作者,同時還能提高工作效率。
高溫不僅(jin) 考驗著地麵工作人員,也考驗著地麵以下的工作人員。在河南能源永煤集團陳四樓煤礦,記者跟隨工人一路輾轉,抵達地下600多米深的掘進工作麵。當天室外溫度30多攝氏度,本以為(wei) 井下因為(wei) 地熱以及大型設備作業(ye) 等原因會(hui) 更熱,但沒想到反而感到絲(si) 絲(si) 涼意。
礦用防爆製冷裝置類似於(yu) 空調,通過壓縮機做功,讓製冷劑不斷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再利用空氣循環實現降溫。記者看到,進風口溫度是34℃,但是出風口的溫度卻隻有18℃。
以前井下的工作環境可沒有現在這麽(me) 好,對工人們(men) 是不小的考驗。
因為(wei) 既要保證煤炭產(chan) 量,又要保障職工身心健康,所以去年陳四樓煤礦購置了4台礦用防爆製冷設備,總花費將近1000萬(wan) 元。
除了安裝製冷裝備,企業(ye) 還利用礦井水餘(yu) 熱在辦公樓、宿舍樓、主副井等主要區域安裝了風機盤管1000多套,服務麵積超過3萬(wan) 平方米,室內(nei) 溫度保持在25℃左右。
為(wei) 了保護高溫下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地方主動采取各種防暑降溫措施。在山東(dong) 平原縣,當地在17個(ge) 建築工地上安裝了“智慧噴霧降溫係統”,實時監控溫度和粉塵,一旦達到預警值,立刻開啟噴淋。兩(liang) 小時後,溫度可由34℃降至29℃,PM10由每立方米35微克降至22微克。
在江蘇鹽城,當地電力部門依托現有的營業(ye) 窗口、充電站點等公共場所打造了多個(ge) “電暖流”戶外勞動者驛站。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可以隨時在這裏飲水、吃飯、乘涼,正是這些用心的點點滴滴,讓大家也覺得這個(ge) 夏天值得回憶。
老話說,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有四十天。而氣象部門預測,盛夏我國多地還將出現階段性高溫過程。如何為(wei) 烈日下的人們(men) 送去清涼?需要各行各業(ye) 全力以赴,備“烤”迎“烤”,做好預案,創新服務。麵對“烤”驗,科技的力量當然要用好,但發放綠豆湯和飲料等傳(chuan) 統方式一樣有用,不管用什麽(me) 手段降溫防暑,重要的是,多一份將心比心的體(ti) 貼和愛護。
編輯丨寧柯 郭臻 劉t辰 吳俊
攝像丨劉文 李必雄 陳誌猛
剪輯丨邢永躍 趙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