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新歌《羅刹海市》走紅,歌詞疑被過度解讀?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 (劉越)歌手刀郎又火了。
也許有些年輕人會(hui) 一臉蒙圈:刀郎是誰?
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你絕對聽過他的歌:“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女人”……憑借《2002年的第一場雪》《情人》《西海情歌》等爆款歌曲,歌手刀郎曾紅遍大江南北。
自2013年逐漸退隱江湖後,這位音樂(le) 才子便愈發低調。此次攜新專(zhuan) 輯《山歌寥哉》回歸,他也並未大肆宣傳(chuan) 。然而,新歌《羅刹海市》一經發布便引發關(guan) 注,頻頻衝(chong) 上熱搜。
不過,這次的走紅與(yu) 以往有些不同。
新歌《羅刹海市》曲風大變?
豪邁粗獷的曲風、熱辣直白的歌詞、滄桑渾厚的唱腔……從(cong) 前聽刀郎的歌,你能聽到西北蒼涼的風聲,愛恨情仇都直來直往。
與(yu) 之相比,《羅刹海市》截然不同。這首歌曲調包含了民歌、小調、搖滾等風格,被許多老歌迷評價(jia) “曲風大變”。喜歡刀郎20年的骨灰級歌迷、生於(yu) 70年代的陸宇對記者說:“《羅刹海市》跟他之前的曲風差別太大了。剛開始聽的時候,我還懷疑過是不是他寫(xie) 的,怎麽(me) 刀郎的風格變成這樣了?”
“他之前都是翻唱一些西北民歌、紅歌,或者自己製作的關(guan) 於(yu) 愛情的歌曲。《羅刹海市》的曲風則是跟地方戲劇相融合,帶有批判意味和嘲諷意味的主調,製作水準也跟以前不一樣了。”陸宇直言:“刀郎的作曲唱功一流,但作詞太平民化,多了一些土氣和地氣,少一點精致和高雅。現在證明他的最後一塊短板也被補齊了。”
《羅刹海市》歌詞截圖
誠然,此次《羅刹海市》的歌詞讓觀眾(zhong) 刮目相看:打西邊來了一個(ge) 小夥(huo) 兒(er) 他叫馬驥,美豐(feng) 姿、少倜儻(tang) ,華夏的子弟,隻為(wei) 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龍遊險灘流落惡地……和此前“火火的嘴唇”“無盡的消魂”等歌詞相比,《羅刹海市》在遣詞造句上無疑顯得底蘊厚重得多。
雖然曲風大變,買(mai) 賬的聽眾(zhong) 依舊不少。截至發稿時,這首歌曲登上多個(ge) 音樂(le) 播放軟件的熱搜首位,相關(guan) 話題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羅刹海市”這一詞條的抖音播放量更是突破了3.6億(yi) 。
“羅刹海市”詞條抖音播放量突破3.6億(yi) 。抖音截圖
正如網友評價(jia) 的那樣:我以為(wei) 刀郎封刀了,原來他是在磨刀。
嶄新回歸,刀郎用音符寫(xie) 下自己磨刀十年的一字一句。
歌詞取材《聊齋誌異》 被指“炮轟”他人?
“羅刹國向東(dong) 兩(liang) 萬(wan) 六千裏,過七衝(chong) 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隻為(wei) 那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不難發現,《羅刹海市》的歌詞取材自蒲鬆齡小說《聊齋誌異》中的一篇同名故事《羅刹海市》。
這篇故事的情節很簡單:
話說中國兩(liang) 萬(wan) 六千裏之外有個(ge) 羅刹國。某日,一位叫馬驥的中原人去羅刹國經商。他發現羅刹國人長得都奇形怪狀,且以醜(chou) 為(wei) 美,以醜(chou) 選官。在這個(ge) 美醜(chou) 顛倒的地方,人人對長相俊美的馬驥避之不及。後來馬驥把臉塗得漆黑,大家反而交口稱讚,該國國王還因其“貌美”封他為(wei) 官……
“花麵逢迎,世情如鬼”,古往今來的文人基本都認為(wei) ,《聊齋誌異》是蒲鬆齡假借“怪誕史”書(shu) 寫(xie) “胸中壘塊”的孤憤之作,是典型的諷刺文學。而《羅刹海市》這首歌取材聊齋,再加上部分段落用詞辛辣,如“勾欄從(cong) 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等,因此許多觀眾(zhong) 認為(wei) ,《羅刹海市》也必然是一首意有所指的諷刺歌曲。
有人解讀刀郎是在抨擊如今華語樂(le) 壇的“虛假繁榮”,有人認為(wei) 他諷刺的是流量文化下的“以醜(chou) 為(wei) 美”,更有人開始對號入座,認為(wei) 歌詞直指一些樂(le) 壇同行。
2004年,刀郎發行首張專(zhuan) 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它以270萬(wan) 張的正版銷量和比正版更高的盜版銷量,讓“刀郎熱”蔓延大街小巷。可人紅是非多,“刀郎的歌讓中國流行音樂(le) 倒退15年”“刀郎不配做音樂(le) 人”的質疑聲甚囂塵上,有歌手曾直接表達對刀郎走紅的不解。
因以上種種,持“刀郎新歌是諷刺一些樂(le) 壇同行”觀點的網友不在少數。但也有不少歌迷認為(wei) ,他的歌詞被如此解讀未免太過狹隘。
而一位接觸過刀郎的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以我對他的了解,不是這麽(me) 回事。我覺得他沒這麽(me) 小氣。”
這位業(ye) 內(nei) 人士透露,自2013年後,刀郎幾乎沒有公開亮相過,也不太參與(yu) 節目錄製和采訪活動:他本人不對外留任何聯係方式,其實和他有聯係也沒啥用,他十年潛心創作不出山。有的明星談好價(jia) 錢就出來,他不跟你談錢,不跟你談名。
眾(zhong) 說紛紜之際,記者就此嚐試聯係刀郎團隊,但截至發稿未有收獲。因此刀郎本意究竟如何,我們(men) 暫不得而知;將刀郎潛心多年創作的作品解讀為(wei)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與(yu) 作者心有靈犀,還是拉低了作者的格局,偏離了文藝評論的正軌,我們(men) 亦不加評判。
曾經,著名小品《不差錢》以一段對話惡搞刀郎的藝名:“我唱個(ge) 刀郎的吧”“你唱個(ge) 屎殼郎的吧”。在2012年的一檔節目中,主持人就此問刀郎,被開這樣的玩笑會(hui) 不會(hui) 不開心。彼時的刀郎豁然一笑,回應了五個(ge) 字:“沒事兒(er) 這個(ge)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