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快遞如何從零到全球第一?來看行業背後的速度與智能

發布時間:2023-07-26 10:5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在車馬很慢,書(shu) 信很遠的從(cong) 前,郵寄是異地間交流感情最重要的方式。如今,方便快捷的快遞服務,不斷拓展著生活的邊際。從(cong) “有你的信”到“有你的快遞”,快遞物流的高速發展給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jin) 改變了人們(men) 的時空觀,也改變了人們(men) 的消費方式與(yu) 生活方式。同時,作為(wei) 連接消費和生產(chan) 之間的重要紐帶,快遞物流業(ye) 也為(wei) 中國經濟注入了活力。今天(7月25日)我們(men) 就來感受下中國快遞的速度與(yu) 智能,了解下中國快遞如何從(cong) 零到全球第一。

  對於(yu) 快遞行業(ye) 來說安全高效是關(guan) 鍵,次日達、次晨達、當日達、限時達,如今的快遞在追求時效上是真的“卷”。之所以能夠“卷”起來,是因為(wei) 我們(men) 國家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超大規模的市場,當然也包括大家買(mai) 買(mai) 買(mai) 的能力。但同時還有大家並不太了解的,就是這個(ge) 行業(ye) 背後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為(wei) 了驗證快遞的速度,我們(men) 在電商平台下單了一箱荔枝。從(cong) 廣東(dong) 茂名到北京大約有2000多公裏,但是在下單的次日,我們(men) 就收到了這箱遠道而來的時令水果。為(wei) 何速度能夠這麽(me) 快,一件生鮮快遞的背後,又有哪些科技做支撐呢?

  快遞企業(ye) 營運規劃副總監 李聰:在荔枝寄遞的時候,我們(men) 會(hui) 跟園區種植戶定好幾時到幾時之間要出貨,采摘之後我們(men) 在哪個(ge) 時段會(hui) 把貨從(cong) 種植園拉出來,拉到機場,哪個(ge) 流向到哪個(ge) 飛機,發到全國各地去。

  簡單來說,那就是一票快遞從(cong) 下單開始,從(cong) 前端分配快遞小哥上門取貨,到製定最優(you) 化的運輸路線,以及匹配相應的運輸工具等等,都是通過計算後給出的決(jue) 策方案。

  首先我們(men) 在下單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不同的產(chan) 品來匹配自己對於(yu) 送達時效的要求,根據選擇,你的快遞可以坐飛機、坐車或者坐高鐵等等。但是對於(yu) 時令水果來說新鮮度最重要,快遞公司基本都會(hui) 選擇飛機運達。

  快遞企業(ye) 航空運行控製中心總值班經理 唐超傑:因為(wei) 它和倉(cang) 儲(chu) 的形式不同,倉(cang) 儲(chu) 的形式可以通過地域劃分,實現較短距離快速分配。全國各地消費者都想吃到時令水果,可能就需要有比較長距離的運輸,就需要航空的方式來進行助力。

  然而運送途中,難免會(hui) 出現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受天氣影響、飛機時刻調整等等,那麽(me) 出現了這樣的問題怎麽(me) 辦呢?

  快遞企業(ye) 營運規劃副總監 李聰:我們(men) 事先會(hui) 有預案,比如說會(hui) 用冷藏車拉到就近的機場,比如說從(cong) 深圳拉到長沙,長沙再轉飛到其他地方也是可以的,或者是直接用冷藏車,就近的冷藏車直接就帶過去了,這樣能保證原定的時效,或者最快的方式給到客戶新鮮的荔枝。

  當我們(men) 購買(mai) 的荔枝送到了收貨目的地城市以後,就會(hui) 和其他貨物一起送到快遞中轉場進行再次細分。在這裏快件被送上自動分揀機,然後你會(hui) 發現,每件快件就像是長了眼睛一樣,在幾百個(ge) 格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準確落袋去往下一個(ge) 目的地。

  快遞科技企業(ye) 算法工程師 聶鑫:每一票件都有自己的麵單,就像每個(ge) 人的身份證一樣,上麵有一維碼,還有二維碼。當快件經過一個(ge) 叫六麵掃的設備的時候,就可以把碼掃描出來,這個(ge) 碼裏麵會(hui) 涵蓋快件的生命信息。

  一個(ge) 占地麵積大約7.8萬(wan) 平方米的中轉場,一天需要處理大約115萬(wan) 票快件。如果是618或者雙11這樣的高峰期,大約每天需要處理190萬(wan) 票快件。為(wei) 了能夠讓生鮮類快件快速轉運,走的都是綠色通道,優(you) 先中轉。然而要做到優(you) 先中轉也並不簡單,算法工程師要對整個(ge) 分揀係統做出合理的分揀計劃。

  快遞科技企業(ye) 算法工程師 聶鑫:舉(ju) 個(ge) 例子,比如大流量的那些流向,就要在離供件台比較近的地方多設置幾個(ge) 格口,這樣就會(hui) 使整個(ge) 快件運轉過程當中花費時間更少,就可以使我們(men) 的快遞更快。

  貨物在分揀機上跑一圈還是半圈,落入哪個(ge) 格口,這都需要算法工程師計算出一套最優(you) 化、最高效的分揀計劃,錄入電腦,指揮自動化分揀機工作。

  快遞科技企業(ye) 算法工程師 聶鑫:小件分揀機,大約一天在平峰期的時候可以處理65萬(wan) 票快件,在高峰期大約是90萬(wan) 票快件左右。從(cong) 上件台上件之後,快件就到皮帶進行流轉,皮帶的流轉再到格口,格口具備什麽(me) 樣的下一流向需要做提前規劃。

  每一個(ge) 格口都代表了一個(ge) 方向,可以對應不同的城市,也可以對應本地區街道的各個(ge) 網點。格口下的麻袋上也有一個(ge) 二維碼,麻袋裝好後,格口下方的感應設備就會(hui) 掃描麻袋上的二維碼,這樣格口和麻袋就關(guan) 聯起來了。

  接下來分揀好的快遞就會(hui) 送到離消費者最近距離的快遞派送網點,就在你所在的社區或者公司附近。快遞網點的分布是根據件量和區域屬性來確定的,有些地方會(hui) 有更多網點去合理配置資源。

  快遞企業(ye) 深圳高新片區負責人 李旭:在電子或科技化沒有實施的時候,網點服務半徑比較大,往前推10年,網點服務半徑可能10公裏,當年10公裏服務半徑和目前2.5公裏服務半徑不一樣,當年的時間段比如每天有一萬(wan) 單,現在一天5萬(wan) 單,從(cong) 服務半徑來減少小哥的往返距離,提高收派效率。

  從(cong) 一箱荔枝的運輸過程不難看出,快遞業(ye) 不單單依靠快遞小哥的體(ti) 力,還要靠科技助力。高效便捷的快遞物流,讓商品的流通速度更快,也讓消費者的體(ti) 驗越好。從(cong) 快遞企業(ye) 上半年的業(ye) 績數據中也直接反映出消費市場的活力。

  隨著科技不斷創新和發展,快遞業(ye) 態也在逐漸改變。

  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內(nei) ,一名正在搶救的病人急需用血,需要從(cong) 寶安區中心血站調血。從(cong) 寶安區中心血站到位於(yu) 光明區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大約41公裏,沿途路況複雜,交通繁忙。

  為(wei) 了給病人的搶救爭(zheng) 取時間,一架無人機從(cong) 深圳寶安區中心血站起飛,前往醫院為(wei) 病人送血。

  快遞企業(ye) 豐(feng) 翼科技運營經理 方源:在沒有堵車情況下,醫院到血站取貨,取完貨再返回醫院站點,整體(ti) 時長在兩(liang) 個(ge) 小時左右。采用無人機送血可以做到3分鍾響應,整體(ti) 飛行時長隻需要35到40分鍾,不受地麵道路交通影響。

  無人機送血可以發揮它快速和準時的優(you) 勢,極大提升醫療救治效率。

  過去大家可能認為(wei) 快遞隻在服務生活,其實今天的快遞業(ye) 不僅(jin) 服務生活,也同樣在向服務生產(chan) 延伸。麵對多元化的物流市場需求,快遞企業(ye) 不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的“點對點”運輸模式,而是通過大力推進“快遞進廠”,將服務延伸至生產(chan) 環節,實現與(yu) 製造業(ye) 的更好融合。

  快遞科技企業(ye) 首席市場官 唐愷:我們(men) 有上萬(wan) 條幹支線的線路,包括航空線路,我們(men) 有40多萬(wan) 前端的小哥,所有資源構成一個(ge) 複雜龐大的網絡。如果把消費供應鏈往上到渠道供應鏈、生產(chan) 供應鏈、采購供應鏈,再到原材料供應鏈,我們(men) 會(hui) 發現,其實跟物流要素相關(guan) ,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保證資源在高效協同下,達到承諾客戶的時效,這背後其實有大量科技加持。

  一家位於(yu) 廣東(dong) 中山的照明企業(ye) ,每年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大約有數億(yi) 元。這麽(me) 大的銷售量,不僅(jin) 生產(chan) 能力要匹配,供應鏈服務、物流、倉(cang) 儲(chu) 、訂單配送等任何一個(ge) 環節都不能掉鏈子。對於(yu) 企業(ye) 來說,快遞業(ye) 的一些增值服務也促進了企業(ye) 的生產(chan) 與(yu) 發展。

  快遞科技企業(ye) 首席市場官 唐愷:一個(ge) 做照明的企業(ye) ,大概有上千種不一樣的燈具,上千個(ge) 產(chan) 品線上下單之後能夠更快送到消費者手上,要做到極致時效的話,我們(men) 一定要做分倉(cang) 部署,要把貨放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倉(cang) 庫,但這個(ge) 對商家來講,會(hui) 造成庫存深度很深,會(hui) 是一種潛在浪費。

  如何做到倉(cang) 庫離客戶更近,在確保生產(chan) 的前提下,庫存量最小呢?這就需要運用人工智能和運籌的算法,通過對生產(chan) 和銷售情況分析,做補貨預測,讓貨物前置,同時聯動後端的物流服務,支撐前端消費者的訴求。

  科技賦能讓單一物流運輸向一體(ti) 化供應鏈管理服務推進,從(cong) 末端“搬運工”到走進生產(chan) 線,在助力製造業(ye) 企業(ye) 降本增效的同時也增強了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

  快遞物流,連接千行百業(ye) 、聯係千家萬(wan) 戶、連通線上線下,既是暢通生產(chan) 與(yu) 消費的重要渠道,也是觀察經濟發展的一扇窗口。數據顯示,上半年,快遞業(ye) 務量超600億(yi) 件,比2019年達到600億(yi) 件提前了172天,比2022年提前了34天。600億(yi) 件快遞,意味著今年以來平均每天產(chan) 生3.4億(yi) 件,意味著全國平均每人收寄了40多個(ge) 快遞,更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活力與(yu) 潛力。

  快遞是現代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快遞“多不多”已成為(wei) 經濟“熱不熱”的重要標誌,快遞業(ye) 務量和社會(hui) 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一樣,都是觀察中國經濟運行動向的重要實物量指標。今天的中國,快遞業(ye) 不僅(jin) 量越來越大,觸角越來越廣,而且配送能力也越來越強。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快遞業(ye) 的技術升級,“小快遞”將源源不斷釋放強大動能,高效推動內(nei) 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加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助推中國經濟“大發展”。

  編輯丨王寧 何俊儒

  攝像丨呂少波 何俊儒

  剪輯丨佟永傑 鄭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