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星堆文物“喬遷新居” “新麵孔”上線在即

發布時間:2023-07-27 10: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將開始試運行,三星堆出土的“古蜀秘寶”如何安全到“新家”?記者走進三星堆博物館,“沉浸式”體(ti) 驗文物“搬家”。

  【解說】據介紹,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展出1500餘(yu) 件(套)文物,包括300餘(yu) 件三星堆遺址3號至8號祭祀坑新出土的文物。整體(ti) 搬遷的文物會(hui) 統一在新館庫房存放,再根據布展計劃,逐件陳列在展廳中。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 餘(yu) 健

  一部分就是在(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和青銅館的這批文物,我們(men) 要把它集中到新館庫房來,同時還有一批是在文保中心庫房裏麵的這些文物,也會(hui) 集中在新館(庫房)。同時最主要的一部分文物是這一次新的6個(ge) 祭祀坑出土的這一批文物。這批文物有大概300多件,大部分是在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廣漢基地的庫房裏麵。

  【解說】餘(yu) 健介紹,文物“搬家”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文物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針對不同材質、特點的文物,他們(men) 也製定了不同的包裝、運輸方案。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 餘(yu) 健

  這一次是請了專(zhuan) 門的文物包裝和運輸公司來做整個(ge) 文物的包裝和運輸。特別是這一次有大量的陶器,因為(wei) 陶器它比較脆弱,而且它大部分是經過修複的,所以我們(men) 對這一批陶器專(zhuan) 門進行了仔細的一些設計包裝方案。

  【解說】而對於(yu) 出土後就一直“住”在博物館裏的青銅立人像和青銅神樹等大型國寶級文物而言,“喬(qiao) 遷安全”更是必須“步步精心”。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 郭漢中

  對文物的搬動首先第一個(ge) 是安全第一。大立人(青銅立人像)當時在坑裏出土的時候,主要脆弱(的地方)就是斷成了兩(liang) 段。它中間的脆弱部分加固,特別是它的底座,我們(men) 都是用的鋅銅(合金)來加固。它的受力點都是找的最強壯的地方,主要是怕它從(cong) 原來的地方再斷裂。

  【解說】在青銅立人像穩穩佇(zhu) 立在新館展廳內(nei) 後,Ⅰ號青銅神樹的搬運也正式開始。通高3.96米的Ⅰ號青銅神樹由樹座和樹幹兩(liang) 部分組成,共有九個(ge) 樹枝。如何加固樹枝、拆分樹座樹幹成為(wei) 神樹“搬遷”的首要難題。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 餘(yu) 健

  青銅神樹它本來有三層,九個(ge) 樹枝。這些樹枝也是當時九十年代修複的,所以我們(men) 現在計劃就是要對這個(ge) 青銅神樹的樹枝,給它做一個(ge) 固定的處理。主要就是采用像我們(men) 用的木塊、木條,對它每一層的樹枝都給它進行一個(ge) 固定作用。

  【解說】Ⅰ號青銅神樹僅(jin) 加固就持續了約6個(ge) 小時。隨後,“分離”的Ⅰ號青銅神樹前後被送往新館,並在6米多高的全新展櫃中再次合二為(wei) 一。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管部副部長 郭漢中

  所有的神樹我們(men) 都是采取那種內(nei) 加固結構,(青銅神樹)外麵它隻是一層殼,因為(wei) 文物這麽(me) 幾千年,它(經過)氧化,它已經沒辦法去受力,都是靠這些金屬支架,那種物理支撐原理,(搬運時)弄成兩(liang) 節然後運上館,因為(wei) 它那麽(me) 高。

  【解說】據悉,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占地麵積66畝(mu) 。

  【同期】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 餘(yu) 健

  這一次我們(men) 在新館裏麵看到的文物,它可能就是新出土以後(文物)的原始狀態,這些新出土的文物,(通過)數字采集的形式把它三維數據采集好,再通過數字模擬複原的方式,把這件器物進行拚對、補配和矯形,再把這個(ge) 三維數據再通過1:13D打印的方式,把器物給打印出來。大家可以通過看實物現在的狀況,然後再通過看1:13D打印的模型,然後再看三維模擬複原的一個(ge) 媒體(ti) 資料,可以能夠看到這件器物是如何把它一件一件拚接成完整的。這種展陳方式可能也是我們(men) 整個(ge) 新館這一次展陳的最大的一個(ge) 亮點所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