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維視角 | 穿越古今,看蜀道千年變遷

發布時間:2023-07-28 10:21:00來源: 新華社

  這裏是蜀道

  詩仙李白曾為(wei) 之慨歎

  “蜀道之難,難於(yu) 上青天”

  古老的蜀道曾是連接關(guan) 中和巴蜀的交通網絡

  它猶如一條條金線

  蜿蜒於(yu) 秦嶺、巴山蜀水間

  金牛道

  是連接成都到漢中的南線主道

  以劍門關(guan) 為(wei) 中心的劍門蜀道

  是金牛道上的重要一段

  今天

  劍門蜀道上眾(zhong) 多的交通遺存與(yu) 文化景觀

  還保留著曆史變遷的痕跡

  被譽為(wei) “古代陸路交通活化石”

  劍門關(guan)

  地形北陡南緩

  北坡坡度近90度、高度達一二百米

  在這裏

  李白歎其“一夫當關(guan) ,萬(wan) 夫莫開”

  杜甫詩雲(yun) “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

  從(cong) “五丁開山”的傳(chuan) 說

  到“飛梁架絕嶺,棧道接危巒”

  千年古蜀道

  是聯係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的重要交通紐帶

  時光荏苒 鬥轉星移

  曾經李白筆下的蜀道難

  如今天塹變通途

  一座座橋梁

  一條條隧道

  “新蜀道”連通八方

  經濟活力不斷加強

  巴蜀大地

  正承續千年榮光

  譜寫(xie) 新的輝煌

  總策劃:劉健策劃:孫承斌 郭建業(ye) 出品人:李俊 王丁監製:常愛玲 齊慧傑 周寧 令偉(wei) 家 楊三軍(jun) 統籌:曹陽 葉含勇 何強 劉洪德終審:陳知春 黃慶華 周年鈞記者:蕭永航 薛晨文案:王浩程 胡碧霞編輯:韓金洋 郭潔宇 曾晉海報設計:殷哲倫(lun) 剪輯:崔躍偉(wei) 戴金鑫 王亦白 謝曉軍(jun) 素材支持:廣元市廣播電視台新華社新媒體(ti) 中心新華社四川分社聯合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