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攜全新修訂《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來京赴一場“觀鳥”之約
中新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應妮)商務印書(shu) 館自然大講堂“觀鳥,有什麽(me) 意義(yi) ?”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ce) (馬敬能新編版)》讀者見麵會(hui) 30日在北京圖書(shu) 大廈舉(ju) 行。該書(shu) 作者約翰·馬敬能(John MacKinnon)和BirdingBeijing創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一同與(yu) 現場200多位讀者交流觀鳥的意義(yi) 以及觀鳥心得。
馬敬能是來自英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專(zhuan) 家。1987年,剛剛不惑之年的他第一次來到中國,應世界自然基金會(hui) 的邀請到四川臥龍參與(yu) 大熊貓保護項目。此後,馬敬能便與(yu)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並曾擔任中國環境與(yu) 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hui) 生物多樣性工作組主席長達14年。在過去的30多年裏,他幾乎跑遍了中國,對多個(ge) 動物棲息地進行了環境評估,厘定自然保護區的準則,並協助保護區申請成為(wei) 世界遺產(chan) 。
2000年,馬敬能與(yu)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何芬奇先生合作出版了《中國鳥類野外手冊(ce) 》。這本書(shu) 迅速成為(wei) 當時最好用也最全麵的鳥類圖鑒。自此之後,國內(nei) 的觀鳥人數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該書(shu) 的出版算得上是中國觀鳥發展之路上的一個(ge) 裏程碑,影響了不止一代中國觀鳥愛好者,也極大地幫助了專(zhuan) 業(ye) 研究人員和保護區工作人員。國內(nei) 的觀鳥愛好者也因此親(qin) 切地稱呼馬敬能為(wei) “老馬”。
2018年前後,古稀之年的馬敬能開始籌備修訂《中國鳥類野外手冊(ce) 》,並與(yu) 商務印書(shu) 館達成了出版協議。經過3年多的籌備,全新修訂後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ce) (馬敬能新編版)》終於(yu) 在2022年1月和讀者見麵。新編版做了很多細節上的改進,比如加入了鳴聲二維碼,增加了識別要點,標注了規範的漢語拚音,更新了最新的國家重點保護等級,等等。所有這些細節都非常有利於(yu) 國內(nei) 讀者更容易地認識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各種鳥類,讓這本書(shu) 更好地服務於(yu)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e) 。
此次讀者見麵會(hui) 上,馬敬能以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曆和觀鳥經驗,向現場讀者介紹了觀鳥的意義(yi) ,以及普通人如何開始觀鳥。他認為(wei) ,觀鳥首先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戶外活動,可以找到誌同道合的朋友,發現和欣賞大自然的魅力,實現身體(ti) 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其次,觀鳥可以讓我們(men) 認識到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生態係統的運行規律,以及關(guan) 注環境的變化,觀鳥所記錄到的數據還有助於(yu) 科學研究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e) 。活動中,他還提出了一些觀鳥的規範,其中最為(wei) 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尊重鳥類,尊重自然,減少人的影響,對見到的一些盜獵行為(wei) 要主動製止或舉(ju) 報。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觀鳥愛好者也可以參與(yu) 一些專(zhuan) 業(ye) 的研究工作,比如參與(yu) 鳥類環誌活動、監測鳥類遷徙等。
作為(wei) 馬敬能的好友,觀鳥達人唐瑞曾仔細審讀了該書(shu) 修訂版的英文初稿,並提出了寶貴修改建議。唐瑞是長居北京的英國人,創辦了Birding Beijing(北京觀鳥)網站,致力於(yu) 向觀鳥愛好者分享北京和中國的觀鳥信息。除此之外,他還關(guan) 注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促成了北京雨燕和大杜鵑的遷徙行為(wei) 的衛星追蹤工作。
見麵會(hui) 上,唐瑞對馬敬能的新書(shu) 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其在提升觀鳥愛好者認鳥水平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提到,觀鳥其實是普通人關(guan) 注身邊生物多樣性的一個(ge) 很方便的方式,也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這些美麗(li) 的鳥類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們(men) 的好奇心,從(cong) 而更好地關(guan) 注大自然,進而提升人們(men) 生物多樣性和自然保護的意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