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鞏固延伸優勢產業 打造“中國智造”新名片

發布時間:2023-08-02 10:41:00來源: 人民網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實現經濟現代化的關(guan) 鍵標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重點之一。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動鞏固延伸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zheng) 力強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穩步邁進。即日起,人民網推出係列報道,巡禮我國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挖掘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孕育的新活力新動力。

  1秒種,能生產(chan) 4張太陽能電池片;1分鍾,能組裝2226部智能手機;1小時,能收割10畝(mu) 小麥……這組數據,是當前我國各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向現代化升級的生動體(ti) 現。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更多支柱產(chan) 業(ye) 。

  在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中,發展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是提高我國產(chan) 業(ye) 整體(ti) 水平的關(guan) 鍵,有利於(yu) 推動我國產(chan) 業(ye) 邁向價(jia) 值鏈中高端,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

  今年以來,我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進一步鞏固延伸,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5G應用進程加速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瞄準競爭(zheng) 製高點、“5G+北鬥”為(wei) 智慧農(nong) 業(ye) 持續注入動力……一批批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正朝著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方向穩步邁進。

  智能化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

  智能化是產(chan)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在我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中,智能製造已成為(wei) 主流,競爭(zheng) 力持續提升。

  “平均10秒就有一台洗衣機下線。”走進位於(yu) 湖北省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美的洗衣機工廠,AGV無人小車自動轉運物料,5G+AI視覺質檢一秒完成產(chan) 品外觀質檢及信息錄入,2500多個(ge) 5G終端設備將生產(chan) 環節“無縫銜接”……在5G技術加持下,該“智慧工廠”實現工業(ye) 園區全麵互聯互通,並貫穿於(yu) 生產(chan) 、經營活動全過程。

  當前,5G應用進程進一步加速。多項數據表明,我國在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已居世界先進行列,5G關(guan) 鍵技術也實現了曆史性突破,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千行百業(ye) 正在5G賦能下“向智蝶變”。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ye) 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我國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重點工業(ye) 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9.4%,累計培育出1700餘(yu) 家引領行業(ye) 發展的數字化車間與(yu) 智能工廠。

  “隨著智能製造、柔性製造技術的發展,5G走進核心生產(chan) 流程成為(wei) 行業(ye) 剛需,滿足更多需實時控製、高可靠要求場景的部署。”華為(wei) 無線網絡產(chan) 品線總裁曹明對記者表示,未來,5.5G低時延、高可靠、大上行等能力的全麵完善,將進一步助力工廠全麵實現無線聯接,降低產(chan) 線調整成本,提高產(chan) 線生產(chan) 效率。

  智能製造是未來製造業(ye) 的發展方向。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加強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先進性,要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綠色製造,不斷擴大高質量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提升產(chan) 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下一步,將深入實施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打造一批“產(chan) 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ye) 。

  綠色化鞏固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

  塑造我國產(chan) 業(ye) 發展新優(you) 勢,還要牢牢抓住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綠色化發展的“牛鼻子”。在我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中,新能源產(chan) 業(ye) 則為(wei) 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

  數據顯示,我國生產(chan) 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等清潔能源裝備關(guan) 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新能源產(chan) 業(ye) 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

  “1秒種能生產(chan) 4張太陽能電池片,訂單已經排到了2025年。”近日,記者走進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IBC電池製造車間,在這條全自動無塵生產(chan) 線上,一片片“青海產(chan) ”高效光伏電池組件有序產(chan) 出。

  IBC電池研發效率高達25.06%,是目前全球轉換效率最高的電池。據了解,該產(chan) 品遠銷瑞士、法國、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上述公司在高效光伏電池和組件領域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目前,我們(men) 形成水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協同推進的良好發展格局,打造了多晶矽生產(chan) 、電池研發製造、光伏電站規劃等完整的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國家電投黃河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7月26日,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在國新辦舉(ju) 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hui) 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一億(yi) 千瓦以上,累計裝機約8.6億(yi) 千瓦,風電光伏發電量達到7300億(yi) 千瓦時,風電光伏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我國最具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之一。

  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當前,我國已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建成45個(ge) 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主導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20萬(wan) 億(yi) 元。下一步,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搶抓全球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新機遇至關(guan) 重要。

  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新型工業(ye) 化研究所所長李宏偉(wei) 建議,新征程上,要充分利用國內(nei) 產(chan) 業(ye) 規模、配套優(you) 勢及部分領域先發優(you) 勢,加速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產(chan) 業(ye) 傾(qing) 斜,通過優(you) 化要素配置來增強發展新動能新活力。同時,要加快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工程化產(chan) 業(ye) 化,豐(feng) 富和擴大應用場景,支持領軍(jun) 企業(ye) 構建富有活力的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

  融合化提升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整體(ti) 效能

  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融合化,是提升產(chan) 業(ye) 體(ti) 係整體(ti) 效能的必然要求。我國的另一“大國重器”——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正在實現與(yu) 各類應用的深度有機融合。以現代化農(nong) 業(ye) 為(wei) 例,隨著“北鬥+農(nong) 業(ye) ”的不斷融合發展,新時代智能化農(nong) 場的應用場景正不斷延伸。

  眼下,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搶收早稻、搶插晚稻的“雙搶”季,承載著北鬥導航的無人耕機馳騁沃野,各類5G傳(chuan) 感器遍布田間……一幅幅“科技農(nong) 耕圖”在廣袤田地鋪展開來。

  近日,在上海嘉定的一處農(nong) 田裏,加裝了北鬥終端的插秧機,隻需技術員在“雲(yun) 端”動動手指,就可以按照規劃路線行進,開展插秧作業(ye) ,甚至在轉彎、掉頭和障礙物規避環節也無需人工幹預,除了人工送苗外,機具完全處於(yu) 自動作業(ye) 狀態。

  在與(yu) 5G、北鬥導航等技術的加速融合下,我國農(nong) 機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正駛向“快車道”。動力換檔、免耕播種、高速播種等一批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一批具備自動駕駛及導航、作業(ye) 狀態實時監測和遠程運維能力的智能農(nong) 機裝備成功研製並實現應用。

  在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hui) 會(hui) 長於(yu) 賢成看來,時空信息、定位導航服務等作為(wei) 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隻有與(yu) 其他創新基礎設施和融合基礎設施配套,做到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才能不斷保持技術的引領性和融合性,推動應用服務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今年6月份印發的《全國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規劃(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國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規模進一步擴大,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裝備條件顯著改善,穩產(chan) 保供能力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設施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與(yu) 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60%和70%,建成一批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創新引領基地。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先進農(nong) 機創製應用,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yu) 糧食生產(chan) 各領域、各環節全麵融合發展,為(we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提供更加堅實支撐。

  不僅(jin) 僅(jin) 在農(nong) 業(ye) 領域,我國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創新,正在推動生產(chan) 方式、發展模式和企業(ye) 形態發生根本性變革。

  千帆競發浪潮湧,百舸爭(zheng) 流正逢時。麵向未來,我國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將沿著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路線不斷鞏固延伸,釋放出更大的潛力和更加奪目的光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