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創新+綠色+低碳+新能源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有力推進

發布時間:2023-08-02 11:15: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目前,31個(ge) 省(區、市)已陸續公布了各自上半年的經濟增長主要指標,從(cong) 數據中可以看出,上半年經濟運行良好,多數省份增速快於(yu) 一季度,有望更好地完成全年增長目標。

  從(cong) 上半年各省份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看,江蘇、浙江等15個(ge) 省份增速超過全國5.5%的增速,其中,上海、海南、內(nei) 蒙古和浙江等省份增速均在6.8%以上,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等21個(ge) 省份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速超過了各自一季度的增速,經濟增長恢複勢頭明顯。

  從(cong) 各省份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看,31個(ge) 省(區、市)中,有13個(ge) 省份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超過了兩(liang) 萬(wan) 億(yi) ,大部分省份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相比一季度翻了一番。廣東(dong) 省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總量延續了一季度的增長勢頭,總量繼續領跑全國,達到了6.2萬(wan) 億(yi) 元。

  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增強,江蘇、青海、上海等省份增長達到兩(liang) 位數,其中,升級類商品增長尤為(wei) 突出。31個(ge) 省份中有19個(ge) 省份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同比超過7%。

  製造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 創新是著力點

  今年以來,隨著國家下大力氣做優(you) 做強實體(ti) 經濟,促進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各地製造業(ye) 呈現出結構不斷優(you) 化,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的明顯態勢。

  廣東(dong) 是國內(nei) 經濟總量第一大省,也是率先提出“製造業(ye) 當家”發展戰略的省份。今年上半年,廣東(dong) 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了18.2%。其中,尤為(wei) 搶眼的是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了21.3%。上半年,廣東(dong) 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1.93萬(wan) 億(yi) 元,先進製造業(ye) 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重已經達到了55.1%,頂起了工業(ye) 的“大半邊天”。

  江蘇、浙江、安徽把創新當做製造業(ye) 升級的著力點。上半年,江蘇高技術製造業(ye) 增長8.6%,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yu) 設計服務分別增長21.8%和15.7%。浙江上半年,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投資增長52.2%。規模以上工業(ye) 中,新產(chan) 品產(chan) 值率已經達到41.4%,並在持續提高。安徽上半年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了15.3%,汽車產(chan) 業(ye) 增長42.6%,光伏產(chan) 業(ye) 增長了一倍。

  山東(dong) 、河南瞄準技術改造發力,提升發展後勁。山東(dong) 實施“萬(wan) 項技改、萬(wan) 企轉型”,上半年,41個(ge) 大類行業(ye) 中有31個(ge) 行業(ye) 實現增長,增長麵比一季度擴大12.2個(ge) 百分點。河南製造業(ye) 技改投資占工業(ye) 投資的比重達20.0%。

  綠色發展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各地工業(ye) 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穩步推進,相關(guan) 工業(ye) 產(chan) 品生產(chan) 保持高速增長。

  上半年,我國光伏電池、風力發電機組、水輪發電機組等新能源產(chan) 品產(chan) 量同比分別增長54.5%、48.1%、32.3%,近半省份在新能源相關(guan) 的新動能產(chan) 業(ye) 上表現良好。上半年,廣東(dong) 、雲(yun) 南兩(liang) 省風力發電機組分別增長104.0%和669.7%,四川省發揮自身在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中的優(you) 勢,上半年晶矽光伏產(chan) 業(ye) 同比增長52.3%,廣西、青海和江西太陽能電池產(chan) 量上半年均有大幅增長,同比分別增長5.9倍、1.0倍和131.5%。

  近年來,各地陸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及相應配套設施建設。在江蘇,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產(chan) 量分別增長了72.2%和1.4倍;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chan) 量分別增長75.0%和80.0%;湖南省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57.3%,帶動全省汽車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44.3%。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