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疆水利巾幗:紮根一線踐行水利惠民初心

發布時間:2023-08-02 11: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8月1日電 題:新疆水利巾幗:紮根一線踐行水利惠民初心

  作者 喇小飛 胡墨宸

  “幹好一個(ge) 工程,就和雕琢一個(ge) 藝術品一樣,要有執著專(zhuan) 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作為(wei) 一名紮根一線24年的水利工程工作者,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公司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I標項目部副經理徐樹梅對每一個(ge) 參與(yu) 的工程都秉持著建築從(cong) 業(ye) 者的“匠心”。

  1999年,徐樹梅從(cong) 水利水電學校畢業(ye) 後,被分配到新疆烏(wu) 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溢洪道及大壩工程項目部工作。之後她先後參與(yu) 新疆烏(wu) 魯瓦提水電站、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等十餘(yu) 個(ge) 重大項目工程建設與(yu) 管理,在新疆大地上踐行著水利惠民的初心。

  初至崗位,為(wei) 盡快提高專(zhuan) 業(ye) 技術能力,她給自己定下規矩:“別人學1小時,我就要學2小時,一定要比別人付出雙倍的時間和精力。”

  白天,她在工地學測量放線,跟著工人師傅學鋼筋綁紮,晚上則挑燈夜讀,收集工程類的信息資料,學習(xi) 施工質量規範和標準,對照圖紙不斷“複盤”。她的工作日誌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

  不懈的努力和付出,讓她不到一年便完成了從(cong) 初出茅廬到獨當一麵的華麗(li) 轉變。

  埋頭實踐的同時,她捧起水利水電專(zhuan) 業(ye) 技術書(shu) 籍,自費訂閱了大量工程類的學術期刊、雜誌。如今已然成為(wei) 一名技術專(zhuan) 家:由她提出並設計實施的“組合鋼模板快速鏈接裝置”“工字鋼吊裝裝置”取得了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zhuan) 利證書(shu) ,成功解決(jue) 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諸多難題。經她主持的大石峽膠凝砂礫石配合比優(you) 化,總計節約粉煤灰用量2240噸,避免了填築過程中出現“彈簧土”的問題,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給工程項目帶來巨大效益。

  “她是衝(chong) 鋒陷陣、身先士卒的戰士,也是指揮若定、運籌帷幄的將軍(jun)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I標項目部自營工區副隊長夏騰輝說。

  2019年11月,剛結束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的徐樹梅又轉戰至新疆阿克蘇地區大石峽水利樞紐主體(ti) 工程,在世界最高混凝土麵板堆石壩開啟新征程。

  “那時候大石峽環境很艱苦,兩(liang) 座大山夾著一條水道,沒有一條完整的道路,到處是大大小小的頑石,風沙肆虐,冬天氣溫更是到零下30攝氏度。”初進山時的感受,徐樹梅記憶猶新。

  徐樹梅一貫秉持“沒有質量的進度就沒有進度”的工作理念,抓細抓嚴(yan) 質量隱患排查整治,不放過任何細節。一次在大石峽項目高趾墩廊道的現場,工人們(men) 正忙碌著。徐樹梅對安裝的30噸套筒連接鋼筋量測後說:“全部返工,重新安裝!”

  原來,這批規格為(wei) 56毫米的套筒普遍超標4毫米。“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施工的精度會(hui) 直接影響施工的質量,哪怕相差1毫米,這也是殘次品!”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wei) 讓青年幹部在工作學習(xi) 中少走彎路,徐樹梅按照悉心指導,用技術經驗為(wei) 徒弟和班組職工們(men) 答疑解惑,手把手教導他們(men) 判斷、分析質量問題以及產(chan) 生的原因。多年來,她成功培養(yang) 數十名徒弟,遍布公司質量管理、施工作業(ye) 及市場開發多個(ge) 領域,部分優(you) 秀徒弟已成為(wei) 公司的中堅力量。

  “從(cong) 她身上學會(hui) 的不隻是專(zhuan) 業(ye) 知識技能,更學會(hui) 了如何做人做事。”說起自己的師傅,QHSE管理部的王永鑫豎起大拇指。

  “一個(ge) 好的水利工程對當地和當地人都有無限好處。”看著繁忙有序的施工現場,徐樹梅的眼中滿含期待。(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