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疾控局發布洪澇災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防範各類次生災害
央視網消息:汛期來臨(lin) ,國家疾控局近日發布洪澇災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醒公眾(zhong) 注意防範各類次生災害,保持健康衛生習(xi) 慣,提前做好衛生準備。
洪澇災害易引起飲水水源汙染,感染性腹瀉、痢疾等水源性和食源性疾病暴發風險增加。洪水淹沒糞池、下水道等,導致動物屍體(ti) 腐敗、蚊蠅等媒介生物滋生。血吸蟲、乙腦等蟲媒及自然疫源性傳(chuan) 染病發生風險相應增加。
國家疾控局提醒公眾(zhong) 不喝生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飲用白開水、瓶裝水和桶裝水。洪水中含有腐敗動植物碎屑、細菌、寄生蟲和病毒,即使用肉眼看起來很幹淨的河水、山澗水、井水、泉水或湖水,直接飲用也存在危險。在不得不飲用的情況下,用明礬和漂白粉澄清、消毒,至少煮沸5分鍾後方可飲用。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避免手腳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預防皮膚潰爛和皮膚病。下水勞動時,應每隔1小時—2小時出水休息一次。避免在洪澇期間經過積水路段,積水可掩蓋水中深坑、掉落電線等,要避免涉水通過,防止意外傷(shang) 害。
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預防腸道和蟲媒傳(chuan) 染病。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個(ge) 人衛生用品。不幹淨的手可傳(chuan) 染痢疾、傷(shang) 寒、甲肝、霍亂(luan) 等腸道傳(chuan) 染病以及“紅眼病”等接觸性傳(chuan) 染病。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症狀要盡快就醫。
我國長江中下遊流域部分省份仍存在血吸蟲病傳(chuan) 播風險。在血吸蟲病流行區,盡量不接觸疫水,必須接觸時應做好個(ge) 人防護。謹慎接觸野外水體(ti) ,禁止到有螺洲灘放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