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墨現漓江氣韻 畫家陽光作品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中新網北京8月6日電 (記者 應妮)20世紀以來,桂林山水以其獨特的地貌與(yu) 意境,成為(wei) 眾(zhong) 多國畫大家的創作題材。8月5日,“時代氣象 漓江探源——陽光水墨畫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ju) 辦。展覽集中展示了桂林畫院名譽院長陽光創作的34件水墨作品,體(ti) 現了桂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古樹”係列展現了漓江古樹的婀娜舒展姿態與(yu) “向陽朝氣萌動”的氣韻,“漓江山水”係列將觀眾(zhong) 帶入縈繞著漁歌的山水之間,“桂林洞奇石美”係列記錄了桂北奇石的萬(wan) 千姿態,“花非花”係列表現的物象似花非花,而“家鄉(xiang) 風情”係列則蘊含著畫家濃濃的眷戀家鄉(xiang) 之情……
韓愈有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寫(xie) 下了桂林翠綠的山色和浮雲(yun) 迷離的境界,陽光所作山水,亦力尋此境。他畫晨霧、晚風、曉月中的桂林山水,在情境中涵詠畫境;他表現幽寂、微茫、泣露中的桂林——陽光的山水畫作品,猶如用點線麵組成的交響樂(le) ,有著旋律與(yu) 節奏感:山在動、水在動,林木颯颯、空氣流通,意象分明。畫家筆下漓江的山石、花草樹木,通過潑墨加皴擦點染、濃淡相破等技法,力求達到一種中西融合的水墨畫新氣象。
“桂林山水曾經成就了當代數位繪畫大師,包括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吳冠中、白雪石等等,還有我的父親(qin) 陽太陽先生,他們(men) 的成就鼓舞我繼續探索桂林山水畫精神。”陽光說,“我是桂林人,從(cong) 小長期生活在漓江兩(liang) 岸,開門開窗就見山見水,天天沉浸在桂林山水間。此次展覽的作品是我近年藝術探索的匯報和檢驗。”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wei) 評價(jia) ,陽光將漓江作為(wei) 豐(feng) 厚的藝術資源,在繼承傳(chuan) 統的同時又從(cong) 中跳脫出來,提煉出包括老樹、花非花等一係列文化符號,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範式。
前輩已著先鞭,後學未遑多讓。在當天的展覽學術研討會(hui) 上,專(zhuan) 家們(men) 一致認為(wei) ,水墨語言的現代性轉化是陽光水墨畫創作發展的動力與(yu) 路徑,在桂林山水風物主題的創作中,陽光以其充盈時代氣息的筆墨而獨樹一幟。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8月15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