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警,一場為減災進行的“賽跑”
8月6日2時33分,山東(dong) 德州市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多地有震感。不少人手機收到了地震預警。
“大半夜突然響起倒計時讀秒,還以為(wei) 手機要爆炸了”“這個(ge) 預警很準,倒計時結束後,立刻就感覺到房子在搖晃”“雖然隻有十幾秒,關(guan) 鍵時候能救命”……很多親(qin) 曆者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寫(xie) 下了當時接收到地震預警後的感受。
地震預警是一場與(yu) 地震波的賽跑。它指的是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向破壞性地震波尚未到達區域發出避險警報,一般隻有幾秒至幾十秒。
有網友留言問,短短幾秒究竟能做些什麽(me) 。其實,這段跑贏地震波的短暫間隙,用途比我們(men) 想象的要大得多。
應對地震災害,每一秒都意味著更多的生機。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發生前3秒發出預警,傷(shang) 亡人數可減少14%;提前10秒,將減少39%傷(shang) 亡;提前20秒,可減少63%傷(shang) 亡。地震預警也許隻夠讓震源附近的人躲到桌子下,卻有可能讓震源外圍的人們(men) 拿到應急防災包,甚至順利跑到空曠區域。另外,它也可以為(wei) 一些特殊行業(ye) 、崗位爭(zheng) 取到緊急處置的時機。
比如,關(guan) 鍵時刻發出的一條指令,也許就能叫停駛向危險地帶的列車。8月6日淩晨,山東(dong) 平原5.5級地震發生時,平原火車站行車室監控視頻記錄下了3名鐵路值班人員收到地震預警瞬間的反應,“地震!地震!攔停列車!”三位值班人員在接下來的兩(liang) 分鍾內(nei) ,緊急攔停7趟列車。雖然隻一句話,卻讓人深切感受到應急響應的爭(zheng) 分奪秒。
地震預警技術其實並不陌生。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賓突發6.0級地震。當天晚上成都不少地區發出地震預警,城市上空響起地震波抵達倒計時。不少人第一次見識到這項技術在抗震減災中的重要價(jia) 值。2021年5月21日21時21分和21時48分,雲(yun) 南大理州漾濞縣連續發生5.6級、6.4級地震。與(yu) 地震情況一起受到關(guan) 注的,還有一則特別的消息,雲(yun) 南當地不少人通過手機、電視、社區廣播等方式,提前收到了地震預警,提前做了一些防護措施和心理準備。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注意到一些問題。比如,在這次山東(dong) 平原地震中,部分民眾(zhong) 收到地震預警,卻誤將其認為(wei) 騷擾或者詐騙電話,有人雖然第一時間意識到了危險,但是因為(wei) 平時缺乏相關(guan) 的應急演練,一時間手忙腳亂(luan) ,未能做出科學應對。
加強地震預警等相關(guan) 知識普及,積極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等,充分用好爭(zheng) 分奪秒贏得的寶貴時間,也是為(wei) 減災進行的“賽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