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京津冀防汛四川藍豹救援隊側記

發布時間:2023-08-08 11:07: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成都8月7日消息(記者 蘇莉 見習(xi) 記者 李秀江)7月29日以來受台風“杜蘇芮”影響,京津冀等地遭遇持續強降雨,北京房山區、門頭溝區、河北涿州市等地防汛救災形勢嚴(yan) 峻。四川民間救援力量——藍豹救援隊,與(yu) 台風賽跑,從(cong) 廈門一路奔赴北京、河北等地救援。10人的救援力量,安全轉移數百人,成為(wei) 民間救援的重要力量之一。央廣網記者連線該救援隊秘書(shu) 長楊川江,還原救援曆程。

  與(yu) 時間賽跑

  救援一路北上 有時一天休息不到2小時

  7月26日,專(zhuan) 家分析,“杜蘇芮”台風預測在廈門登陸,楊川江接到廈門方麵的求援消息。平時都在各自崗位上的隊友立刻集結,與(yu) 台風逆行,從(cong) 成都趕赴廈門。

  25小時的車程,抵達廈門後,楊川江一行並未做任何休息,立刻投入救災。

  後來,台風“勢力”轉移到泉州、福州等地。藍豹救援隊馬上兵分兩(liang) 路,一隊去泉州,一隊去福州。

  “北京房山區、門頭溝區形勢嚴(yan) 峻,迅速到北京集合救援!”剛結束福州的救援,救援隊就馬不停蹄直奔北京。

  “我們(men) 的車輛一路上都沒有停,一個(ge) 人開累了,我們(men) 換一個(ge) 人繼續開,抵達北京後,情況比想象的嚴(yan) 重。”楊川江說,在房山區竇店鎮大於(yu) 路附近,水災形勢比較嚴(yan) 峻。他們(men) 從(cong) 前一天晚上8點過抵達現場,就一直幹到第二天淩晨4點,轉移了部分被困群眾(zhong) 。

  連續幾天幾乎沒睡過覺的救援隊,正準備在安置點短暫休整,當天淩晨6點過,村幹部打來電話:大於(yu) 路積水越來越深了,有些地方已達到兩(liang) 米,還有100多人被困!

  隻休息了兩(liang) 個(ge) 多小時,藍豹救援隊的隊員們(men) 不得不馬上又投入救援。“說實話,那種形勢下,根本也顧不上困不困、餓不餓,還有這麽(me) 多人還沒出來,腦子裏就隻想著要去救他們(men) !”

  藍豹救援隊和當地幹部一起,利用兩(liang) 艘衝(chong) 鋒舟,一批次一批次地把被困的100多人轉移到安置點。

  從(cong) 早上6點過,一直到下午1點過,整整持續了7個(ge) 小時。“把100多人安全轉移後,整個(ge) 團隊的心才稍微輕鬆了些。那種感覺,真的在跟死神搶時間。”楊川江激動地說。

  “公主抱”

  救出一家四口老人 女兒(er) 落淚握手言謝

  在房山區,有個(ge) 五口之家被困,其中4個(ge) 都是年邁的老人,最大的老太太95歲。因為(wei) 救援等待的時間太長,加上老人並不是特別配合,救援隊不得不給老人家做心理安撫工作。這給救援隊帶來不小的挑戰。“我們(men) 的救援人員,到他們(men) 家裏,一邊勸說,一邊幫忙收拾東(dong) 西,最後她們(men) 才同意跟我們(men) 出去。”

  楊川江說,老人年齡大,根本無法行走。幾個(ge) 隊員隻能一個(ge) 個(ge) “公主抱”,把老人抱上衝(chong) 鋒舟,抵達安全地方了,再抱到安置點。

  救援隊把老人從(cong) 被困的家中,轉移到安全的地點。老人的女兒(er) 流著眼淚激動地握著救援人員的手道謝:“謝謝你們(men) 救了我們(men) 一家!”

  救援仍在繼續 :“我們(men) 的存在就是為(wei) 了全國人民需要時出一份力!”

  8月4日,央廣網記者連線楊川江時,救援工作已告一段落。救援隊一行,在河北涿州市107國道太平莊附近,繼續進行災後援助和心理輔導工作。

  楊川江帶領的這支10人救援隊,全部來自四川,年齡最大48歲,最小26歲。他們(men) 來自各行各業(ye) ,有的創業(ye) 開公司,有的在保險公司上班,有的是互聯網公司員工。他們(men) 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退役軍(jun) 人。

  “我們(men) 這群人參加過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救援工作。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川發生災害時,全國各地的救援力量趕赴四川讓我們(men) 非常感動。經曆了兩(liang) 場地震後,我們(men) 自發建立了救援隊,就是為(wei) 了在全國人民需要的時候,能夠出一份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