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件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典型案例公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今天,最高檢和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了8件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專(zhuan) 項監督典型案例。記者梳理案件信息發現,這些案例涉及醫療美容機構、母嬰店、藥店等機構,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方式也有多種,有的產(chan) 品已經銷往全國各地,造成了較惡劣的影響。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抗(抑)菌製劑屬於(yu) 消毒產(chan) 品,沒有治療作用,也不允許添加藥物成分。在產(chan) 品中非法添加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等禁用物質,使用後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產(chan) 生耐藥菌株、影響水鹽代謝,危害身體(ti) 健康。很多消費者對非法添加問題缺乏防範意識,也沒有鑒別能力,開展專(zhuan) 項監督活動,督促行政機關(guan) 加強對生產(chan) 、銷售環節的監管,從(cong) 前端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權益。
公布的案例信息中顯示,杭州某公司於(yu) 2019年開始生產(chan) 、銷售表麻抑菌液,產(chan) 品銷往全國十餘(yu) 個(ge) 省份的醫療美容機構,其生產(chan) 的多個(ge) 品牌的表麻抑菌液中違規添加麻醉藥物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作為(wei) 酰胺類局部麻醉藥,如在缺乏麻醉藥物使用資質且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可能導致皮膚過敏、支氣管痙攣、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不良反應,危害消費者身體(ti) 健康,損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
涉案還有江西省吉安市,該市有消毒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148家,其中抗(抑)菌製劑類生產(chan) 企業(ye) 136家,主要分布在永豐(feng) 縣、青原區、峽江縣等地,且永豐(feng) 縣企業(ye) 為(wei) 97家,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全國70%。
但吉安市部分企業(ye) 在產(chan) 品中非法添加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等禁用物質,在產(chan) 品標簽說明書(shu) 標注疾病治療效果的宣傳(chuan) 內(nei) 容,誤導消費者。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可能引發人體(ti) 的過敏反應,導致耐藥菌株產(chan) 生,影響水鹽代謝。
陝西漢中某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製藥公司)生產(chan) 的濞醫生 濞舒適抑菌護理液,也存在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問題。該產(chan) 品說明書(shu) 中標注有“用於(yu) 黏膜不適”等字樣,且該公司生產(chan) 的兩(liang) 批濞醫生 濞舒適抑菌護理液非法添加化學藥物“萘甲唑啉”。消費者在使用後可能危害身體(ti) 健康。
此外,上述涉案製藥公司將產(chan) 品命名為(wei) 濞醫生 濞舒適,“濞”字與(yu) “鼻”字讀音、字形相似,且“醫生”“舒適”等暗含“治療”之義(yi) ,並在產(chan) 品說明書(shu) 中標注有“用於(yu) 黏膜不適”,容易導致消費者認為(wei) 其對特殊部位疾患有治療效果,命名及說明書(shu) 內(nei) 容均違反有關(guan) 規定。
此外,甘肅省嘉峪關(guan) 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嘉峪關(guan) 市檢察院)在開展抗(抑)菌製劑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中發現,該市21家藥店、母嬰店“索證”意識不強,未建立並執行進貨檢查驗收製度,對銷售的近90種抗(抑)菌製劑,不能提供加蓋原件持有者印章的衛生安全評價(jia) 報告、生產(chan) 企業(ye) 衛生許可證複印件等材料,抗(抑)菌製劑產(chan) 品質量難以保證,對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國家疾控局綜合監督一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曝光典型案例,發揮警示作用。總結推廣各地抗(抑)菌製劑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典型經驗,收集和曝光典型案例,加大對抗(抑)菌製劑生產(chan) 、經營單位的警示作用和對違法企業(ye) 的震懾作用。揭示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危害和後果,提升公眾(zhong) 對抗(抑)菌製劑非法添加和虛假宣傳(chuan) 危害的知曉度和辨識能力,引導消費者選擇正規產(chan) 品和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