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京津冀就醫“一卡通” 打破醫保異地報銷“壁壘”

發布時間:2023-08-21 11:12:00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8月19日訊(記者 彭瑤)根據《關(guan) 於(yu) 開展京津冀區域內(nei) 就醫視同備案工作的通知》,自今年4月起,三地參保人員在京津冀區域內(nei) 所有定點醫藥機構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就醫、購藥等,均視同備案,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

  如今,政策已施行4個(ge) 月,醫生、患者有何體(ti) 會(hui) ?日前,記者隨“走進區域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網絡主題調研采訪團走訪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這裏的醫生與(yu) 患者對異地醫保直接結算的便利性有著切身的體(ti) 會(hui) 。

  該院腎內(nei) 科醫生滕蘭(lan) 波表示,由於(yu) 地理位置靠近河北,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就醫的異地患者中,河北患者比例較大。現在,患者不再需要異地備案,也減輕了以前每次進行透析後要全額墊付費用的經濟負擔。“有一些在本地區工作的人,接在外地的父母過來就醫,普遍反映這讓他們(men) 更有歸屬感。”

  在異地醫保門診互聯網結算窗口,來自河北的荊先生告訴記者,幾年前在天津就診,需要開轉診證明,去年還要在網上用APP備案,今年就能直接刷卡就醫,免去了不少輾轉奔波,來天津看病與(yu) 在河北程序一樣,“異地醫保結算給我們(men) 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據了解,目前,天津已累計開通普通門診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1300餘(yu) 家、異地就醫住院定點醫療機構400餘(yu) 家,實現“全覆蓋”。此外,還開通了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399家,定點零售藥店32家。

  “在推進的過程中,我們(men) 特別注重經辦流程和信息化的設計。門診結算對信息化的要求較高,不僅(jin) 需要就醫地的改造,也需要參保地和國家平台的配合,因此我們(men) 在信息化方麵下了大量功夫。”天津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處長張濤認為(wei) ,在業(ye) 務流程上主要要實現京津冀的“同城化”,讓患者無異地感,甚至讓接診、結算人員都不知道患者來自哪裏,這是“同城化”更高層次的設計。

  “在京津冀互聯互通、產(chan) 業(ye) 轉移、人員流動方麵,對醫療支撐可以想到的,我們(men) 都做到了。”張濤說,下一步,將對新增機構按照既有要求和信息化改造等標準來進行“複製”,更好地滿足京津冀參保人員對醫保公共服務的需求。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