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微紀錄片:長江行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
長江行:從(cong) 三江源至入海口
6月15日至7月29日,“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之“長江行”小分隊從(cong) 三江源區唐古拉山鎮沿江而下一直行走至長江入海口,以行進式融合報道的方式聚焦長江經濟帶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的曆史性成就,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發生的轉折性變化,展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我們(men) 用無人機、穿越機和照相機“穿越長江”,記錄大美江源、多彩江灣、綠動宜賓、峻秀三峽、氣象江湖以及壯闊入海口的絕美風景和生態建設成就。
我們(men) 和沿江科研人員麵對麵,通過他們(men) 的講述,見證“科技長江”:他們(men) 有的守護著藏羚羊、長江鱘、江豚等“長江精靈”,有的監測著玉龍雪山、洞庭湖濕地的微妙變化,有的在地下實驗室追蹤宇宙魅影——暗物質,有的往返合肥、上海兩(liang) 地,推動我國量子科技的飛躍發展……
這個(ge) 微紀錄片回顧了為(wei) 期一個(ge) 多月、行程上萬(wan) 裏、落差近5000米的采訪所得。
策劃:鄭衛、蘭(lan) 紅光
統籌:王毓國、金立旺
視頻剪輯:周荻瀟
記者:金立旺、張铖、田薇薇、李夢馨、周荻瀟、曹夢瑤、王乙傑、錢一、張宏祥、江文耀、陳欣波、楊文斌、江宏景、沈伯韓、王曦、胥冰潔、劉潺、黃偉(wei) 、儲(chu) 加音、薛宇舸、陳澤國、陳思汗、肖藝九、伍誌尊、萬(wan) 象、周密、劉軍(jun) 喜、張端、周牧、黃博涵、季春鵬、黃宗治、劉穎、方喆、王翔
報道員:鄭家裕
美編:穆問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