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暑期“遊經濟”展現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3-08-21 16:12:00來源: 人民網

  今年夏天,火的不止電影《長安三萬(wan) 裏》裏那句“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還有李白寫(xie) 下這篇《早發白帝城》的地方——奉節,引得不少人泛舟長江。火的似乎又不止奉節,除熱門旅遊景點外,很多小眾(zhong) 景點也都人流如織。

  作為(wei) 疫情後的首個(ge) 暑假,全國旅遊市場複蘇情況如何?暑期“遊經濟”呈現怎樣的新特點?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進行了采訪。

  暑期旅遊市場複蘇提速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在大中小學生放假最為(wei) 集中的7—8月,國內(nei) 旅遊人數預計將達到13.31億(yi) 人次,占全年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的20.18%。

  連日來,民航和鐵路運輸活力十足,運量增幅均達兩(liang) 位數。“強觀察”欄目梳理發現,暑運以來,首都機場航班量和旅客量屢創新高。僅(jin) 8月6日單日的旅客吞吐量超過20萬(wan) 人次,創首都機場2020年2月以來客流新高。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發布數據顯示,7月1日開始至8月15日,全國鐵路暑運已累計發送旅客6.14億(yi) 人次,創曆史新高。在出境遊方麵,中國旅遊研究院7月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遊大數據報告》指出,隨著國際航班的增加,商務旅行、探親(qin) 訪友、畢業(ye) 旅行、暑期研學遊等出境旅遊需求不斷釋放,出境旅遊迎來有序複蘇的良好態勢。

  “暑假期間,各地音樂(le) 節、演唱會(hui) 、‘村超’等文藝活動點燃了旅遊市場熱度;家長帶孩子或學校組織學生去看博物館、探險自然、體(ti) 驗非遺等文化活動受到追捧;衝(chong) 浪、槳板、潛水、騎行、越野等體(ti) 育旅遊受到年輕遊客喜愛。”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總統計師馬儀(yi) 亮表示,暑期旅遊市場的複蘇提速,有望帶動下半年旅遊人次和收入齊升。

  暑期旅遊產(chan) 業(ye) 邊界不斷延伸

  隨著暑期旅遊旺季到來,旅遊市場熱度再創新高。眼下,遊客需求在變化,遊覽方式在升級,消費理念也在同步更新。

  “強觀察”欄目注意到,各地積極出招,挖掘文旅特色資源,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培育新業(ye) 態促進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同時,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顯示,全國目前已有200多個(ge) 城市推出夜遊線路、夜間演藝、夜間展演等夜間文旅振興(xing) 計劃。此外,沉浸式項目、深度體(ti) 驗遊等各類新產(chan) 品新業(ye) 態受到市場關(guan) 注,進一步助推產(chan) 業(ye) 發展活力。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進入暑期下半場後,除了沉浸式項目,更多細分市場產(chan) 品受到了關(guan) 注,同樣注重深度體(ti) 驗的民宿、城市漫步(city walk)等項目也獲得了消費者青睞。隨著city walk等新趨勢的出現,深度遊、舒適遊、文化遊成為(wei) 了當代年輕人的遊玩新方向,這將催生出新的消費模式,帶動文旅、住宿、餐飲、休娛、交通等各類消費業(ye) 態提質升級。

  作為(wei) 暑期旅遊市場的消費主力,學生客群與(yu) 親(qin) 子客群的全麵回歸是暑期旺季模式回歸的重要標誌。某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18歲以下、34—43歲這兩(liang) 個(ge) 群體(ti) 出遊占比最高,兩(liang) 者相加超過五成,其中,兒(er) 童占比達到10%。此外,暑期“人生第一張機票”的預訂量超過疫情前,新旅客中兒(er) 童旅客增長明顯,“遛娃”需求成為(wei) 消費增長新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期研學遊再度火爆,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勝古跡、博物館等成為(wei) 熱門的研學“打卡地”。

  臨(lin) 沂是具有豐(feng) 富文化積澱和悠久曆史的城市。“連日來,臨(lin) 沂市博物館迎來近年來客流高峰,暑期參觀人數達185190人次。”臨(lin) 沂孔廟負責人紀洲麗(li) 表示,“博物館熱”已成為(wei) 一種文化現象,“到博物館去”成為(wei) 了一種生活方式。臨(lin) 沂孔廟為(wei) 進一步服務公眾(zhong) ,提升孔廟配套服務設施,在孔廟大門口東(dong) 、西兩(liang) 側(ce) 沿街房打造“書(shu) 房+古建+網紅打卡地”,以“老建築裏的城市書(shu) 房”為(wei) 切入點打造一處城市書(shu) 房,不斷提升公眾(zhong) 服務水平。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時代文化旅遊研究院院長吳若山表示,顯然旅遊產(chan) 業(ye) 的邊界在不斷延伸,“旅遊+”正在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新引擎。

  創新優(you) 化暑期旅遊消費環境

  近一段時間以來,旅遊業(ye) 加速進入全麵複蘇階段,熱門旅遊景點更是人山人海,還多次因“人從(cong) 眾(zhong) ”現象登上熱搜。旅遊業(ye) 表現出強勁的複蘇勢頭的同時,其麵臨(lin) 的挑戰也隨之而來。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提升暑期旅遊景區開放管理水平的通知》,要求各地優(you) 化預約管理,強化彈性供給,推動旅遊景區及時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對此,各地積極應對高溫和旅遊高峰的疊加,為(wei) 遊客提供更舒適的旅遊體(ti) 驗。根據廣州塔最新通報顯示:7月1日—8月2日(包括受台風“泰利”影響關(guan) 閉部分戶外項目區域的時段),廣州塔日均接待遊客約1萬(wan) 人次,需作最大接待量限流。對此,為(wei) 進一步提高遊客的遊玩舒適度與(yu) 體(ti) 驗感,廣州塔按80%進行日最大接待量限量。景區實行分時段觀光(限量、預約、錯峰、實名),遊客可通過廣州塔官網、微信公眾(zhong) 號等網絡平台提前預訂門票,減少現場排隊等候時間。

  促進文旅消費是促消費、擴內(nei) 需的重要抓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豐(feng) 富文旅消費,全麵落實帶薪休假製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促進假日消費;加強區域旅遊品牌和服務整合,積極舉(ju) 辦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

  “旅遊是綜合性產(chan) 業(ye) ,不僅(jin) 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還要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馬儀(yi) 亮認為(wei) ,在創新優(you) 化暑期旅遊消費環境方麵,相關(guan) 部門應針對性地開展係列惠民措施和消費活動,例如航空公司可加大國內(nei) 和國際航線重點旅遊區域的運力投放和新開、加快“空鐵聯運”網絡建設;中國演出行業(ye) 協會(hui) 可加大為(wei) 廣大暑期出行遊客提供品類豐(feng) 富、品質優(you) 良的文化演藝演出等。同時,各行各業(ye) 聚合優(you) 質資源,打通產(chan) 業(ye) 上下遊全鏈條,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共同推動市場繁榮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