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重慶大足舉辦
光明網訊(記者 李政葳)近日,“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重慶市大足區舉(ju) 行。本次論壇由國家文物局、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化遺產(chan) 研究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hui)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hui) (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承辦,大足石刻研究院執行。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表示,中國石窟寺在選題、內(nei) 容、造型等方麵都有著突出的中國特色,彰示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國家文物局積極關(guan) 注全球氣候變化給文化遺產(chan) 保護所帶來的影響,謀劃舉(ju) 辦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旨在聯合國際力量,凝聚保護共識,實現深入交流,推動全方位合作,以更積極的態度和更務實的工作推動石窟寺保護,進一步挖掘闡釋石窟寺的多元價(jia) 值和豐(feng) 富曆史內(nei) 涵,保護展示獨具東(dong) 方魅力的藝術傑作,激發弘揚石窟寺所承載的時代精神。
李群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石窟寺保護管理機構和科研院所、高校的石窟寺保護專(zhuan) 家,要充分認識到石窟寺體(ti) 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價(jia) 值理念、文化精神,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事關(guan)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yi) ;要進一步增強問題意識,充分認識並係統研究石窟寺永續保護所麵臨(lin) 的風險和問題,增強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要進一步堅定科學意識,既要通過科技攻關(guan) 來推動石窟寺保護工程落地見效,又要通過針對性的基礎理論研究,探索石窟寺病害最大化預防和治理的有效路徑。
論壇期間,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聚焦“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護”主題,圍繞氣候變化下石窟寺保護麵臨(lin) 的機遇與(yu) 挑戰、石窟寺科技保護關(guan) 鍵科學問題與(yu) 技術進展、石窟寺考古與(yu) 多重價(jia) 值挖掘、石窟寺監測與(yu) 風險管理等方麵展開廣泛討論和深入交流,共同分享經典案例,整合框架思路,探討技術策略,展望未來方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