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我們必須上!”暴雨洪水中 他們8小時接力救援
在這次鬆遼流域的強降雨過程中,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由於(yu) 地勢低窪,比鄰螞蟻河,附近還有水庫,對村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帶來極大威脅。危急時刻,一場與(yu) 暴雨賽跑的接力救援迅速展開。
亞(ya) 布力鎮:暴雨來臨(lin) 前的晝夜緊急轉移
8月2日下午,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黨(dang) 委、政府發出轉移通知,轄區內(nei) 黨(dang) 員幹部迅速組織村民轉移。37歲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前進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燦莉和多名黨(dang) 員以及誌願者分頭行動,逐戶通知,組織轉移,一直忙活到第二天淩晨,敬老院、學校都轉移完畢。但社區有的老人因為(wei) 舍不得家裏的雞、羊、家畜家禽,不願離開家;還有的老人因為(wei) 生病臥床,耽誤了轉移時機。眼看雨越來越大,林淑芬、林淑英守著89歲患有心髒病的老父親(qin) 著急了。
其實在最初,林大爺一家就是社區轉移的重點對象,接到趙燦莉書(shu) 記的動員電話就有幾十個(ge) 。但因為(wei) 林大爺患病在床,一家人怕麻煩,甚至拒絕轉移。
冒著風大雨急的危險,共產(chan) 黨(dang) 員、社區書(shu) 記趙燦莉帶著其他年輕黨(dang) 員一起,再次來到林大爺家。這一次,走在前麵探路的是38歲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霍彥龍。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宣傳(chuan) 委員 共產(chan) 黨(dang) 員霍彥龍:往裏進是特別困難,因為(wei) 水流比較湍急,走的時候感覺寸步難行,衝(chong) 的腿有點站不住,我們(men) 一共四個(ge) 人嘛,有兩(liang) 個(ge) 人中間還倒了兩(liang) 次,完了相互扶著站起來,喝了兩(liang) 口水。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燦莉:當時水深到就是,一張嘴就會(hui) 灌水,不敢低頭,都是仰著頭走。
好不容易進了林大爺的家,但老人當時心髒病複發,即便吃了藥也不能劇烈活動。當時霍彥龍想著把大爺背著走,當時又怕被水淹到。如何把老人平穩、安全轉移出去,成了擺在大家麵前的一道難題。這時候,大家想到了村民家中用來洗衣泡澡的大鐵盆。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宣傳(chuan) 委員 共產(chan) 黨(dang) 員霍彥龍:咱老百姓小時候坐船嘛,從(cong) 河上漂過去,所以咱當地有這個(ge) 洗衣盆,繩給這個(ge) 澡盆一周圍給它環繞上保安全。
憑借著堅持不懈的毅力,社區黨(dang) 支部和誌願者從(cong) 8月2日下午一直忙碌到8月3日上午七點多,先後轉移出180多戶300多人。但此時因為(wei) 持續降雨,社區上遊的前進水庫水位開始上漲,超汛限水位後就有可能啟動開閘分洪。但還有16位村民由於(yu) 水深路遠還沒有轉移,地勢低窪、水流湍急,光靠鄉(xiang) 鎮社區的救援這個(ge) 時候已經無法完成。這時候,社區支部書(shu) 記趙燦莉向臨(lin) 近的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站長、共產(chan) 黨(dang) 員馮(feng) 偉(wei) 求助。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燦莉:水位已經達到了1米6左右。當時社區有一個(ge) 小鏟車,無法去營救這些百姓,聯係到這個(ge) 馮(feng) 站長,他就是第一時間詢問我位置在哪兒(er) 。沒過幾分鍾的時間他就來到了現場。我當時就覺得,百姓有救了。
連續8小時的接力救援
亞(ya) 布力站是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的三等站,也是濱綏(哈爾濱到綏芬河)鐵路線上的重要客貨運輸站,車站負責貨運裝卸作業(ye) ,配備裝載機、鉤機、挖掘機等大型作業(ye) 機具。在哈爾濱局黨(dang) 委的支持下,車站黨(dang) 總支決(jue) 定派出站長馮(feng) 偉(wei) 帶領黨(dang) 員突擊隊,駕駛鏟車進入村莊實施救援。
車站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郎敬成和站長馮(feng) 偉(wei) 麵對社區求助沒有絲(si) 毫猶豫,立即組織人員參與(yu) 救援。在眾(zhong) 多報名的黨(dang) 員中,馮(feng) 偉(wei) 選了兩(liang) 名黨(dang) 員,45歲的裝載司機徐立強和43歲的貨運員張文斌,他們(men) 都在貨運班組工作,有豐(feng) 富的裝卸經驗。
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站長馮(feng) 偉(wei) :到現場以後,一看一個(ge) 是水勢比較大,再一個(ge) 非常湍急,水上漂流物什麽(me) 都有,然後需要救援的百姓,離咱們(men) 這個(ge) 公路非常遠,都是需要拐好多彎。
這時候,56歲的老職工貨車司機連福成自告奮勇,加入突擊隊,因為(wei) 他是全車站年紀最大,也是經驗最豐(feng) 富的老司機,還有一點就是連福成也是亞(ya) 布力當地人。對這裏的村屯道路、地勢地貌最清楚。
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職工連福成:最大困難水流急,山裏老百姓家那個(ge) 棒子一直往上衝(chong) ,衝(chong) 進去之後,就是怕水位已經就超過了發動機,一旦衝(chong) 到軲轆底下,我怕把我車給我別了。
分工協作,共克難關(guan) 。馮(feng) 偉(wei) 擔當起突擊隊總指揮現場調度,連福成作為(wei) 主駕駛,徐立強和張文斌一左一右,和社區幹部在裝載機兩(liang) 邊觀察水情和找人,一路不斷大聲呼喚,挨家挨戶不漏掉一人。孩子們(men) 轉移了,年輕人轉移了,但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卻舍不得家裏牛羊,遲遲不願走。
原來有兩(liang) 位老人一直不肯轉移,耽誤了最佳時機。等到後來他們(men) 想走的時候,水已經齊腰深了。這時候,貨裝司機、共產(chan) 黨(dang) 員徐立強從(cong) 裝載機跳下去,就蹚水進屋了。
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貨裝司機徐立強:一看這歲數大腿腳不利索,水那麽(me) 深,年輕人走得非常費勁,何況一個(ge) 老人家,也沒想別的,背著趕緊走,在那塊太危險了。
今年70歲的徐老漢家裏有隻奶羊,他舍不得丟(diu) 下羊,死活不肯走,徐立強和張文斌將他背上了鏟鬥運送出去,可沒想到,剛出去沒多久,他竟然自己偷跑了回來。
社區書(shu) 記趙燦莉清點人數時發現少了徐老漢,車站突擊隊隻好發動鏟車,再一次衝(chong) 回水中,把他救出來。前前後後三次,徐老漢偷摸跑回家,突擊隊救了三次,一直沒放棄。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居民 徐成營: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要不是他們(men) 真的出不去了。
裝載機的鏟鬥一次最多隻能吊起四五個(ge) 村民,再加上村莊道路狹窄、積水過深,裝載機行動不便,來回走了十多趟,經過8小時的持續救援,16名被困村民全部成功轉移。當地黨(dang) 委政府設立了臨(lin) 時安置點,這些村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整個(ge) 救助過程沒有出現一人死亡、一人受傷(shang) ,全部平安。
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站長馮(feng) 偉(wei) :我們(men) 的黨(dang) 員,在災情麵前、在這個(ge) 特殊情況時期,我們(men) 做到了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在災情麵前不分你我,一切以群眾(zhong) 的利益,一切以百姓的安全為(wei) 上。
國鐵哈爾濱局牡丹江車務段亞(ya) 布力站貨裝司機徐立強:越關(guan) 鍵的時候越能體(ti) 現出一個(ge) 黨(dang) 員的價(jia) 值來,有事我們(men) 必須上。
黑龍江省尚誌市亞(ya) 布力鎮前進社區宣傳(chuan) 委員 共產(chan) 黨(dang) 員霍彥龍:有黨(dang) 就有一切,團結就是力量嘛,有共產(chan) 黨(dang) 的地方,放心,不會(hui) 落下一個(ge) 老百姓。感覺經過這次洪水,就是說洪水無情,人間有愛,我們(men) 更加有凝聚力了。
(總台央視記者 梁麗(li) 娟 蔣樹林 陳燁煒 董孝烽 黑龍江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