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通報“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禦情況 水利部:全麵增強海河流域防洪減災能力

發布時間:2023-08-22 11:0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本報北京8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高蕾)“此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防禦過程中,運用84座大中型水庫攔洪28.5億(yi) 立方米,調度北關(guan) 、盧溝橋等關(guan) 鍵樞紐有序分泄洪水,啟用8處蓄滯洪區分洪蓄洪滯洪,最大蓄洪25.3億(yi) 立方米,充分發揮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防洪減災綜合作用,最大限度減少洪水影響和損失。”8月21日,在水利部召開的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禦情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水利部副部長劉偉(wei) 平介紹道。

  受台風“杜蘇芮”北上與(yu) 冷空氣共同影響,7月28日至8月1日,海河全流域出現強降雨過程,累計麵降雨量155.3毫米,其中北京市83小時的麵降雨量達331毫米,為(wei) 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受其影響,海河流域有2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8條河流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大清河、永定河發生特大洪水,子牙河發生大洪水,海河流域發生流域性特大洪水,為(wei) 1963年以來最大場次洪水。

  此次海河流域洪水造成京津冀部分地區發生嚴(yan) 重的洪澇災害,海河流域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wei) 主要組成的防洪工程體(ti) 係在防禦此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一些薄弱環節。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wei) 表示,目前,我國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較弱,有的河流難以第一時間準確預判洪水情況。與(yu) 此同時,我國數字孿生流域還處於(yu) 起步階段,水工程聯合調度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撐不足,洪水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不夠,影響洪水精準調度。有些河流上遊防洪控製性水庫尚未建成,洪水攔蓄能力不足,導致山區洪水直接進入平原。另外,一些河道多年不行洪、淤積嚴(yan) 重,部分河道及堤防建設不達標,行洪能力達不到規劃要求。而蓄滯洪區建設滯後,進退洪設施不完善,也影響了有效分蓄洪水。

  下一步,水利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進一步加強海河流域係統治理,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全麵增強流域防洪減災能力。張祥偉(wei) 表示,全麵排查本次洪水造成的工程損毀情況,汛後立即開展水毀工程修複工作,明年汛前基本修複水毀水利設施。同時,加快推進防洪控製性水庫和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增強洪水調蓄能力。加強骨幹河道治理、疏浚河道、暢通行洪。實施海河骨幹河道重要堤防達標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推進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

  張祥偉(wei) 指出,將城市防洪納入流域防洪體(ti) 係,按照“拒、繞、排”的思路,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建設,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確保城市防洪安全。加快推進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和防洪“四預”建設,為(wei) 防洪調度決(jue) 策管理提供支持。強化蓄滯洪區管理和河湖庫空間管控,加強水行政執法,嚴(yan) 厲打擊侵占岸線庫容、妨礙河道行洪等行為(wei) ,保障防洪排水通道通暢,確保行洪安全。

  劉偉(wei) 平表示,海河流域各河係洪水仍處於(yu) 退水階段,水利部已督促指導有關(guan) 地區高度重視退水期堤防,尤其是浸泡時間較長的蓄滯洪區圍堤、重要行洪河道堤防的防守,保障安全。下一步,要以海河流域係統治理為(wei) 重點,加快完善流域特別是北方地區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建設,整體(ti) 提升防禦能力。

  目前,我國尚處於(yu) 主汛期,仍可能出現暴雨洪水過程和台風登陸,同時,西北等地旱情可能會(hui) 持續發展,汛情旱情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水利部將持續強化各項防禦措施,全力做好今年的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