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建設世界最大國家公園體係 守護萬物和諧共生

發布時間:2023-08-22 11:0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8月21日電 題:中國建設世界最大國家公園體(ti) 係 守護萬(wan) 物和諧共生

  新華社記者李琳海、周盛盛

  作為(wei) 美麗(li) 中國“皇冠上的明珠”,國家公園是自然生態係統中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產(chan) 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部分。從(cong) 青藏高原到南海之濱,萬(wan) 物共生的和諧畫卷徐徐展開,國家公園的珍禽異獸(shou) 不斷回歸,盡顯自然與(yu) 生態之美。

  由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日前在青海西寧舉(ju) 行,此次論壇旨在共商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ti) 係,集聚力量助力旗艦物種保護。

  目前,中國已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麵積達23萬(wan) 平方公裏,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關(guan) 誌鷗說,建立國家公園體(ti) 製,是生態文明和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重大製度創新,開啟了自然生態保護新篇章。

  三江源國家公園實現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整體(ti) 保護,藏羚羊種群恢複到7萬(wan) 多隻;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連通了13個(ge) 局域種群生態廊道;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暢通跨境通道,東(dong) 北虎數量超過50隻,東(dong) 北豹數量超過60隻;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雨林生境持續改善,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恢複到6群37隻……

  專(zhuan) 家表示,作為(wei) 地區生態維護的代表物種,旗艦物種種群數量的恢複是生態生物多樣性穩定增加、生態功能持續向好的顯著標誌,對豐(feng) 富全球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yi) 。

  被譽為(wei) “生態係統風向標”的旗艦物種恢複,也意味著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中的動植物正在健康生長。在正式設立的5個(ge) 國家公園及國家公園候選區內(nei) ,分布著5000多種陸生脊椎動物和2.9萬(wan) 種高等植物,保護了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及其棲息地。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科技委員會(hui) 委員、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斯蒂芬·波拉斯基感慨地說:“中國用實際行動努力扭轉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使自然走上恢複之路,造福民眾(zhong) 和地球。”

  國家公園自建設以來,始終重視以科技力量為(wei) 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護航。在本屆論壇的天空地監測與(yu) 新技術應用展區內(nei) ,一件件用於(yu) 國家公園建設的新奇科技產(chan) 品琳琅滿目,吸引了許多與(yu) 會(hui) 人員駐足觀賞。

  “我們(men) 利用無人飛車等科技設備,以及麵向自然生態監測和碳匯實時測量的地麵智能終端,有效助力國家公園內(nei) 的旗艦物種監測與(yu) 保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係統研究院總工程師祝明介紹說。

  如今,在各地的國家公園內(nei) ,處處可感受十足的“科技範兒(er) ”:四川通過建立大熊貓遺傳(chuan) 數據平台,掌握了500餘(yu) 隻大熊貓的DNA檔案信息;利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可對虎、豹、熊、猞猁等30多種動物進行AI識別分類;地處長江源頭的格拉丹東(dong) 冰川,監測方艙車可以將監測結果通過衛星傳(chuan) 輸,坐在家裏就能看到長江源頭的第一滴水是怎麽(me) 形成的……

  國家公園不僅(jin) 是珍稀物種的“世外桃源”,也是周邊民眾(zhong) 享有的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我們(men) 更加注重在保護中改善民生。”關(guan) 誌鷗說,眼下各地加快推進綠色轉型發展,探索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機製,積極開展特許經營、生態旅遊、自然教育、遊憩體(ti) 驗等。

  以三江源國家公園為(wei) 例,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特許經營”體(ti) 製,通過培訓當地牧民擔任自然體(ti) 驗向導,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同時探索“一戶一崗”生態管護機製,累計有約2萬(wan) 名牧民從(cong) 放牧者變身管護員,每年可獲得2萬(wan) 元左右的固定收入。

  國家公園的“生態紅利”還將持續釋放。本屆論壇正式宣布,中國將穩妥有序推進設立黃河口、錢江源—百山祖、卡拉麥裏等新的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的進一步發展和品牌打造,將使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綠色發展成果。”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唐小平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