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線上增流量,線下有銷量——這個暑期,數字消費人氣旺

發布時間:2023-08-28 10:39: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線上下單、30分鍾配送,當天采摘的水果、捕撈的魚很快送達;智能試妝、自助收銀,輕鬆快速完成購物過程……今年暑期,數字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持續釋放消費新活力。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的《關(guan) 於(yu) 恢複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提出,壯大數字消費,加快傳(chuan) 統消費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消費業(ye) 態、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ti) 驗。

  水庫魚最快30分鍾送達

  “叮!您有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的向陽超市,外賣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店主許斌拿著購物袋穿梭在密密麻麻的貨架間,快速揀好顧客下單的商品,等待騎手取貨。“我們(men) 超市經營4000多種單品,今年2月成為(wei) ‘美團閃電倉(cang) ’門店後,訂單量大增。”許斌說。

  即時零售為(wei) 向陽超市這樣的實體(ti) 店帶來大量消費需求。即時零售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業(ye) 態,用戶在線上平台下單後,短時間內(nei) 即可收到商品。

  暑期天氣炎熱,對生鮮農(nong) 產(chan) 品而言,配送時效很重要,即時零售讓農(nong) 產(chan) 品實現“朝采夕至”。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石塘村“小佳荔”基地的荔枝,送到消費者手上時常常還帶著晨露。北京密雲(yun) 水庫捕撈上岸的水庫魚,分切、冰鮮處理並包裝後,最快經過30分鍾配送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發布的《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顯示,未來幾年即時零售複合增長率將會(hui) 保持高位,預計到2026年, 中國即時零售相關(guan) 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wan) 億(yi) 元。

  大街小巷的“科技範兒(er) ”

  今夏,越來越多的數字科技出現在大街小巷,營造出新的消費場景。北京市朝陽區太古裏南區一家彩妝店的“魔鏡”,吸引不少消費者嚐鮮體(ti) 驗。在傳(chuan) 統彩妝店,顧客需要在臉上塗抹試妝,既花時間又傷(shang) 皮膚,而在這塊AR(增強現實)試妝“魔鏡”前,消費者隻需選擇心儀(yi) 的化妝品,“魔鏡”就可以展示妝容效果,為(wei) 挑選合適的化妝品提供參考。用手機掃描“魔鏡”上的二維碼,所購產(chan) 品馬上下單。在沒有導購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快速完成商品的挑選、試妝與(yu) 購買(mai) 。

  重慶市解放碑商圈建設了170個(ge) 5G基站,搭建起數字消費底座。在這裏,智慧導購、智能貨架、虛擬試衣鏡等智慧場景覆蓋率近40%,暑期來此旅遊的網友說“科技範兒(er) 足”;智慧停車聯網係統接入17棟重點樓宇、上萬(wan) 個(ge) 地下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題。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信息消費發展態勢報告(2022年)》顯示,虛擬購物等新型服務快速發展和可穿戴設備等新型智能終端加速普及,2020年至2025年間有望帶動信息消費8.2萬(wan) 億(yi) 元。

  “新型信息消費與(yu) 民生服務密切相關(guan) ,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重構消費行為(wei) ,進而催生新業(ye) 態新產(chan) 業(ye) ,給生產(chan) 端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動力。”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hui) 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說。

  “沉浸遊”受歡迎

  暑期是旅遊旺季,不少景區拿出實招吸引遊客。雲(yun) 南省沉浸式體(ti) 驗項目“尋光白尼”近日在大理白族自治州蝴蝶泉景區啟動。“尋光白尼”以大理白族傳(chuan) 說、自然風光等為(wei) 創作背景,將大理蝴蝶泉景區主要景點有機串聯,運用AR技術為(wei) 遊客提供虛實融合的遊覽體(ti) 驗。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互聯網平台用線上流量反哺線下實體(ti) ,與(yu) 實體(ti) 企業(ye) 融合發展,形成互補、共贏的生態圈。

  在四川省成都市鐵像寺水街,抖音生活服務心動街區日前正式開街。抖音發揮平台流量優(you) 勢,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設置“心動樣板間”“抖音特色街區”等,帶著用戶沉浸式遊覽水街。

  “沉浸遊”成為(wei) 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熱點,智能化沉浸式服務體(ti) 驗釋放出文旅消費新活力。工信部等5部門去年印發《虛擬現實與(yu) 行業(ye) 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提出“推動文化展館、旅遊場所、特色街區開發虛擬現實數字化體(ti) 驗產(chan) 品,讓優(you) 秀文化和旅遊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

  “沉浸式相關(guan) 產(chan) 品需求量大,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好、前景廣闊。”中國文化館協會(hui) 沉浸式文化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徐鷹表示,新技術、新形式、新要素與(yu) 文旅資源融合,通過增加感官維度、觸動情感開關(guan) ,創造出文旅消費新場景。(潘旭濤 王培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