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理響中國·青年學習班】以中華優秀家風文化助力青年學生成長成才

發布時間:2023-09-01 15:00:00來源: 人民論壇網

學習(xi) 班

  【本期金句】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men)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2022年5月27日,習(xi)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

  本期領學人】

  檀向群 安徽池州學院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青年學生是黨(dang) 和國家人才戰略資源的重要儲(chu) 備力量。“青年作為(wei) 引風氣之先的社會(hui) 力量,價(jia) 值追求和精神狀態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著國家和民族走向。”青年學生理應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習(xi) 者、踐行者和創新者,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chuan) 播者和模範踐行者,在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中激揚青春活力,激蕩青春理想,激發青春奮鬥,在學習(xi) 的道路上努力成長為(wei) 堪當民族複興(xing) 重任的時代新人,黨(dang) 和國家的事業(ye) 接班人。

  以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夯實青年學生的自信基礎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形於(yu) 家庭,成於(yu) 家庭,與(yu) 中華民族同根同源,同理同義(yi) ,是中華民族曆史的縮微體(ti) ,也是中華民族曆史的最生動演繹。在中華民族文明淵遠流長的時空裏,兩(liang) 者互相印證,互為(wei) 表裏,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為(wei) 中華民族曆史注入了血脈活力,中華民族為(wei) 中華優(you) 秀家風提供了時空場域。可以說正是千萬(wan) 個(ge) 家庭共同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民族文明,而中華民族文明又為(wei)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的延續和發展繪定了民族底色。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是青年學生尋根路上的鮮活載體(ti) 。青年學生來自每一個(ge) 家庭,是家風文化的傳(chuan) 習(xi) 者,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可以讓青年學生在具體(ti) 的生動的家風家訓、家庭家教、家書(shu) 家事活動中受到直觀教育和啟發,深化青年學生群體(ti) 對家庭的歸屬感,家族的責任感、民族的使命感和國家的榮譽感,建構家國同命運的家國觀。對“我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我來自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家庭”有理性的認知,也有情感的接納,進而對我的家鄉(xiang) 、我的學校、我的祖國產(chan) 生自覺的情感認同和從(cong) 屬,由此而產(chan) 生對中華民族根文化的依賴和共生。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是青年學生史觀教育的生動展現。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還蘊藏著深刻的曆史哲思和曆史學理。縱覽幾千年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每一處家風展現的都是一部活生生的中華變遷曆史。可以說家族興(xing) 衰與(yu) 國家興(xing) 亡命運相同,福禍相依。國家強盛富裕,則家族人丁興(xing) 旺;國家動蕩不安,則家族生存艱難。青年學生可以從(cong) 一個(ge) 個(ge) 再現的真實的曆史故事中走進每一個(ge) 家族曆史,走進他們(men) 的生活,感受曆史興(xing) 亡變遷,從(cong) 而樹立正確史觀。明白實幹才能興(xing) 家,實幹才能興(xing) 國的道理。

  以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養(yang) 成青年學生的道德理想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可以涵養(yang) 青年學生的基本道德。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崇禮明德,講求“五倫(lun) ”,注重“忠、孝、悌、忍、善”等基本人倫(lun) 道德的教養(yang) ,作為(wei) 社會(hui) 關(guan) 係建設的基本準則,為(wei) 青年學生在處理個(ge) 人、家庭、社會(hui) 、國家關(guan) 係上提供基本指導和倫(lun) 理遵循。孔子庭訓時要求兒(er) 子孔鯉學詩,學禮,認為(wei) 不學詩的人,不能交談,不學禮的人,無以立身。三國時吳國人姚信在誡子書(shu) 中說道,古時行善的人不是為(wei) 了圖求行善的名聲,是出於(yu) 自我的道德自覺,始終不渝,堅持不懈。西漢太史令司馬談在《教子遺訓》中教導其子司馬遷要將行孝“始於(yu) 事親(qin) ,中於(yu) 事君,終於(yu) 立身,揚名於(yu) 後世。從(cong) 顯父母,此孝之大者。”以孝行彰達孝義(yi) 、孝道,認為(wei) 孝道不僅(jin) 僅(jin) 是對父母行孝,侍奉父母,也包括對國家忠誠、個(ge) 人立身準則。青年學生對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的學習(xi) 和傳(chuan) 承,明白做人基本道理,守住基本倫(lun) 理底線,有益於(yu) 自我基本道德建設,和社會(hui) 倫(lun) 理關(guan) 係的建構。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可以凝練青年學生的高尚品德。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以修養(yang) 高尚品德為(wei) 根本歸旨,勸人重義(yi) 輕利,勤勞節儉(jian) ,誠信友愛。周公對其子伯禽訓誡道:德性廣大的人以恭敬守持則榮顯,土地充裕廣博的人以憂患守持則安樂(le) ,高官厚祿的人以謙卑守持則尊貴,兵力眾(zhong) 多強壯的人以畏懼守持則勢勝,聰明智慧的人以愚鈍守持則增益,博識多學的人以粗淺守持則寬廣。魯國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qin) 敬薑責備兒(er) 子要懂得勤勞治國、勤勞治家的道理。三國時吳興(xing) 太守虞潭的母親(qin) 激勵兒(er) 子舍生取義(yi) ,與(yu) 亂(luan) 賊作戰;北宋時嶽飛之母姚太夫人刺下“精忠報國”四字,勵子從(cong) 戎。青年學生通過學習(xi)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明大德、嚴(yan) 公德、守私德,將自我道德發展與(yu) 國家社會(hui) 治理結合起來,以國家為(wei) 先、民族為(wei) 重,彰顯中華民族氣節操守,實現至高的精神追求。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可以鑄就青年學生的信仰追求。中華優(you) 秀家風蘊藏深厚的人生哲理和學理,蘊含古人樸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jia) 值觀,為(wei) 青年學生樹立科學價(jia) 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提供家庭範例和生活案例,是青年學生理想信仰的活水源泉。如諸葛亮教育兒(er) 子要“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治學和修身思想,提出“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的成長成才思想,將學習(xi) 、誌向與(yu) 報效國家的正向關(guan) 係講得透徹明白。蜀國人向朗在戒子書(shu) 中以天地和順則萬(wan) 物生長,社會(hui) 和諧則國家平泰,家族和睦則所求順遂,教育孩子要懂得“和”的精神和道理。東(dong) 漢蔡邕在女訓中以修麵與(yu) 修心的對照關(guan) 係教育子女要懂得修心的重要性。青年學生在學習(xi)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的過程中,將自我的實際情況、學習(xi) 方向、成才誌向與(yu) 民族複興(xing) 大任、國家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緊密結合,形成對科學的價(jia) 值取向和人生的理想目標,為(wei) 實現一個(ge) 有意義(yi) 的人生而努力奮鬥。

  以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推動青年學生的實踐活力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注重培養(yang) 獨立生活的能力。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強調生活技能的培養(yang) 。如近代政治家、理學家曾國藩曾這樣要求後世子女“男子須講求耕讀二事,婦女須講求紡績酒食二事”。他認為(wei) 男女各守其分,勤於(yu) 家事,家運才能久長,家道才能興(xing) 旺。曾國藩本人尊崇“耕讀傳(chuan) 家”的祖訓,不僅(jin) 囑咐晚輩要習(xi) 勞習(xi) 苦,自己和夫人也率先垂範。他的晚年日記將“習(xi) 勞”作為(wei) 家中子弟每日功課的必學內(nei) 容。青年學生要通過對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的傳(chuan) 承和習(xi) 練,通過家庭生活的勞動實踐,鍛煉自我獨立生活的技能和能力,為(wei) 自我獨立精神的養(yang) 成打下基礎。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注重培養(yang) 職業(ye) 技術的能力。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認為(wei) ,農(nong) 業(ye) 是根本大業(ye) ,國家重農(nong) 、社會(hui) 尊農(nong) 、家族勸農(nong) ,農(nong) 業(ye) 為(wei) 民生之本,於(yu) 大處講關(guan) 係國家富強、社會(hui) 有序、家族興(xing) 旺;於(yu) 小處說,可保家族基本生活需要,實現自給自足,因此非常重視對家中子弟勤於(yu) 農(nong) 業(ye) 、敢於(yu) 創業(ye) 的教導。唐代顏之推在家訓中提到勤勞耕種的好處是除了鹽之外,其他一切都可盡有。他認為(wei) ,無論從(cong) 事哪種行業(ye) ,隻有勤於(yu) 勞動才是根本,並以此類推,闡述擇業(ye) 、立業(ye) 和習(xi) 業(ye) 的重要性,勸勉子孫們(men) 要精通專(zhuan) 業(ye) ,時刻揣摩思量,勞之習(xi) 之,以達到精純成熟的境地。他要求子孫們(men) 將來無論從(cong) 事何等行業(ye) 都要勤於(yu) 勞作,作農(nong) 民就要時刻以耕種稼穡為(wei) 本,作商人就要對市場經濟與(yu) 貨物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作工匠就要有打造精良器皿的技能,作手藝者就要多多思考手法和技巧,作武者就要習(xi) 慣弓馬射擊,作讀書(shu) 人就要多多討論經書(shu) 之義(yi) ,通過辛勤勞動成就一番事業(ye) 。

  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注重培養(yang) 服務社會(hui) 的能力。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推崇公私分明,愛國奉公,廉潔公正的治國品格,家事國事涇渭分明,決(jue) 不以權謀私作為(wei) 自己發家致富的資源,魏國人辛憲英告誡兒(er) 子:“古之君子,入則致孝於(yu) 親(qin) ,出則致節於(yu) 國,在職思其所司,在義(yi) 思其所立,不遺父母憂患而已。”魏晉人荀勖戒子奉公杜私,言道:“人臣不密則失身,樹私則背公,是大戒也。”青年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建立思想紅線,增強自我作風建設,知法守法,把自己鍛造成思想幹淨、能力高超、素質過硬的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接班人,在為(wei) 社會(hui) 服務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總之,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蘊藏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可以培塑青年學生的曆史自信,可以修養(yang) 青年學生的良好品德,可以推動青年學生自主實踐,助推青年學生進一步成長成才,早日成為(wei) 黨(dang) 和國家需要的“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五有新人。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