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新興產業如何“煉”成

發布時間:2023-09-01 15:14: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我們(men) 繼續來關(guan) 注中宣部組織多家媒體(ti) 開展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活動。7月,聚焦北京、河北、山東(dong) 、湖北四地,媒體(ti) 展開調研。主導產(chan) 業(ye) 是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動能,隨著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地方向“新”而行,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把發展新興(xing) 戰略性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自己的主要發力方向,新產(chan) 業(ye) 迅速崛起。這四地,“新”的主導產(chan) 業(ye) 是什麽(me) 、怎麽(me) 煉成的?跟著記者一起去解讀其中的密碼。

  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是山東(dong) 煙台市近年來重點培育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在煙台市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工作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一份最新的發展規劃。在國內(nei) 率先建設醫用同位素產(chan) 業(ye) 鏈是當地近期的主要發力方向。

  醫藥產(chan) 業(ye) 在煙台已經有數十年曆史,產(chan) 生過多個(ge) 龍頭企業(ye) ,但近年來,隨著國內(nei) 外市場環境變化,競爭(zheng) 也愈發激烈。為(wei) 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2021年,煙台開始實施“鏈長製”,以全產(chan) 業(ye) 鏈作為(wei) 打造重點,“鏈長”是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負責人,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煙台發展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不再是各個(ge) 區市或者企業(ye) 單打獨鬥,而是全市“一盤棋”綜合決(jue) 策、統籌推進。

  “鏈長製”下,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的“鏈長”負責綜合決(jue) 策,而另一個(ge) 主角“鏈主”,則由當地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各領域的龍頭企業(ye) 承擔。那麽(me) “鏈主”的作用是什麽(me) 呢?

  一家以創新藥為(wei) 主要特色的當地龍頭企業(ye) ,近年來,針對自身免疫、腫瘤等疾病,創製出一批具有重大臨(lin) 床價(jia) 值的生物新藥。現在,以它為(wei) “鏈主”主導打造出生物醫藥園區,聚焦生物醫藥,以點帶麵,不斷補鏈、強鏈。

  某生物製藥(煙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威東(dong) :“從(cong) 早期到產(chan) 業(ye) 化,從(cong) 研發到工業(ye) 生產(chan) ,到商業(ye) 配送,到原輔材料的供應、供給,各個(ge) 方麵需要係統配合,企業(ye) 在裏邊互相協作、配合,整體(ti) 形成能量。”

  生物醫藥對生產(chan) 設備、工藝、管理等方麵要求極高,很多中小企業(ye) 無力自建產(chan) 線,針對痛點,這個(ge) 產(chan) 業(ye) 園建成了一個(ge) 專(zhuan) 門的生物醫藥研發、生產(chan) 外包服務公司,幫助企業(ye) 加速產(chan) 品技術轉化,縮短產(chan) 品上市周期。同時,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不斷引進新鮮血液。基於(yu) 很多初創類企業(ye) 的需求,“鏈主”企業(ye) 和政府共同出資建立了這個(ge) 孵化中心,為(wei) 大家提供包括技術平台、創業(ye) 輔導等內(nei) 容的“一站式”創業(ye) 服務。

  另外,針對近兩(liang) 年國際局勢等影響帶來的供應端挑戰,為(wei) 避免“卡脖子”,這裏還正在積極搭建包括國內(nei) 、國外供應商在內(nei) 的供應鏈聯盟。現在,這個(ge) 生物醫藥園區已經形成一個(ge) 上中下遊要素集聚的小產(chan) 業(ye) 集群。

  “鏈長”決(jue) 策、“鏈主”引領,政府和市場基於(yu) 專(zhuan) 業(ye) 擅長,互相補位。“鏈辦”則是專(zhuan) 門負責雙方溝通、處理各種實際問題的工作專(zhuan) 班。大到產(chan) 業(ye) 研究、園區設置,小到醫藥企業(ye) 引進人才、子女就學等,這條產(chan) 業(ye) 鏈上的大事小情都由“鏈辦”直接負責,所以處理問題效率很高。

  通過“鏈長製”,煙台生物醫藥逐步形成了涵蓋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研發、製造、流通的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全市生物醫藥與(yu) 健康產(chan) 業(ye) 全業(ye) 態主營業(ye) 務收入連續三年超過千億(yi) 元。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要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技術創新。記者調研發現,聚焦企業(ye) 科研創新痛點,搭建研發和支撐平台,是被稱為(wei) “中國光穀”的湖北武漢和“華北藥都”的石家莊采取的共性做法。

  在湖北光穀實驗室,記者見到了極紫外相幹光源的研究裝置。相比傳(chuan) 統激光,極紫外相幹光源可以實現更高分辨的成像,在集成電路的精密檢測等重要領域,有很大應用前景,是全球激光業(ye) 的前沿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陸培祥帶領團隊研究此項技術十多年,取得了關(guan) 鍵性的技術突破。但要把技術真正應用到產(chan) 業(ye) ,必須對實驗室裝置進一步開發,做出激光器的工業(ye) 化樣機,用來進一步檢測其穩定性。於(yu) 是,陸培祥找到了這家在當地最早從(cong) 事超快激光器生產(chan) 研究的企業(ye) 。但是,不管是對研究團隊還是對企業(ye) 來說,這樣的研發都麵臨(lin) 著不小的困難。

  武漢華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超快光纖實驗室主任陳少祥:“作為(wei) 企業(ye) ,要轉化吸收這種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在當時的背景下有一定風險。”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湖北光穀實驗室激光技術與(yu) 裝備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陸培祥:“作為(wei) 學校的科研團隊,主要從(cong) 事一些前沿技術研究,沒有保障條件能夠把它產(chan) 品化。”

  要做樣機需要幾千萬(wan) ,高校缺乏資金。同時,由於(yu) 不是規模化生產(chan) ,企業(ye) 動力也不足。如何把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的科研技術和企業(ye) 的開發能力更好結合?2021年,湖北省結合本地優(you) 勢學科領域和重點產(chan) 業(ye) ,組建了包括光穀實驗室在內(nei) 的9個(ge) 湖北實驗室。

  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杜耘:“湖北實驗室是一個(ge) 跨領域、跨學科、協同創新綜合科研平台,不光是學校科研院所,還包括企業(ye) ,包括一些投融資平台,使這些成果能夠盡快得到應用。”

  政府為(wei) 實驗室提供部分啟動資金,高校科研團隊和企業(ye) 研發團隊“兩(liang) 家”變“一家”,成為(wei) 聯合科研主體(ti) ,共同享有成果。實驗室技術和產(chan) 業(ye) 真正需求相結合,在技術不斷進一步完善的同時,企業(ye) 在一年內(nei) 也迅速向市場推出兩(liang) 款前沿的激光器產(chan) 品。

  在“華北藥都”石家莊,同樣是找準產(chan) 業(ye) 創新痛點,精準發力。

  河北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超:“我們(men) 做類風濕關(guan) 節炎,小鼠的爪子需要看清楚它的骨頭狀況,需要用到小動物專(zhuan) 用X光機設備,這個(ge) 設備挺貴。”

  這家醫藥企業(ye) 正在研發一款自身免疫類疾病的創新藥。在新藥研發中,專(zhuan) 業(ye) 的科研儀(yi) 器必不可少,但價(jia) 格普遍較貴,許多中小企業(ye) 無力購買(mai) 。針對這一痛點,2011年,石家莊搭建了一個(ge) 大型儀(yi) 器設備共享平台,匯聚了包括當地11個(ge) 國家級實驗室和多家科研院所資源等在內(nei) 的儀(yi) 器設備7281套。在這個(ge) 平台上,劉超很快找到了河北醫科大學共享的這台設備。同時,當地政府還給企業(ye) 發放了創新券,能報銷一部分費用,研發成本進一步降低。在政策助力下,石家莊的新藥研發也飛速發展起來。

  要“煉”成新產(chan) 業(ye) ,除了對已有產(chan) 業(ye) 精心扶植,也要用更長遠的眼光從(cong) 源頭培育有潛力、前景廣闊的全新產(chan) 業(ye) 。在這方麵,北京等地都在積極探索。

  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記者看到了最新研究成果——136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相比於(yu) 經典計算,量子計算的算力會(hui) 呈現指數級別的增長。新技術孕育新產(chan) 業(ye) ,隨著算力成為(wei) 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chan) 力,量子信息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全球競相發力的新賽道。而要讓新產(chan) 業(ye) 健康長遠發展,就要從(cong) 源頭上打好基礎,做好科研基礎研究。從(cong) 2018年起,瞄準量子信息、腦科學、人工智能等世界技術前沿,北京通過體(ti) 製創新,前瞻布局新型研發機構,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那麽(me) ,新型研發機構到底“新”在哪裏呢?

  北京市科委、中關(guan) 村管委會(hui) 科研機構管理處處長倪文龍:“通過充分賦權來進一步賦予新型研發機構更大的自主權,激發科研人員更大的創新活力。”

  科研經費是基礎研究的保障。新型研發機構經費主要由北京財政支持,經費的使用則層層放權。首先,北京市放權給研發機構,機構在確定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範圍內(nei) ,可以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安排科研經費使用。接下來,在機構內(nei) 部,放權給科研團隊,科研團隊自己有科研自主權、經費使用自主權和充分人事權。

  金貽榮所在的團隊目標是研究出實用化的量子計算機。在起始階段,團隊組成主要是科研人員。這幾年,團隊先後研發出了三個(ge) 不同規格超導量子芯片,基於(yu) 這些研發成果,今年4月,團隊推出了麵向社會(hui) 的量子計算雲(yun) 平台,在這個(ge) 階段,負責雲(yun) 平台檢測和維護的工程師成為(wei) 關(guan) 鍵工種之一。靈活的機製下,科研團隊的組成也隨之調整。

  基於(yu) 新的機製和體(ti) 製,芯片級原子鍾、百公裏級量子直接通信、超短超強激光,這幾年,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研發出了不少重量級原創性成果。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黃泰岩:“新產(chan) 業(ye) 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在發展新興(xing) 戰略產(chan) 業(ye) 當中,形成強大支撐的是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有效作用,發揮有為(wei) 政府的服務和保障功能,形成市場和政府合力來支撐戰略型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從(cong) 四個(ge) 地方的調研來看,我們(men) 國家在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方麵,各個(ge) 地方大有可為(wei) 。”

  新興(xing) 戰略性產(chan) 業(ye) 的發展需要技術創新的推動,也需要製度創新的支撐。在節目中我們(men) 看到,四個(ge) 地方在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時,針對痛點,政府積極作為(wei) ,通過機製、政策、平台、服務的創新,破解產(chan) 業(ye) 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難題,為(wei) 高校和企業(ye) 的科研創新以及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各地科研基礎、產(chan) 業(ye) 基礎、人才基礎各個(ge) 不同,資源稟賦各有千秋,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創新思路精心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才能走得更順暢。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