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四季看新疆之沿著河湖看新疆丨多彩的“艾德萊斯”

發布時間:2023-09-08 10:45: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烏(wu) 魯木齊9月6日電 題:多彩的“艾德萊斯”

  新華社記者張大鑫、苟立鋒

  瓜果飄香時節,玉龍喀什河靜靜流淌,艾德萊斯村織機嗒嗒作響。在以玉石聞名的和田地區,和田市吉亞(ya) 鄉(xiang) 艾德萊斯村以當地傳(chuan) 統絲(si) 綢“艾德萊斯”為(wei) 名。

  金秋豐(feng) 收的日子,作為(wei) 遠近聞名的“艾德萊斯之鄉(xiang) ”,和田市吉亞(ya) 鄉(xiang) 的豐(feng) 收甜蜜又充實。隨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步伐加快,在當地政府支持引導下,生產(chan) 傳(chuan) 統手工藝品艾德萊斯絲(si) 綢正成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拓寬增收致富路的新選擇。

  身著艾德萊斯綢裙,在鍋台邊盤腿而坐,蘇迪汗·阿不都熱依木時不時用木棍攪拌蠶繭,把生絲(si) 纖維線頭絞成一股,再用紡車慢慢抽絲(si) 。做了15年抽絲(si) 師傅,蘇迪汗手法嫻熟,神態自若。當記者走進吉亞(ya) 鄉(xiang) 和田麗(li) 人艾特萊斯絲(si) 綢有限公司展示間時,蘇迪汗正在演示艾德萊斯絲(si) 綢製作的第一道工序。

  艾德萊斯絲(si) 綢是新疆特色手工藝品,艾德萊斯意為(wei) “紮染”,綢布色彩豔麗(li) ,線條明快,圖案有樹葉、羽毛、麥穗等,傳(chuan) 統艾德萊斯均由藏紅花、槐樹花、核桃皮等天然染料染製而成。2008年,艾德萊斯絲(si) 綢織染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每個(ge) 月有3000元的收入,女兒(er) 也喜歡艾德萊斯,現在是紮染師傅。”53歲的蘇迪汗告訴記者,當地一直有手工製作艾德萊斯絲(si) 綢的傳(chuan) 統,自己師從(cong) 母親(qin) ,現在也把這門手藝傳(chuan) 給了女兒(er) 。

  蘇迪汗工作所在的企業(ye) 既生產(chan) 艾德萊斯絲(si) 綢,也是當地的3A級景區。除了展示抽絲(si) 、卷線、紮染等工序外,這裏還扮演著展示艾德萊斯絲(si) 綢曆史文化的角色。臨(lin) 近中午,不斷有遊客慕名而來,觀看工藝展示,在展廳購買(mai) 艾德萊斯絲(si) 綢產(chan) 品。

  “前兩(liang) 天剛參加了對口援疆非遺展,拿到了一筆30多萬(wan) 元的訂單。”公司負責人麥麥提艾力·如則麥麥提麵露喜色。他告訴記者,自己的爺爺也是一名絲(si) 綢製作藝人,以前手工製作耗時長、產(chan) 量低,如今有了現代化織機加持,當地的艾德萊斯絲(si) 綢在疆外知名度越來越高,銷量也越來越好。

  “我們(men) 現在有艾德萊斯絲(si) 綢生產(chan) 企業(ye) 7家、合作社4家。”吉亞(ya) 鄉(xiang) 副鄉(xiang) 長阿孜古麗(li) ·阿卜來提告訴記者,為(wei) 把傳(chuan) 統手工藝品變成富民增收的暢銷商品,多年來當地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為(wei) 群眾(zhong) 購置織機,拓展延長產(chan) 業(ye) 鏈,2022年艾德萊斯絲(si) 綢產(chan) 值超過3000萬(wan) 元。

  如今,吉亞(ya) 鄉(xiang)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cong) 事艾德萊斯絲(si) 綢產(chan) 業(ye) ,有的種桑養(yang) 蠶,有的用織機織布,有的在外地經營門店。“我們(men) 主要分為(wei) 家庭式生產(chan) 和企業(ye) (合作社)生產(chan) 兩(liang) 種模式。”阿孜古麗(li) 說,當地艾德萊斯絲(si) 綢產(chan) 業(ye) 規模已初步成型。

  受限於(yu) 氣候條件,吉亞(ya) 鄉(xiang) 生產(chan) 艾德萊斯絲(si) 綢所需絲(si) 線,以前大多要從(cong) 外省購買(mai) ,成本較高一直是生產(chan) 企業(ye) 亟待破解的難題。最近,這一製約因素因當地探索新技術養(yang) 蠶有望得到緩解。“改用全能飼料喂養(yang) ,擺脫了對季節、氣候、土地等自然因素的依賴,可以實現全年滾動式按需生產(chan) 。”新疆和田蠶桑科學研究所所長陳澤寧告訴記者。

  為(wei) 適應市場需求,吉亞(ya) 鄉(xiang) 艾德萊斯絲(si) 綢產(chan) 業(ye) 近年來持續創新,除傳(chuan) 統綢緞布料外,當地企業(ye) 進一步豐(feng) 富拓展綢布的花色、圖案,並開發了帽子、發卡、抱枕、圍巾等多種產(chan) 品。隨著新疆旅遊持續火爆,在烏(wu) 魯木齊、喀什、伊犁等著名景點,隨處可見穿著艾德萊斯絲(si) 綢服裝的遊客。

  “我們(men) 現在基本形成了從(cong) 抽絲(si) 、染絲(si) 、織布到服裝、實體(ti) 店銷售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麥麥提艾力笑著說,“現在不愁銷路,下一步還得吸引更多群眾(zhong) 來做這件事,大家一起努力,把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