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期貨市場助力我國企業(ye) 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成為(wei) 2023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的熱議話題。我國期貨業(ye) 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jia) 格影響力,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應有作用。
以開放服務保供穩價(jia)
當前,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重大課題,對期貨行業(ye) 提出新挑戰;此外,期貨市場價(jia) 格發現、風險管理、資源配置功能更加凸顯。
由於(yu) 期貨價(jia) 格具有預期性、連續性、公開性和權威性特征,在服務資源配置與(yu) 宏觀調控方麵,有助於(yu)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助力提升宏觀經濟運行評估和調控的精準度。
根據最新期貨品種功能評估,目前我國期貨市場期現相關(guan) 性在90%以上的品種共40個(ge) ,銅、玉米、棉花、黃大豆一號等品種期現價(jia) 格相關(guan) 性在95%以上。
在服務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方麵,我國期市產(chan) 品創新緊跟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間產(chan) 品期貨體(ti) 係正在逐步完善,工業(ye) 矽、碳酸鋰等新能源領域基礎材料品種陸續上市,有利於(yu) 鞏固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地位。
在服務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方麵,期貨市場已上市42個(ge) 涉農(nong) 期貨期權產(chan) 品,依托“保險+期貨”“商儲(chu) 無憂”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服務模式,降低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的市場風險,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期貨力量。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ti) 和製造業(ye) 大國,對農(nong) 產(chan) 品、基礎性能源、戰略性礦產(chan) 等初級產(chan) 品需求強勁。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秉持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宗旨,著力服務初級產(chan) 品保供穩價(jia)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已有24個(ge) 品種相繼實現對外開放,46個(ge) 商品、股指期貨及期權產(chan) 品麵向QFII/RQFII開放交易。這其中,初級產(chan) 品的占比分別達到了96%和70%。中國證監會(hui) 副主席方星海曾表示,穩步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拓寬QFII/RQFII投資範圍,是為(wei) 了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充分參與(yu) 我國初級產(chan) 品期貨品種定價(jia) ,提升我國期貨價(jia) 格的代表性和影響力,為(wei) 產(chan) 業(ye) 企業(ye) 提供更準確的價(jia) 格信號。
“隨著中國國內(nei) 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和進一步開放,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致力於(yu) 與(yu) 中國市場參與(yu) 者合作,探索和挖掘中國衍生品市場長期增長的潛力。”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兼亞(ya) 太區負責人拉塞爾·貝蒂在論壇上表示。
著力打造“價(jia) 格形成優(you) 勢”
近期上市的集裝箱運價(jia) 指數期貨,實現了我國服務類期貨品種開放的突破。這是我國期市加大對外開放的縮影。
我國作為(wei) 製造、貿易和消費大國,已經深度融入國際經濟貿易體(ti) 係,成為(wei)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重要環節。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jia) 格影響力,是我國期市加大開放的動力。“在國際貿易中形成與(yu) 規模相匹配的定價(jia) 影響力。”方星海表示,期貨市場能夠匯集參與(yu) 各方信息,有助於(yu) 將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轉化為(wei) 價(jia) 格形成優(you) 勢,促進實體(ti) 企業(ye) 更好利用“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
當下,期市製度型開放格局初步形成。期貨和衍生品法頒布實施,填補了我國期貨業(ye) 長達20多年的“基本法”空白,為(wei) 促進期市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製度基礎,也為(wei) 保護投資者權益提供了強有力法律保障,極大增強了我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吸引力。圍繞交易所跨境業(ye) 務合作、外資機構準入、境外客戶管理等開放關(guan) 鍵領域,配套製度安排逐漸完善,期貨市場法治體(ti) 係的“四梁八柱”基本建成,為(wei) 雙向開放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化、規範化製度保障。
在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方麵,隨著開放品種範圍不斷擴大,境外客戶參與(yu) 數量持續增加。以鄭州商品交易所品種為(wei) 例,目前已有60餘(yu) 個(ge) QFII/RQFII機構參與(yu) ,境外客戶遍布23個(ge) 國家和地區。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製完全放開,外資新設及控股期貨公司均實現新突破。境外機構和交易者的參與(yu) ,為(wei) 期貨市場帶來了更多元的交易結構和更全麵的價(jia) 格代表性。
“中國價(jia) 格”在國際市場上正逐漸被廣泛使用,以原油、PTA等為(wei) 代表的重點開放品種已成為(wei) 跨境貿易定價(jia) 的重要參考和基準。跨國石油公司、貿易商、金融機構中的標杆性企業(ye) 均參與(yu) 了原油期貨交易。我國原油期貨已經成為(wei) 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交易市場,“上海油”成為(wei) 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價(jia) 格信號;20號膠期貨價(jia) 格已成為(wei) 我國進口天然橡膠的重要貿易定價(jia) 基準;PTA期貨價(jia) 格已成為(wei) 上遊PX和下遊瓶片對外貿易的重要定價(jia) 參考,較好滿足了聚酯企業(ye) “走出去”的定價(jia) 避險需求;白糖、棉花等一些具有“雙循環”屬性的大宗商品,在“一帶一路”、RCEP等區域性跨境貿易中,正在逐步發揮亞(ya) 洲時區定價(jia) 基準的作用;此外,在我國上市的中間產(chan) 品期貨受到境外市場廣泛關(guan) 注,境外交易所正積極尋求與(yu) 我國期貨交易所開展相關(guan) 合作。
跨境服務企業(ye) “走出去”
甲醇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基礎原材料。我國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甲醇生產(chan) 和消費大國,產(chan) 能、產(chan) 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首位。今年是甲醇期貨上市第十二年。中國氮肥工業(ye) 協會(hui) 理事長顧宗勤表示,甲醇已成為(wei) 化工產(chan) 品期貨市場上名列前茅的產(chan) 品。很多甲醇生產(chan) 企業(ye) 從(cong) 不認識到逐漸利用甲醇期貨管理市場風險,實現了利用期貨工具達到避險保值增值的目的。如今,甲醇期貨價(jia) 格已經成為(wei) 現貨貿易計價(jia) 的重要參考,也為(wei) 國家相關(guan) 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等製定產(chan) 業(ye) 政策、行業(ye) 規劃等提供了有益參考,實現了甲醇期貨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賦能。
據悉,鄭商所正在穩步推進甲醇期貨及期權國際化。甲醇期貨是期市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樣本之一。當下,通過期市套期保值管理風險正成為(wei) 上市公司的主流選擇。中國上市公司協會(hui) 黨(dang) 委委員、副秘書(shu) 長潘廣標表示,從(cong) 上市公司參與(yu) 期貨市場數據可以看出,套保參與(yu) 率由10年前的6%提高到了2022年的23%。參與(yu) 套保的上市公司,在淨資產(chan) 收益率(ROE)、現金比率、杠杆係數等指標上,明顯優(you) 於(yu) 未參與(yu) 套保的上市公司。還有多家上市公司發揮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借助場內(nei) 期貨工具為(wei) 中小企業(ye) 客戶提供風險管理方案,從(cong) 而提高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客戶黏性,推動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
我國期市在不斷完善適應中國企業(ye) 發展壯大和全球化經營的品種體(ti) 係。以鄭商所為(wei) 例,鄭商所已上市23個(ge) 期貨品種、8個(ge) 期權品種,正在加快推進PX、燒堿期貨期權上市,品種體(ti) 係覆蓋糧、棉、油、糖、果、農(nong) 資和化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在對外開放方麵,目前鄭商所已經有7個(ge) 特定品種和9個(ge) QFII品種對境外交易者開放,逐漸形成國際化的風險管理平台。”鄭商所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王曉明表示。
中糧糖業(ye) 是中糧集團食糖專(zhuan) 業(ye) 化公司,致力於(yu) 打造世界一流大糖商。中糧糖業(ye)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吳震認為(wei) ,鄭商所的白糖期貨自2006年1月6日上市以來,一直發揮著白糖市場的風向標作用,是製糖企業(ye) 、食品貿易企業(ye) 、用糖企業(ye) 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期貨賦能下,中糧糖業(ye) 在進口和港口煉糖環節,成為(wei) 連接“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的重要橋梁。
南華期貨總經理賈曉龍表示,原油、鐵礦石、PTA等品種的對外開放,不僅(jin) 讓中國價(jia) 格在全球範圍內(nei) 得到更多關(guan) 注,也為(wei) 全球交易者提供了更為(wei) 豐(feng) 富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如今,中國期貨市場已逐步進入由量的增長轉為(wei) 質的提升的關(guan) 鍵階段,配合中國企業(ye) 逐步走向海外,擴大開放是我國期貨市場提高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國期貨公司設立19家境外子公司,18家位於(yu) 香港,1家位於(yu) 新加坡。同時,已核準外資獨資期貨公司2家,期貨行業(ye) 對外開放持續深化,跨境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期市開放下一步的發力點在哪裏?方星海表示,一是要持續優(you) 化開放型品種業(ye) 務布局。抓住國際期貨市場變化的有利機遇,推出更多特定品種,穩步拓寬QFII/RQFII的投資範圍,不斷深化交易所跨境業(ye) 務合作,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的開放路徑。二是要優(you) 化完善開放條件下的製度規則,積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建立起與(yu) 國際接軌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開放型製度體(ti) 係,持續改善和穩定市場預期,為(wei) 境外客戶參與(yu) 中國期貨市場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環境。三是要加強跨境監管與(yu) 合作,促進雙邊及多邊交流對話和監管協作,進一步強化開放條件下監管能力建設,加強對期貨市場跨境交易行為(wei) 和資本流動的監測與(yu) 分析研判,著力維護期貨市場整體(ti) 安全平穩運行。(祝惠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