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社區法官工作站托起居民“穩穩的幸福”
“小夥(huo) 子,你好,我是住前麵那棟樓的,今年68歲了,我和老伴兒(er) 是二婚,前幾個(ge) 月他生病去世了,留了點錢,真是不知道該咋分。”一場社區法治講座的現場,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雙手摩挲著叫住了正要離開的法官。
這一幕發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存瑞社區——在這個(ge) 以董存瑞烈士名字命名的社區,坐落著一間小小的法官工作站。“法官趕集”、“年味普法”、法治講座……一係列的法治宣傳(chuan) 活動,讓法官走出法庭,走到人民群眾(zhong) 當中去,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務,這是存瑞社區法官工作站設立的初衷。
2022年初,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創新提出構建“一村一法官、一社區一法官、一校一法官”的“三個(ge) 一”工作機製,隆化縣人民法院聞令而動,率先在存瑞社區設立了法官工作站。一塊寫(xie) 有包聯法官姓名、聯係方式、工作職責的便民公示牌,一條“依法調解、公平公正”的多元解紛標語,一位親(qin) 切隨和的特邀調解員,是法官工作站的“標配”。通過深入社區、服務下沉,來保障轄區群眾(zhong) 在遇到矛盾糾紛時能“見得到人、聯係得通、辦得了事”。
2023年3月22日,某小區住戶反映其屋內(nei) 冬季取暖溫度不達標,並導致牆麵掛水發黴、窗戶結冰等問題。了解情況後,存瑞社區法官工作站包聯法官黃玲玲與(yu) 特邀調解員林瑩立即就社區房屋質量問題進行走訪。經過多次現場勘察和調解,3月31日,居民、物業(ye) 公司、開發公司等各方最終確定了可行的施工方案,成功避免了解約、退房等情況的發生。
“社區法官工作站就要想社區所想、急百姓所急,讓法官走出法庭,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家門口,司法服務延伸到最前端。”隆化法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王豔軍(jun) 說道。
“小”物業(ye) 關(guan) 係“大”民生。在法官工作站的不懈努力下,一年來,隆化法院存瑞社區法官工作站訴前化解物業(ye) 糾紛2000餘(yu) 件。今年1至8月,共受理物業(ye) 糾紛案件255件次,同比下降80.4%,轄區營商環境得到優(you) 化,群眾(zhong) 滿意度和舒適度不斷攀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