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微觀亞運)紮根偏遠海島14年 亞運火炬手“傳遞”海上楓橋經驗-中新網

發布時間:2023-09-14 14: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舟山9月13日電(林波 張誌龍)“能成為(wei) 舟山站的火炬手,我深感驕傲和自豪,這份榮譽不僅(jin) 代表我個(ge) 人,更代表著守護萬(wan) 家燈火安寧的舟山公安全體(ti) 民輔警。”9月13日,在杭州第19屆亞(ya) 洲運動會(hui) (以下簡稱“杭州亞(ya) 運會(hui) ”)火炬傳(chuan) 遞舟山站活動中,舟山市岱山縣公安局羅家嶴派出所所長張立鎮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作為(wei) 全國12個(ge) 海島縣之一,岱山縣位於(yu) “千島之城”舟山群島中部,有32個(ge) 漁村,有著豐(feng) 富的海洋漁業(ye) 資源和海洋文化資源,也是著名的岱衢族大黃魚的故鄉(xiang) 。

  2002年,張立鎮還是一個(ge) 剛下連隊的新兵。他的第一站就是這裏,彼時的羅家嶴派出所還叫羅家嶴邊防派出所。

  在這裏,20歲出頭的“小張”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如何跟村民打交道。

  因為(wei) 一開始村民並不認識他,所以也不認可他。為(wei) 了跟村民打好交道,張立鎮花了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走訪了近千戶村民,用腳步“畫”出了一張“海島地圖”,走進了當地村民的心裏。

  成功打好交道,自然少不了所裏老兵們(men) 的言傳(chuan) 身教。

  整個(ge) 過程,在張立鎮看來是一場與(yu) 所裏老兵們(men) 的“接力”。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裏,他先後三進羅家嶴派出所,共計在所14年,身份從(cong) 新兵到幹部,再到現在的所長。

  在偏遠海島的14年裏,張立鎮最大的感觸是,做群眾(zhong) 工作,必須用真心換民意。

  有一件小事,張立鎮一直記在心頭。有一次,他在走訪中得知,當地一位老人的家因圍牆過低,台風天經常發生海水倒灌。那時候,張立鎮還隻是一名普通的社區民警。為(wei) 了幫助老人,他一連跑了好幾個(ge) 部門,幫忙把老人家中的圍牆砌高。

  “就是這麽(me) 一件小事,那位老人帶著6個(ge) 土雞蛋,拄著拐杖走了近3個(ge) 小時的山路,來派出所當麵感謝。”這份濃濃的警民情誼,更是讓張立鎮堅定了為(wei) 民服務的決(jue) 心。

  雖地處海島,但張立鎮所在的羅家嶴派出所是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僅(jin) 僅(jin) 是首創的群眾(zhong) 工作法就有34種,例如“人口熟悉五法”“三七工作法”等。

  張立鎮表示,羅家嶴“海上楓橋經驗”主要是16個(ge) 字——三能揚旗、吹哨報到、事不出島、夜不閉戶。

  “關(guan) 於(yu) 這16個(ge) 字,簡單來講就是,所裏這些年的每一項工作,保持的都是‘心中唯有群眾(zhong) ’的初心,也是用真心實意為(wei) 海島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事。”張立鎮如是說。

  作為(wei) 舟山市公安局惟一的一名火炬手,張立鎮感到意義(yi) 非凡。對他來說,這不僅(jin) 是一份珍貴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今,張立鎮正琢磨著,如何將“黑科技”融入偏遠海島的留守老人和弱勢群體(ti) 的服務中,讓他們(men) 能夠隨時處於(yu) 被服務被關(guan) 愛中。

  “未來,希望能創新發展具有漁區特色的基層警務模式,不斷升級迭代‘海上楓橋經驗’。”張立鎮表示,他也將和隊友們(men) 一起,以細致精致極致的工作作風,守護轄區平安,為(wei) 平安護航亞(ya) 運貢獻“公安力量”。(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