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規範長期管理!避免特應性皮炎“一病”變“多病”

發布時間:2023-09-15 14:58:00來源: 央視網

  2023年的9月14日是第六個(ge) “世界特應性皮炎日”。特應性皮炎作為(wei) 一種2型炎症反應引起的慢性、係統性、炎症性疾病,是皮膚科的“一號疾病”,疾病導致的慢性濕疹樣皮損和反複瘙癢為(wei) 患者帶來嚴(yan) 重的身體(ti) 、心理和生活負擔,如果得不到及時、規範、長期的治療,易引發疾病加重或複發,且常合並過敏性鼻炎、哮喘等2型炎症共病,隨著過敏進程的發生,易導致“一病”變“多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科大學教授陳洪鐸表示,“特應性皮炎過去被稱為(wei) 濕疹,是皮膚科的老大難問題,病程長,容易複發,需要政府、醫務工作者、患者和各界共同努力,提升全社會(hui) 對特應性皮炎的關(guan) 注,讓特應性皮炎長期管理的觀念走進千家萬(wan) 戶、深入人心。”

  “特應性皮炎的基礎治療方式是保濕。”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崔勇表示,特應性皮炎在皮膚上主要有兩(liang) 大症狀:持續瘙癢和幹燥。對於(yu) 皮膚幹燥等輕度特應性皮炎來說,保濕就可以基本解決(jue) 。而中重度的特應性皮炎,需要到醫院確診後,經醫生評估給出治療方案,比如通過口服抗組胺藥物、抗炎症藥物,以及生物製劑等進行規範、長期的治療。他強調說:“特應性皮炎這樣的慢性係統性皮膚病的診療和公眾(zhong) 教育,需要醫生、患者、公益組織、企業(ye) 一起合作才能實現效果的最大化。”

  特應性皮炎對兒(er) 童群體(ti) 的健康影響不可小覷,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20版)指出,采用臨(lin) 床醫生診斷標準,我國部分城市1-7歲兒(er) 童特應性皮炎患病率達到12.94%,1-12月嬰兒(er) 特應性皮炎患病率達30.48%,對學習(xi) 生活、身心發育以及健康成長產(chan) 生不可逆的影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er) 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馬琳提出要賦能更多患者與(yu) 家庭:“特應性皮炎是皮膚科的“一號疾病”,年齡較小發病率越高,僅(jin) 我們(men) 科室每年診治的患兒(er) 就超過5萬(wan) 名。作為(wei) 一種2型炎症性疾病,由於(yu) 過敏進程,隨著年齡增長,患兒(er) 出現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共病的幾率明顯增加,給家庭和社會(hui) 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經濟負擔。通過科普和健康教育,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兒(er) 童特應性皮炎早期幹預和長期治療的重要意義(yi) ,賦能更多患兒(er) 和家庭。”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皮膚科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高興(xing) 華教授提出,“廣大醫務工作者要繼續攜手努力,為(wei) 特應性皮炎為(wei) 代表的慢性皮膚病患者提供更多的科普宣傳(chuan) ,幫助患者群體(ti) 、家人和社會(hui) 認識到2型炎症性、慢性疾病長期管理的重要性,包括幫助患兒(er) 抵禦過敏進程的重要性。

  為(wei) 幫助患有皮膚疾病的孩子們(men) 點亮童年,獲得身心健康發展,由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hui) 慢性皮膚病關(guan) 愛公益基金主辦的健康中國皮膚免疫專(zhuan) 項行動主題活動:“點亮美麗(li) 童年,共築一生獲益”——兒(er) 童特應性皮炎藝術畫作展在北京啟動,呼籲全社會(hui) 通過包容、賦能與(yu) 合作,聚焦兒(er) 童特應性皮炎患者未被滿足的健康需求,共同應對皮膚疾病問題對兒(er) 童生理與(yu) 心理造成的健康挑戰,鼓勵兒(er) 童特應性皮炎患者規範管理疾病和積極生活。

  據介紹,在農(nong) 工民主黨(dang) 中央和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健康中國皮膚與(yu) 免疫專(zhuan) 項行動自2023年6月啟動以來,已完成了“點亮美麗(li) 社區”,“點亮美麗(li) 街道”,“點亮美麗(li) 童年”三站公益科普活動,未來還將通過“點亮美麗(li) 鄉(xiang) 村”等活動,將特應性皮炎疾病科普進一步下沉,提高公眾(zhong) 對正確診療方法的認知和重視,推動以特應性皮炎為(wei) 代表的慢性皮膚病的規範化診療和長期管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