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獻全集《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全彩圖錄整理出版
中新網上海9月15日電 (王笈)記者15日從(cong) 上海古籍出版社獲悉,敦煌文獻全集《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藏敦煌文獻》(第一冊(ce) 至第十冊(ce) )已由該社全新整理出版。
敦煌文獻係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是由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主持,中國學術界、文化界、出版界共同推進實施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敦煌文獻全集》作為(wei) 其中的重點項目,旨在以高清全彩方式高水平集成刊布、高質量係統整理散藏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獻。
《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藏敦煌文獻》為(wei) 《敦煌文獻全集》之一種,是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藏敦煌文獻的高清彩色圖錄。全書(shu) 預計160冊(ce) ,采用高清四色全彩印製,刊布伯希和所獲、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所藏敦煌文獻P.2001至P.6040的圖版,涉及文獻編號4000餘(yu) 號,圖版近40000幅,定名文獻6000餘(yu) 種。
1908年2月,伯希和來到敦煌莫高窟,進入藏經洞進行翻檢。他知道不能將其中所存全部帶走,於(yu) 是定立了3個(ge) 選擇標準,即佛教大藏經未收的藏外佛典、帶有紀年的寫(xie) 本、非漢語的文書(shu) ,這其中還包括最大限量的非佛教的四部典籍、公私文書(shu) 、景教和摩尼教文獻、早期拓本和印本,以及各種質地的繪畫品。
《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藏敦煌文獻》所收範圍包括伯希和在敦煌藏經洞所獲全部漢文文獻,以及原列入漢文文庫的粟特語、於(yu) 闐語、龜茲(zi) 語、梵語和部分回鶻語文獻;部分漢、藏文同卷共存,既有漢文文獻編號也有藏文文獻編號的,早年被抽出列入藏文文庫,現抽回漢文文庫刊出。年代上起魏晉,下訖宋元,內(nei) 容豐(feng) 富,蔚為(wei) 大觀,既包括佛教典籍、道教佚書(shu) 、四部文獻,也包括公私文書(shu) 、絹紙繪畫等。
全書(shu) 圖版為(wei) 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拍攝、提供的全彩高清圖版,高度還原原卷麵貌。第一冊(ce) 前部有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講席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hui) 會(hui) 長榮新江撰寫(xie) 的研究前言,介紹法藏敦煌文獻的獲取、收藏、研究和本次出版情況;前言與(yu) 凡例同時也譯成法文、英文,方便海內(nei) 外讀者利用。
據介紹,本次《法國國家圖書(shu) 館藏敦煌文獻》的全麵整理出版,是基於(yu) 數十年敦煌文獻整理、影印出版的又一次集大成者,實現了珍貴海外文獻的出版回歸。全書(shu) 的出版,深入挖掘了法藏敦煌文獻的文獻價(jia) 值、曆史文化價(jia) 值、藝術價(jia) 值,在印證古代絲(si) 綢之路、闡明中華文化在西域邊疆地區的傳(chuan) 播等方麵,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