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2023-09-18 16:1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藥品安全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guan) 國計民生,事關(guan) 社會(hui) 大局穩定。2023年9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開展全國“質量月”活動期間,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一批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加強以案釋法,有力震懾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形成全社會(hui) 共同維護藥品安全的濃厚氛圍。

  各級人民法院嚴(yan) 格落實“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yan) 懲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用藥安全。2013年至2022年,全國法院共審結生產(chan) 、銷售、提供假藥罪,生產(chan) 、銷售、提供劣藥罪以及妨害藥品管理罪一審刑事案件2.8萬(wan) 餘(yu) 件,判決(jue) 人數3.8萬(wan) 餘(yu) 人。

  此次公布的5起案件均與(yu) 人民群眾(zhong) 日常用藥安全息息相關(guan) ,涉及進口藥品、疫苗、醫療美容藥品、特病藥品、口腔科非處方藥品等不同藥品類型,包括網絡犯罪、消毒產(chan) 品冒充藥品、醫保騙保等典型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多名被告人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被處以高額罰金,體(ti) 現了人民法院堅持人民至上、從(cong) 嚴(yan) 懲治危害藥品安全犯罪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jue) 心。

  危害藥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黃某霖等生產(chan) 、銷售假藥案

  ——使用辣椒油等非藥品生產(chan) 黃道益活絡油等藥品

  簡要案情

  2019年12月起,被告人黃某霖通過網絡從(cong) 廣東(dong) 、江蘇等地購買(mai) 生產(chan) 設備及藥水、空瓶、瓶蓋、標簽等原材料,雇傭(yong) 盧某榮、柯某來、章某輝、章某花、林某娟(均另案處理)等人在福建省莆田市使用辣椒油、熱感劑等非藥品灌裝生產(chan) 假冒黃道益活絡油、雙飛人藥水、無比滴液體(ti) ,後通過電商平台以明顯低於(yu) 正品的價(jia) 格銷售牟利,銷售金額共計639萬(wan) 餘(yu) 元,獲利40餘(yu) 萬(wan) 元。

  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被告人柯某雲(yun) 明知被告人黃某霖生產(chan) 、銷售假藥,仍與(yu) 黃某霖共同灌裝、貼標、包裝黃道益活絡油,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注冊(ce) 網店並負責客服工作,提供自己身份信息注冊(ce) 的支付寶賬號用於(yu) 黃某霖購買(mai) 原料以及銷售假藥收款,銷售金額共計308萬(wan) 餘(yu) 元。

  經莆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涉案黃道益活絡油、雙飛人藥水、無比滴(港版)、液體(ti) 無比滴S2a(日版)、液體(ti) 無比滴嬰兒(er) (兒(er) 童版)5個(ge) 涉案產(chan) 品均為(wei) 假藥。

  裁判結果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人民法院、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被告人黃某霖、柯某雲(yun) 生產(chan) 、銷售假藥,情節特別嚴(yan) 重,其行為(wei) 均已構成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柯某雲(yun) 在與(yu) 黃某霖的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輔助作用,係從(cong) 犯,結合其情節和作用,依法予以減輕處罰。黃某霖、柯某雲(yun) 均認罪認罰。據此,以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判處被告人黃某霖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一百萬(wan) 元;判處被告人柯某雲(yun) 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wan) 元。

  典型意義(yi)

  互聯網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購藥提供了便利,同時也給藥品監管和打擊危害藥品安全違法犯罪帶來了新的挑戰。違法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能夠更容易地購買(mai) 製售假藥的設備、原材料,銷售渠道也更加便捷,假藥加工網點往往設置在出租屋等隱蔽場所,增加了監管和打擊難度。被告人灌裝假藥後通過網店銷售,在一年半的時間內(nei) 銷售金額即達639萬(wan) 餘(yu) 元,嚴(yan) 重擾亂(luan) 了藥品監管秩序,危害人民群眾(zhong) 用藥安全,應依法嚴(yan) 懲。本案也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從(cong) 正規的網絡交易平台購買(mai) 藥品,以確保用藥安全。

  案例二:閆某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案

  ——將四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拆分後銷售給受種者

  簡要案情

  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被告人閆某任吉林省敦化市某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劃免疫科科長,負責四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俗稱四價(jia) 宮頸癌疫苗)的銷售、接種和管理工作。閆某為(wei) 獲取非法利益,將由其本人負責銷售、接種的450支四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隻能供給150名受種者受種,每名受種者受種3支、每支0.5毫升)以抽取原液的方式,將1支足量疫苗拆分成2支至4支疫苗,拆分後的疫苗每支約0.1毫升。之後,閆某以每人2448元的價(jia) 格將拆分後的四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銷售給306名受種者,銷售金額共計74萬(wan) 餘(yu) 元。閆某將非法收取的疫苗款用於(yu) 償(chang) 還貸款及日常花銷。案發後,閆某上繳違法所得70餘(yu) 萬(wan) 元。

  裁判結果

  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被告人閆某以非法獲利為(wei) 目的,將四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進行拆分,以不合格疫苗冒充合格疫苗銷售給受種者,銷售金額達74萬(wan) 餘(yu) 元,其行為(wei) 已構成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罪。閆某具有坦白情節,認罪認罰,並主動上繳部分違法所得。據此,以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罪判處被告人閆某有期徒刑八年四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wan) 元。

  典型意義(yi)

  宮頸癌是嚴(yan) 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適齡女性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措施,能夠有效降低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率。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屬於(yu) 非免疫規劃疫苗,在我國尚未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或醫療保險覆蓋範圍,按照自費自願的原則接種。隨著人民群眾(zhong) 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適齡女性開始主動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一度造成市場上高價(jia) 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供不應求的現象。一些不法分子為(wei) 牟取非法利益,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嚴(yan) 重影響疫苗的接種效果和人民群眾(zhong) 的用藥安全,必將受到法律的嚴(yan) 厲製裁。

  案例三:張某鬆等生產(chan) 、銷售假藥案

  ——用“凍幹粉”假冒肉毒素銷售

  簡要案情

  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被告人張某鬆、張某林兄弟二人為(wei) 非法獲利,在廣東(dong) 省廣州市將購買(mai) 的裸瓶“凍幹粉”改換包裝後假冒不同品牌肉毒素(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以每支15元的價(jia) 格多次向袁某蘭(lan) (另案處理)等人銷售共計13060支。案發後,公安機關(guan) 從(cong) 二被告人處扣押涉案產(chan) 品共計25090支。經查,二被告人生產(chan) 、銷售金額共計57萬(wan) 餘(yu) 元。經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檢驗,涉案產(chan) 品均未檢出A型肉毒毒素成分。

  裁判結果

  陝西省渭南市臨(lin) 渭區人民法院、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被告人張某鬆、張某林違反藥品管理法規,生產(chan) 、銷售假藥,情節特別嚴(yan) 重,其行為(wei) 均已構成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據此,以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判處被告人張某鬆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七十萬(wan) 元;判處被告人張某林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wan) 元。

  典型意義(yi)

  近年來,醫療美容行業(ye) 蓬勃發展,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隨之也產(chan) 生了虛假宣傳(chuan) 、非法行醫、假貨頻現等一係列行業(ye) 亂(luan) 象。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俗稱“瘦臉針”,屬於(yu) 注射劑藥品,也屬於(yu) 醫療用毒性藥品,是國家實施特殊管理的藥品。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具有較好的除皺效果,在醫療美容行業(ye) 中被廣泛應用,同時也成為(wei) 不法分子製假售假的重點目標。本案被告人用“凍幹粉”冒充不同國家、不同品牌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經檢驗,涉案產(chan) 品均未檢出A型肉毒毒素成分,應認定為(wei) 假藥。本案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在正規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醫美服務,避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shang) 害。

  案例四:楊某魚、蔡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

  ——非法收購、銷售醫保騙保藥品

  簡要案情

  2017年至2020年12月,被告人楊某魚為(wei) 謀取利益,向被告人蔡某、特病病人黃某某等低價(jia) 收購利用醫保騙保購買(mai) 的百令膠囊、開同複方α-酮酸片、尿毒清顆粒等特病藥品,後加價(jia) 出售給重慶市某醫藥有限公司的蔣某某。楊某魚收售藥品金額共計2400萬(wan) 餘(yu) 元,非法獲利70萬(wan) 元。

  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被告人蔡某為(wei) 謀取利益,向特病病人唐某某、趙某、黃某某等十餘(yu) 人低價(jia) 收購利用醫保騙保購買(mai) 的百令膠囊、開同複方α-酮酸片、尿毒清顆粒等特病藥品後,加價(jia) 出售給被告人楊某魚。蔡某收售藥品金額共計900萬(wan) 餘(yu) 元,非法獲利20萬(wan) 元。

  裁判結果

  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法院、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被告人楊某魚、蔡某明知係利用醫保騙保的藥品而非法收購、銷售,情節嚴(yan) 重,其行為(wei) 均已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楊某魚、蔡某到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據此,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被告人楊某魚有期徒刑六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四十萬(wan) 元;判處被告人蔡某有期徒刑五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wan) 元。

  典型意義(yi)

  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zhong) 的“救命錢”,事關(guan) 廣大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國家的惠民政策,明知是醫保騙保購買(mai) 的藥品,從(cong) 醫保騙保者手中低價(jia) 收購,加價(jia) 販賣,牟取非法利益。部分不法分子甚至指使、教唆、授意他人利用醫保騙保購買(mai) 藥品,加價(jia) 販賣。一些“中間商”長時間從(cong) 事前述犯罪活動,形成“灰色”產(chan) 業(ye) 鏈,嚴(yan) 重擾亂(luan) 國家藥品監管秩序,危害醫保基金的正常運行,對醫療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對相關(guan) 病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極大損害。嚴(yan) 厲打擊醫保騙保犯罪,斬斷犯罪分子伸向醫保基金的黑手,為(wei) 國家醫保基金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護,責任重大,意義(yi) 深遠。

  案例五:未某等生產(chan) 、銷售假藥案

  ——將消毒產(chan) 品冒充藥品銷售

  簡要案情

  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被告人未某、桑某全、袁某文共同出資成立楊馬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藥品相關(guan) 批準證明文件的情況下,在河南省鶴壁市租賃廠房生產(chan) 牙科類藥品。三被告人按照配方(水、亮藍素、冰片、薄荷香精、酒精、發泡劑)調製含漱液,並將藥品“濃替硝唑含漱液”的名稱、適用症、藥理作用、用法用量、作用類別(明確標明“口腔科類非處方藥品”)等信息標識在其生產(chan) 的“天天濃替硝唑含漱液”內(nei) 外包裝及說明書(shu) 上,使用編造的“豫衛消證字(2017)第0158號”衛生許可證號和已注銷的“天馳生物科技(濮陽)有限公司”及該公司地址作為(wei) 廠名、廠址。涉案含漱液通過網店被銷往安徽等全國各地,銷售金額共計49萬(wan) 餘(yu) 元。經安徽省蕪湖市食品藥品檢驗中心檢驗,涉案含漱液中不含藥品成分;經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涉案含漱液屬於(yu) “非藥品冒充藥品”,係假藥。

  裁判結果

  安徽省蕪湖市灣沚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wei) ,被告人未某、桑某全、袁某文生產(chan) 、銷售假藥,情節特別嚴(yan) 重,其行為(wei) 均已構成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袁某文具有自首情節,依法可以從(cong) 輕或者減輕處罰。未某、桑某全具有坦白情節,依法可以從(cong) 輕處罰。三被告人均自願認罪認罰。據此,以生產(chan) 、銷售假藥罪判處被告人未某有期徒刑六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四萬(wan) 元;判處被告人桑某全有期徒刑六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三萬(wan) 元;判處被告人袁某文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三萬(wan) 元。

  典型意義(yi)

  消毒產(chan) 品與(yu) 藥品有嚴(yan) 格的區別,消毒產(chan) 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消毒管理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二款規定,消毒產(chan) 品的標簽(含說明書(shu) )和宣傳(chuan) 內(nei) 容必須真實,不得出現或暗示對疾病的治療效果。目前,市場上有不法分子用消毒產(chan) 品冒充藥品,宣稱有治療效果,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甚至有不法分子在非消毒產(chan) 品上擅自標識“消字號”,以消毒產(chan) 品名義(yi) 宣傳(chuan) 療效,冒充藥品,嚴(yan) 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廣大消費者購買(mai) 藥品,要注意審查藥品的名稱、藥品生產(chan) 批準文號及說明書(shu) 等材料,對沒有藥品生產(chan) 批準文號,或者藥品名稱及說明書(shu) 反映的產(chan) 品功能與(yu) 批準文號不符的,要謹慎購買(mai) 和使用。

  (總台央視記者 張賽 李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