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出版集團與北京科協展開戰略合作
中新網北京9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17日,北京出版集團與(yu)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yi) 式暨《北鬥牽著我的手》文學與(yu) 科普對談活動在十月文學院舉(ju) 行。
本次活動是2023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之一,也是第八屆北京十月文學月重點簽約項目,旨在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新實效、煥發新活力。北京出版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張愛軍(jun)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黨(dang) 組書(shu) 記、常務副主席沈潔在儀(yi) 式上致辭,共同見證簽約。
張愛軍(jun) 在致辭中談到,近年來,在市科協的關(guan) 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集團先後推出《北京自然觀察手冊(ce) 》《動物與(yu) 人——郭耕自然保護隨筆》《小科的環球曆險記》等一係列高質量出版物。通過加強戰略合作,集團將與(yu) 市科協進一步強化科技與(yu) 出版雙向賦能,深化科普出版與(yu) 科普傳(chuan) 播協同共進,助推行業(ye) 聚才與(yu) 專(zhuan) 家引智相得益彰,以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合作交流模式,共同推動科技科普與(yu) 文化繁榮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沈潔在致辭中表示,在全國科普日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之時,與(yu) 北京出版集團共謀科技文化融合發展意義(yi) 重大。北京出版集團作為(wei) 市屬大型綜合性出版機構,建社70餘(yu) 年始終致力於(yu) 科技、科普出版和科學精神傳(chuan) 播,打造、培育了一大批內(nei) 容豐(feng) 富、質量上乘的本土原創科普圖書(shu) 、期刊和出版品牌,挖掘、聚攏了一代代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科普創作、出版、傳(chuan) 播人才隊伍,為(wei) 首都科普事業(ye) 做出了突出貢獻。市科協將以此次戰略合作為(wei) 契機,充分發揮組織體(ti) 係、人才儲(chu) 備、創新資源優(you) 勢和紐帶橋梁作用,希望雙方在合作中堅持首都站位,推動科技文化融合發展。
活動中,北京出版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趙彤,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副主席劉曉勘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介紹,雙方將進一步整合內(nei) 容創作、產(chan) 品研發、大眾(zhong) 科普、宣傳(chuan) 推廣、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優(you) 勢資源,全方位深化合作: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科技創新故事,策劃推出一批有影響力、傳(chuan) 播力的精品主題圖書(shu) ;共同開發科技資源,提高科技出版服務水平,打造優(you) 質科普圖書(shu) 、期刊、數字產(chan) 品及青少年研學等科普實踐項目,切實做好科技成果科普化和科普成果數字化;加大高水平科技科普創作、推廣隊伍培養(yang) ,重點扶持青年科普創作人才,深化科技、出版領域人才交流;構建科學傳(chuan) 播品牌矩陣,聯合推廣優(you) 質科普產(chan) 品,策劃舉(ju) 辦科普創作講座、沙龍、研討會(hui) 等市民讀者喜愛的文化活動,推動優(you) 秀科普成果走進基層,倡導“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hui) 風尚。
簽約儀(yi) 式後,中國散文學會(hui) 會(hui) 長、《北鬥牽著我的手》作者葉梅,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hui) 副理事長、知名航天科普專(zhuan) 家周武,北京少年兒(er) 童出版社副社長、本書(shu) 策劃馬姍姍以“北鬥在孩子們(men) 中間”為(wei) 主題,圍繞科普創作、青少年科普推廣與(yu) 實踐等話題展開對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