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大近百名研究生尋訪習總書記鄉村考察足跡 在山鄉巨變中體悟“中國之治”
“在實踐活動中,我看到了小山村從(cong) ‘窮髒差’到‘綠富美’的蝶變,看到了黨(dang) 員幹部艱苦奮鬥的擔當精神,也深刻體(ti) 悟到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厚的人民情懷。”日前,在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暑期社會(hui) 實踐分享活動上,2022級碩士研究生李從(cong) 政感慨不已。
今年暑期,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再度組織開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鄉(xiang) 村足跡尋訪”主題實踐活動。97名青年學生前往全國19個(ge) 省48個(ge) 村,通過“一份調研報告、一個(ge) 視頻作品、一組現實照片、一份訪談記錄、一份實踐心得”的形式,講述農(nong) 村改革、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故事,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yu) 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ang) 華溪村有一批鄉(xiang) 村教師紮根鄉(xiang) 村教育,讓很多孩子走出大山,有了出彩的人生。2019年4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華溪村考察,還為(wei) 中益鄉(xiang) 小學80後鄉(xiang) 村教師馬影翠點讚:“我就希望看到有這樣紮根這裏的一批鄉(xiang) 村教師,為(wei) 我們(men) 的國家、為(wei) 我們(men) 的家鄉(xiang) 培養(yang) 這些優(you) 秀的後代。你們(men) 做的工作很有意義(yi) 。”
7月6日,實踐隊前往華溪村,參觀了中益小學、種植產(chan) 業(ye) 園、思政研學基地等場所,走訪了黨(dang) 員幹部和基層群眾(zhong) ,看到了華溪村的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心為(wei) 民的情懷給了華溪村幹部群眾(zhong) 莫大的鼓舞。村裏精心打造了思政研學基地,建設了“初心小院”“初心學院”“初心廣場”“連心大院”“初心長廊”等係列思政育人場所。華溪村僅(jin) 用3年時間,讓曾經留不住人的窮鄉(xiang) 僻壤,一舉(ju) 成為(wei) 少數民族貧困村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
在福建省沙縣俞邦村,實踐隊重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考察之路,學習(xi) 百味沙縣的文化底蘊,回顧小吃產(chan) 業(ye) 的致富奮鬥故事。實踐隊隊員楊海峰說:“走過千山萬(wan) 水,邂逅人間百味,俞邦村實現了舌尖上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走出了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路子。”“作為(wei) 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緊緊圍繞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發展目標,實現了從(cong) 深度貧困苗鄉(xiang) 到小康示範村寨的山鄉(xiang) 巨變,走出了一條少數民族深度貧困地區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的新路子,為(wei) 其他貧困地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樣板………”實踐隊隊員汪映雪麵對鏡頭,講述著湖南省十八洞村近十年來的發展成果。
為(wei) 了將農(nong) 村改革、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故事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來,實踐隊每到達一個(ge) 地點就會(hui) 取景拍照或者拍攝視頻,累計拍攝了近70個(ge) 視頻和2000餘(yu) 張圖片,用新媒體(ti) 技術留下基層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艱苦奮鬥過程。
汪映雪感慨道:“十八洞村以文旅為(wei) 畫筆,畫出了新時代山鄉(xiang) 巨變,畫出了紅色、綠色、古色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底色,實現了一座深山苗寨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華麗(li) 蝶變。”
為(wei) 了讓更多師生了解基層,認識鄉(xiang) 村,在理論學習(xi) 中錘煉黨(dang) 性,在社會(hui) 實踐中汲取奮進力量,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舉(ju) 辦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鄉(xiang) 村足跡尋訪”社會(hui) 實踐活動雲(yun) 上分享會(hui) 。
實踐隊隊員段越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在調研現場講述了河北省唐山市祥富裏社區幹部群眾(zhong) 在推進老年人福祉方麵的工作成績,感悟到了黨(dang) 為(wei) 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
實踐隊隊員劉雅瑄帶領師生重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山西省晉城市洞頭村的考察足跡,並邀請當地村民進行現場互動。300多名師生相聚雲(yun) 端,線上參觀了洞頭村紅色黨(dang) 史體(ti) 驗館和廉政教育基地。
龍鳳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