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東西問】葛兆光:我們為什麽需要更多的“鏡子”去認識中國?

發布時間:2023-09-26 11: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古代中國曾被認為(wei) 是一個(ge) 封閉帝國,但曆史上,無論是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還是因為(wei) 戰爭(zheng) 、宗教、貿易的互動往來,古代中國的世界知識其實很豐(feng) 富,難以簡單地用“封閉”一詞來形容。我們(men) 應如何評價(jia) 古代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今天,中國和世界為(wei) 什麽(me) 仍需要彼此了解,才能共築文明?

  近日,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文科資深教授葛兆光接受了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葛兆光表示,用“封閉”和“開放”兩(liang) 個(ge) 詞來看待古代中國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都太過簡單。與(yu) 古代中國豐(feng) 富的世界地理知識相對應的,卻是“天下中央”的傳(chuan) 統觀念曾頑強延綿數千年。因此,知識豐(feng) 富並不意味著觀念開放。

  【同期】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文科資深教授 葛兆光

  從(cong) 曆史上看,中國的自我認知實際上經過了兩(liang) 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是中國人自我認知自己,自我想象自己。第二個(ge) 階段是通過西方這個(ge) 鏡子來認識自己。到了第三個(ge) 階段,我們(men) 希望現在進入第三個(ge) 階段,就是說我們(men) 有更多的鏡子來認識中國。

  【解說】葛兆光認為(wei) ,亨廷頓所著的《文明的衝(chong) 突與(yu) 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shu) 中的“文明衝(chong) 突”其實是不同文化的衝(chong) 突。

  【同期】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文科資深教授 葛兆光

  我們(men) 一定要把文化跟文明要有所區分,文化上我們(men) 可以說我們(men) 文化好,有很多值得我們(men) 珍惜的地方。文明就是規則,你必須得尊重這套製度和規則,大家才能夠平等交往。文明就是戴著鐐銬跳舞,鐐銬雖然你不願意戴,但是它是使你互相不踩腳的一套東(dong) 西。

  【解說】在葛兆光看來,一直到現代,即便全球化已經十分深入,在很多場合,東(dong) 西方各自的“自我中心”世界觀仍然在起作用。如何在全球多個(ge) 文明並存的狀態下,守護各自的獨特文化,建立共同的普遍文明?葛兆光認為(wei) ,東(dong) 西方“自我中心”的世界觀,都需進行革新。

  【同期】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文科資深教授 葛兆光

  事實上西方也不是一個(ge) (整體(ti) )。那麽(me) 同樣,東(dong) 方也不是一個(ge) (整體(ti) )。所以我們(men) 希望說在反過來理解中國的背景裏麵,加入周邊的各種角度,比如日本的角度,越南的角度,印度的角度、蒙古(國)的角度,是不是能夠讓我們(men) 看我們(men) 中國更加清楚一點。

  【解說】“我們(men) 要借助更多的‘鏡子’來認識中國”,這是葛兆光近些年來反複提及的一句話。在葛兆光看來,盡管全球化的進程依然在推進,但把中國放到全球的視野中,用不同國家的史料反觀中國,不斷打破中國人過去的許多有關(guan) 中國的成見和定見,如今依然極為(wei) 必要。

  【同期】複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曆史係文科資深教授 葛兆光

  事實上我們(men) 對於(yu) 周邊國家的資料、眼光以及他們(men) 的觀念了解的還不夠,我們(men) 其實應該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而且不僅(jin) 是了解自己,而且也是通過別人的眼光來重新認知一個(ge) 可能我們(men) 過去沒有看到的自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