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瞭望·治國理政紀事 | 上海自貿區大試驗田育良種

發布時間:2023-09-26 11:20:00來源: 新華社

  2014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dang) 中央為(wei) 推進新形勢下改革開放提出的一項重大舉(ju) 措。要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加快形成與(yu) 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製度體(ti) 係和監管模式,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製度,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製環境規範等方麵先試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ti) 方案》。2019年,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總體(ti) 方案》。

  站在新的起點上,上海自貿區將繼續發揮製度創新“頭雁”效應,率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全方位製度型開放;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培育具有更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產(chan) 業(ye) 生態,更好發揮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示範引領作用。

  從(cong) 投資貿易領域的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領域的自由貿易賬戶,到政府職能轉變領域的商事登記製度改革、“一業(ye) 一證”改革,國家層麵複製推廣的302項製度創新成果中,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的事項占比近50%。

  把“試驗田”建成“高產(chan) 田”,上海自貿區從(cong) 企業(ye) 痛點、行業(ye) 堵點、監管難點出發,推動製度創新與(yu)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更好結合,在創新鏈前沿、價(jia) 值鏈高端、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發力,打造出多個(ge) 在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建立全國第一個(ge)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設全國第一批自由貿易賬戶,設立全國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第一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製造企業(ye) ……掛牌十年來,上海自貿區和臨(lin) 港新片區誕生了若幹個(ge) “全國第一”,在製造業(ye) 、金融業(ye) 等數十個(ge) 開放領域,實現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永前 楊金誌 何欣榮

  2023年9月,中國首個(ge) 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迎來運行十周年。

  十年前,上海自貿區在東(dong) 海之濱初試啼聲,引來世界關(guan) 注。外商投資負麵清單管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由貿易賬戶、商事登記製度改革……一批批製度創新成果從(cong) 這裏走向全國。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dang) 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一項戰略舉(ju) 措,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2014年3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dang) 中央為(wei) 推進新形勢下改革開放提出的一項重大舉(ju) 措。要牢牢把握國際通行規則,加快形成與(yu) 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製度體(ti) 係和監管模式,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盡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製度,加快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監管高效便捷、法製環境規範等方麵先試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

  2013年9月,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ti) 方案》。2019年,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總體(ti) 方案》。2023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製度型開放的若幹措施》,提出率先在上海、廣東(dong) 等具備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統籌開放和安全,構建與(yu) 高水平製度型開放相銜接的製度體(ti) 係和監管模式。

  一粒良種,可以播撒希望;一株新苗,可以長成大樹。運行十年,上海自貿區枝繁葉茂:至2022年底,累計新設企業(ye) 8.4萬(wan) 戶,是前20年同一區域的2.35倍。累計新設外資項目逾1.4萬(wan) 個(ge) ,累計實到外資586億(yi) 美元,相當於(yu) 每分鍾就有逾一萬(wan) 美元的實到外資“到賬”。全國範圍內(nei) ,已設立21個(ge) 自貿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覆蓋51個(ge) 城市和海南島全島,向全國複製推廣302項製度創新成果,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nei) 陸、沿邊的高水平改革開放新格局。

  如今,上海自貿區已經成為(wei) 深化改革的試驗田、製度型開放的先行者、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ti)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站在新的起點上,上海自貿區將繼續發揮製度創新“頭雁”效應,率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全方位製度型開放;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培育具有更強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和產(chan) 業(ye) 生態,更好發揮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示範引領作用。

  推動“苗圃變森林”,為(wei) 國家試製度

  自貿區是國家的試驗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製度創新的高地,不是優(you) 惠政策的窪地;是種苗圃,不是栽盆景。在上海自貿區走訪,不少基層幹部、經營主體(ti) 表示,自貿區運行十年來,這三句話貫穿始終。

  為(wei) 國家試製度,深深鐫刻在自貿區的成長基因裏。

  ——從(cong) 投資貿易到政府改革,302項自貿區製度創新成果近半數源自上海或同步先行先試。

  外商投資負麵清單,是上海自貿區成立後推出的一項重大改革措施。“從(cong) 正麵清單管理模式到負麵清單管理模式,這是一個(ge) 劃時代的改革。”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一直關(guan) 注自貿區改革的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張湧表示,負麵清單蘊含的“法無禁止皆可為(wei) ”理念,有助於(yu)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

  近年來,由上海自貿區首創的外商投資負麵清單逐年變短。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自貿區外商投資負麵清單經過7次縮減,條目由最初的190項縮減到現在的27項,製造業(ye) 條目已經歸零,服務業(ye) 開放持續擴大。從(cong) 投資貿易領域的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領域的自由貿易賬戶,到政府職能轉變領域的商事登記製度改革、“一業(ye) 一證”改革,國家層麵複製推廣的302項製度創新成果中,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的事項占比近50%。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dong) 新區區委書(shu) 記、上海自貿區管委會(hui) 主任朱芝鬆表示,上海自貿區及臨(lin) 港新片區的製度創新成果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一是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製度型開放。二是堅持要素市場化改革方向,增強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三是加強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四是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所需創新製度供給,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美安康質量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是上海自貿區掛牌後的第一家外商檢測認證機構。“2013年以前我在美國工作,那時就有一個(ge) 夢想,要利用先進的檢測認證技術,服務國內(nei) 消費者從(cong) ‘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美安康執行總裁斯榕回憶。2014年上海自貿區推出第二批擴大開放31條措施,正式放開了外資認證機構的準入,原先需要2個(ge) 月的核準周期縮短為(wei) 2周的備案周期,美安康僅(jin) 用半個(ge) 月就拿到了營業(ye) 執照,目前已在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區域落地經營。

  ——從(cong) “一枝獨秀”到“你追我趕”,催動全國範圍開放“雁陣”。

  十年間,我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布局逐步完善,先後6輪在全國範圍內(nei) 設立了21個(ge) 自貿區,涉及21個(ge) 省份的51個(ge) 城市和海南島全島,共計67個(ge) 片區。由上海“一個(ge) 點”到東(dong) 部“一條線”再到全國“一個(ge) 麵”,形成了覆蓋東(dong) 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nei) 陸、沿邊的高水平改革開放新格局。

  上海自貿區屢屢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在國內(nei) 率先推出一線“先進區、後報關(guan) ”、區間“自行運輸”、二線“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等海關(guan) 監管製度創新。建成運營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企業(ye) 數超過60萬(wan) 家,支撐全國超1/4貨物貿易量的數據處理。

  “自貿區改革推動各地加快形成爭(zheng) 先恐後抓開放的‘錦標賽’氛圍。”複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秘書(shu) 長尹晨說。

  ——從(cong) “物理擴區”到“功能擴區”,打造特殊經濟功能高地。

  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lin) 港新片區,是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中央交給上海新的三項重大任務之一。今年8月,臨(lin) 港新片區設立滿四周年。落實中央要求,臨(lin) 港新片區初步形成了以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cong) 業(ye) 自由、信息快捷聯通“五自由一便利”為(wei) 核心的製度型開放體(ti) 係。

  “與(yu) 2015年上海自貿區從(cong) 外高橋擴展到陸家嘴、張江等區域不同,增設臨(lin) 港新片區,不僅(jin) 是物理麵積的擴大,更是一次功能擴區,目標就是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孫元欣說。

  除塵、外觀修複、深度清潔……在臨(lin) 港新片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的上海璞擎電子公司生產(chan) 車間內(nei) ,經過一係列操作,一批來自境外的舊電腦完成綠色再製造,貼上“再製造”產(chan) 品標簽,不久後就會(hui) 運回進口地,售價(jia) 僅(jin) 為(wei) 新機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我們(men) 落戶之前,洋山特殊綜保區還沒有這樣的業(ye) 態。”璞擎電子總經理王文熹說。為(wei) 企業(ye) 開展新業(ye) 務提供保障,臨(lin) 港新片區依托一體(ti) 化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對入境貨物實行精準監管。以璞擎電子的綠色再製造業(ye) 務為(wei) 例,每台舊電腦每個(ge) 配件的序列號都可以在平台查詢到,這種“顆粒度”極小的監管方式,確保產(chan) 品“從(cong) 哪兒(er) 來,回哪兒(er) 去”。

  統計顯示,四年來臨(lin) 港新片區主要經濟指標逆勢上揚,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21.2%,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年均增長37.8%,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年均增長39.9%。

  精耕創新“高產(chan) 田”,為(wei) 發展添動能

  自貿區是改革“試驗田”,也是發展“高產(chan) 田”。製度創新加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為(wei) 區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能。

  在上海自貿區帶動下,浦東(dong) 新區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6萬(wan) 億(yi) 元、規模以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逾1.3萬(wan) 億(yi) 元,分別是2013年的2.5倍和1.5倍;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432家、外資研發中心突破250家,均占上海全市近一半比重。

  ——吸引中外人才,激活第一資源。

  “十多年前,外國人如果想在中國從(cong) 事證券行業(ye) ,需要‘入鄉(xiang) 隨俗’報考中國證券從(cong) 業(ye) 資格證書(shu) ,難住了不少國際金融人才。如今,浦東(dong) 建立了國際金融職業(ye) 資格證書(shu) 認可清單製度,為(wei) 吸引國際人才創造了條件。”談到自貿區改革,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樸學謙講到了這樣一個(ge) 變化。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上海自貿區在國內(nei) 率先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國際人才引進政策。早在2017年,浦東(dong) 新區就成立海外人才局,頒出全國首張由自貿區管委會(hui) 推薦申辦的永久居留身份證(俗稱中國綠卡)。如今,外籍高層次人才永居推薦“直通車”製度已覆蓋浦東(dong) 新區全域。同時,設立國際人才港,開設外國人來華工作和居留審批“單一窗口”,實現兩(liang) 證並聯辦理。發布境外職(執)業(ye) 資格證書(shu) 認可清單,清單內(nei) 項目持證人員境外從(cong) 業(ye) 經曆視同境內(nei) 從(cong) 業(ye) 經曆。

  包括上海自貿區在內(nei) ,當前浦東(dong) 新區人才總量達到170餘(yu) 萬(wan) ,重點產(chan) 業(ye) 國際化人才占比超過4%。

  “找尋宇宙中極大和極小間的關(guan) 聯,揭示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規律”——位於(yu) 張江科學城、聚焦基礎研究的李政道研究所,清晰感受到上海自貿區對中外人才的吸引力。截至2022年底,李政道研究所已匯聚來自16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全職科研人員80人,全職學者全部有海外一流機構留學或科研經曆,國際學者占比近40%。

  ——麵向前沿領域,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

  位於(yu) 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的星弈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21年。在星弈昂的細胞建庫間、分化擴增間裏,隨處可見科研人員忙碌的身影。從(cong) 人員招聘、辦公室裝修、實驗室建設到將研發產(chan) 品推進至動物實驗階段,星弈昂隻花了短短兩(liang) 年時間,創造了生物科技領域的“自貿區速度”。

  星弈昂從(cong) 事的細胞和基因治療產(chan) 業(ye) ,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前沿領域。除了標準化的廠房、良好的產(chan) 業(ye) 生態,大膽闖、大膽試的自主改革舉(ju) 措更是吸引星弈昂創始人王立群在自貿區創業(ye) 的重要因素。

  2022年11月,《浦東(dong) 新區促進細胞和基因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正式對外發布。同時,浦東(dong) 還推出了醫產(chan) 融合創新策源平台,幫助創新藥打通臨(lin) 床應用“最後一公裏”。“政策供給到位,我們(men) 有信心推動細胞和基因治療產(chan) 業(ye) 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讓更多患者從(cong) 中受益。”王立群說。

  把“試驗田”建成“高產(chan) 田”,上海自貿區從(cong) 企業(ye) 痛點、行業(ye) 堵點、監管難點出發,推動製度創新與(yu)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更好結合,在創新鏈前沿、價(jia) 值鏈高端、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發力,打造出多個(ge) 在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根據規劃,上海自貿區所在的浦東(dong) 新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規模今年將提升到7500億(yi) 元以上。包括特斯拉在內(nei) ,臨(lin) 港新片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年產(chan) 值已超過2300億(yi) 元,成為(wei) 全球新能源汽車版圖上的醒目地標。

  ——完善法治保障,構建創新生態。

  今年7月開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上,百度智行、AutoX安途、小馬智行三家企業(ye) 15輛車獲得浦東(dong) 新區首批發放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標誌著浦東(dong) 新區自動駕駛汽車真正迎來“無人化”階段。

  第四屆進博會(hui) 上,一款能根據個(ge) 性需求調配出上千種唇色的“口紅打印機”智能調色儀(yi) 成了“爆款”。沒過多久,上海消費者也能在櫃台享受同樣的量身定製化妝品。

  從(cong) “未來車”駛上“快車道”,到個(ge) 性化定製引領消費新模式,背後都有法治的保駕護航。全國人大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根據浦東(dong) 改革創新實踐需要,製定浦東(dong) 新區法規。目前,上海已先後製定頒布18部浦東(dong) 新區法規,走出了一條立法引領推動改革創新的新路子。

  為(wei) 科技創新構建良好生態係統,除了完善法治保障,在事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製度供給方麵,上海自貿區落子聲聲:

  率先開展集成電路監管創新試點,貨物入庫時間較以往壓縮兩(liang) 個(ge) 工作日;率先實施醫療器械注冊(ce) 人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等製度,上市一類新藥21個(ge) ;推出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和研發用物品入境便利化試點,實現特定研發用物品高效便捷通關(guan) ;深化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區內(nei) 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已超500公裏,我國自主研發的東(dong) 海大橋智能重卡項目開啟“真無人”測試,成為(wei) 全球最長的自動駕駛商業(ye) 化運營場景……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常務副區長楊朝表示,浦東(dong) 將以自貿區建設十周年為(wei) 契機,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營商環境綜合示範區。

  加大風險壓力測試力度,為(wei) 開放探新路

  建立全國第一個(ge)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設立全國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第一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製造企業(ye) ……掛牌十年來,上海自貿區和臨(lin) 港新片區誕生了若幹個(ge) “全國第一”,在製造業(ye) 、金融業(ye) 等數十個(ge) 開放領域,實現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這是上海自貿區一以貫之的路徑。

  ——不斷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自由貿易賬戶,是上海自貿區的一大製度創新。十年來,上海自貿區內(nei) 的金融機構累計開設14.4萬(wan) 個(ge) 自由貿易賬戶,辦理跨境結算折合人民幣142萬(wan) 億(yi) 元,為(wei) 企業(ye) 開展全球化運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去年4月,我們(men) 有一個(ge) 較為(wei) 緊張的購船需求,需要在五一節前完成付款。如果無法及時付款,需要承擔每天2萬(wan) 美元的違約金。依托浦發銀行的自由貿易賬戶體(ti) 係,我們(men) 僅(jin) 用3天就完成了資金換匯、付款。”談起當時的情形,位於(yu) 浦東(dong) 的一家航運公司財務負責人記憶猶新。

  浦發銀行聯洋支行行長劉凱說,依托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浦發銀行協助航運企業(ye) 申請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打通了企業(ye) 跨境資金調撥瓶頸。得益於(yu) 自貿區的跨境結算便利化服務,企業(ye) 的購船計劃得到了充分資金保障,境外業(ye) 務得以快速發展。

  自由貿易賬戶是一個(ge) 縮影。聚焦資本、數據、技術等要素的跨境流動,上海自貿區先後推出我國首個(ge) 麵向國際的金融資產(chan) 交易平台——黃金國際板,累計招募國際會(hui) 員99家,累計成交金額23.35萬(wan) 億(yi) 元;設立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交易我國首個(ge) 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等上海價(jia) 格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位於(yu) 上海自貿區內(nei) 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先後推出“滬港通”“滬倫(lun) 通”等,開通中日ETF互通,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取得重要進展,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不斷增強。

  ——與(yu)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開放舉(ju) 措形成聯動。

  已經連續兩(liang) 屆亮相進博會(hui) 的“文物藝術品板塊”,今年將繼續出現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的消費品展區。近日,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這一消息。

  據介紹,本屆進博會(hui) “文物藝術品板塊”依然亮點紛呈:展區麵積逾3000平方米,為(wei) 曆年之最;新增藝術展商9家,國際知名頂尖畫廊——佩斯畫廊和厲蔚閣畫廊位列其中;世界三大拍賣行佳士得、蘇富比、富藝斯將三度同台亮相。

  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進博會(hui) 五件免稅、海關(guan) 遠程查驗……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翼說,依托自貿區的諸多製度創新,海外文物藝術品在保稅區走通了通關(guan) 、進境、展示、交易、代理、免稅、交割、結算等一整套流程。2022年從(cong) 這裏進出境的文物藝術品達6320件(套),總貨值約110億(yi) 元人民幣。上海自貿區已成為(wei) 國內(nei) 文物藝術品交易的功能高地。

  與(yu) 此同時,上海自貿區持續強化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功能,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檢驗檢測結果采信與(yu) 認證機構互認,上海自貿區“一帶一路”技術交流國際合作中心中東(dong) 分中心、東(dong) 南亞(ya) 分中心、東(dong) 亞(ya) 分中心相繼揭牌,上海自貿試驗區國別(地區)中心涵蓋14個(ge) 國家和地區,充分發揮進博會(hui) 溢出效應,擴大優(you) 質商品進口。

  ——全麵對接CPTPP和DEPA,提升國際規則銜接能力。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傑認為(wei) ,上海自貿區建設的十年,是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的十年,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大原創性實踐。不論是在開放模式上,還是在推進方式和具體(ti) 成效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背景下,通過自主開放為(wei) 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麵向未來,自貿區戰略將繼續提升。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一個(ge) 關(guan) 鍵就是著力提升國際規則銜接能力。未來,上海自貿區將全麵對接《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聚焦貿易自由便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數據跨境流動、“邊境後”規則貫通等重點領域先行先試,不斷豐(feng) 富測試樣本和試驗內(nei) 容,為(wei) 各類經營主體(ti) 投資創業(ye) 營造良好環境。

  上海市委書(shu) 記陳吉寧提出,以上海自貿區成立十周年和自貿區提升戰略為(wei) 契機,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加強主動謀劃和係統設計,深化集成性改革和製度型開放,找差距、強弱項、拉長板,盡快形成自貿區新一輪建設行動方案,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凡是過往,皆為(wei) 序章。未來,上海自貿區和臨(lin) 港新片區將堅持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wei) 根本要求,在更深層次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繼續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參與(yu) 采寫(xie) :周蕊 桑彤)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