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誕辰103周年係列演出在天津落幕

發布時間:2023-10-08 09: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天津10月7日電 (王在禦)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期間,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在中華劇院上演兩(liang) 部“張派”經典劇目《西廂記》和《楚宮恨》,由京劇大師張君秋先生親(qin) 傳(chuan) 弟子、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團長趙秀君領銜主演。

  今年是京劇大師張君秋誕辰103周年。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特別準備了兩(liang) 場“張派”經典劇目,以表達對張君秋先生的懷念之情。

  據了解,《西廂記》這一題材的創作版本較多,有中晚唐時期元稹的《鶯鶯傳(chuan) 》,唐代李紳的《鶯鶯歌》、宋代趙令畤的鼓子詞《商調蝶戀花》、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元代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等,其中觀眾(zhong) 最為(wei) 熟知的,便是元代王實甫所創作的雜劇《西廂記》,全稱《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到了近現代,該題材又被很多劇種改編演繹。張君秋先生這版的《西廂記》,給人們(men) 打開了新的鑒賞角度。將人們(men) 的看戲視野從(cong) 《紅娘》中小丫鬟的角度,轉移到了“崔鶯鶯”這個(ge) 原相國小姐的角度,拓寬了原有的理解層次。這不僅(jin) 完善了《西廂記》情節的發展,也為(wei) 元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9月30日在中華劇院上演的《西廂記》,繼承和發展了張君秋先生的版本。在保持前部分不動的前提下,調整了結尾,整部劇終止於(yu) “長亭送別”。開放式的結尾,讓觀眾(zhong) 自行“續寫(xie) ”後續的發展。

  而在10月6日上演的《楚宮恨》也是張君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二黃慢板”是張派代表性唱段,流傳(chuan) 甚廣。該劇講述了楚秦聯姻,秦國公主及陪嫁侍女馬昭儀(yi) 進入楚國後,楚平王與(yu) 讒臣費無極定計,偷梁換柱霸占本來要嫁給太子為(wei) 妻的秦國公主,威逼恐嚇侍女馬昭儀(yi) 冒名頂替嫁與(yu) 太子建,經過一番鬥爭(zheng) 後,馬昭儀(yi) 投河自盡的悲情故事。

  本次係列演出由國家一級演員張克、石曉亮、趙秀君、馬連生、楊光、康健等,以及優(you) 秀青年演職員們(men) 一同助力演出,共同向京劇藝術大師張君秋先生表達懷念與(yu) 敬意。(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