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明確老樓加裝電梯全套規範流程 明確老樓加裝電梯全套規範流程

發布時間:2023-10-09 11:17:00來源: 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陳磊

  在北京範圍內(nei) ,啟動老樓加裝電梯有了明確指引——法定多數業(ye) 主參與(yu) 表決(jue) ,經參與(yu) 表決(jue) 專(zhuan) 有部分麵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ye) 主且參與(yu) 表決(jue) 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ye) 主同意,即啟動項目報建確認工作。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委員會(hui) 等4部門編製並發布《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操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操作指引》),明確老樓加裝電梯申請、施工、運行管理的全套規範流程。

  受訪專(zhuan) 家解讀稱,《操作指引》的發布,為(wei) 老舊小區居民提供了一個(ge) 規範的申請、施工和運行管理流程,更加合理合法地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方便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出行。

  加裝電梯有了規範指引

  今年67歲的蔣先生是北京市朝陽區居民,他所在小區建於(yu) 20世紀90年代,居民樓主要是地上6層、地下一層的板樓,沒有電梯。

  蔣先生曾患小兒(er) 麻痹症(即脊髓灰質炎),留下的後遺症包括右腿、右臂肌肉萎縮,使不上力氣,屬於(yu) 肢體(ti) 殘障者。他雖然住在二樓,但每次下樓都需要好幾分鍾,因為(wei) 要用手扶著欄杆,一步步往下挪。對他來說,生活中最大的煩惱就是上下樓問題,“要是能有電梯坐該多好”。

  蔣先生的期待在北京許多老舊小區已經變成現實。根據公開信息,自2017年起,北京市大力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完成加裝電梯3370餘(yu) 部。

  如今,《操作指引》的出台,意味著北京市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有了政府部門發布的指引文件,老樓加裝電梯從(cong) 提出到落地有了全套規範流程。《操作指引》明確提出了老樓加裝電梯的“三就工作法”,即一戶申請就啟動、達到比例就確認、協商一致就開工。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孫柏瑛認為(wei) ,《操作指引》的發布,對北京社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條件與(yu) 技術標準進行了明確規定,這將對北京加裝電梯工作產(chan) 生積極影響。《操作指引》一方麵建立了加裝電梯的規範流程和技術標準,指明了社區公共設施供給的安全要求;另一方麵,電梯加裝能夠解決(jue) 老年居民群體(ti) 上下樓難題,提高老年人群體(ti) 的社會(hui) 福利與(yu) 生活品質,有助於(yu) “老破小”社區基礎設施的改善。

  在她看來,如果從(cong) 超大城市基層公共治理視角分析,“老破小”社區加裝電梯作為(wei) 城市更新與(yu) 設施改造的一項重大的公共事務,《操作指引》不僅(jin) 助推電梯的加裝與(yu) 設施改造事務,而且加裝過程為(wei) 居民提供了一個(ge) 圍繞準公共物品供給的民主協商討論、達成合意共識、推進公共參與(yu) 、發展自主治理,從(cong) 而產(chan) 生社區合作型集體(ti) 行動的平台與(yu) 場域。

  北京市物權法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畢文強認為(wei) ,《操作指引》可以更加合理合法地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使老樓加裝電梯流程更加規範、機製更加成型,解決(jue) 了此前加裝電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老舊小區居民能夠更加方便地上下樓。

  “尤其是老年人,由於(yu) 身體(ti) 原因,上下樓梯存在一定困難,老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日益增強。因此,不管從(cong) 安全角度、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質還是提高城市居住品質等角度,加裝電梯都有較強的需求。”畢文強說。

  一戶業(ye) 主可提加裝需求

  加裝電梯實施流程的第一步是提出需求。

  《操作指引》明確,單位(集體(ti) )或業(ye) 主向房屋所在地街道(鄉(xiang) 鎮)或社區(村)提出加裝電梯需求。相關(guan) 單元具備加裝電梯條件的,由街道(鄉(xiang) 鎮)、社區(村)啟動征詢相關(guan) 業(ye) 主意願工作,做到一戶申請就啟動征詢意願工作。

  畢文強解讀說,《操作指引》明確了申請標準,一戶業(ye) 主即可申請,本質上是優(you) 化了流程。從(cong) 整體(ti) 上看,《操作指引》大大簡化了過去複雜的申請和審批流程。

  加裝電梯實施流程的第二步是組織協商,即居民委員會(hui) (村民委員會(hui) )指導監督業(ye) 主組織(業(ye) 委會(hui) 或物管會(hui) )組織業(ye) 主進行表決(jue) 。業(ye) 主同意比例達到民法典第278條規定的由專(zhuan) 有部分麵積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ye) 主且人數占比三分之二以上業(ye) 主參與(yu) 表決(jue) ,經參與(yu) 表決(jue) 專(zhuan) 有部分麵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ye) 主且參與(yu) 表決(jue) 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ye) 主同意,即啟動項目報建確認工作。

  “《操作指引》明確了組織業(ye) 主表決(jue) 的主體(ti) 為(wei) 社區居民委員會(hui) 或村民委員會(hui) ,並且明確了加裝電梯的表決(jue) 比例以及法律依據。”畢文強說。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加裝電梯雖然隻需要取得法定多數業(ye) 主同意即可,但也不能忽視因加裝電梯而利益受損的一、二層業(ye) 主,以免影響鄰裏和睦。

  為(wei) 此,《操作指引》明確,加裝電梯受益業(ye) 主可采取適當方式給予一、二層業(ye) 主適當補償(chang) ,這些適當補償(chang) 方式包括:在業(ye) 委會(hui) (物管會(hui) )組織業(ye) 主共同決(jue) 定的基礎上,低層業(ye) 主可優(you) 先選取停車位;加裝電梯施工時,低層業(ye) 主有戶內(nei) 局部改造需求的,實施主體(ti) 、施工單位可幫助實施改造,並可給予相關(guan) 費用減免等。

  據畢文強梳理,《操作指引》強化了對老樓加裝電梯的監管,包括施工質量、安全運行等方麵,確保了電梯的安全性;允許引入第三方機構進行施工和運行管理,打破了過去隻能由政府部門進行管理的模式等。

  在他看來,《操作指引》作出的這些製度安排,整體(ti) 上講構成一個(ge) 推動實操的規範性文件,有利於(yu) 加裝電梯工作的落地。

  發揮居民積極性主動性

  記者梳理發現,發布類似《操作指引》文件的地方,不隻是北京,近年來,廣州、上海等地已經發布過加裝電梯指引。

  2020年3月,廣州市相關(guan) 部門編製印發《廣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指引圖集》,以加強全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標準化設計、安裝、質量安全等方麵的技術指導。

  此外,還有一些城市發布了專(zhuan) 門的加裝電梯規定。例如,2020年6月,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辦法》;2022年7月,福建省三明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三明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實施辦法(修訂)》;今年9月,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管理辦法》……

  畢文強認為(wei) ,各地作出這種舉(ju) 措的背景是,隨著城鎮化達到一定水平,城市更新工作將成為(wei) 一段時期內(nei) 的重點工作,因此,各地依法進行城市更新,其中包括積極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升級,通過加裝電梯等改善小區基礎設施,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

  “一些地方出台加裝電梯指引,明確了加裝電梯的程序、資金籌集方式、安全管理等方麵規定,可以為(wei) 其他地方製定相關(guan) 政策提供借鑒。”畢文強說,特別是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不僅(jin) 可以為(wei) 加裝電梯工作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還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製定出更加符合當地需求的規定。

  不過,在部分受訪專(zhuan) 家看來,加裝電梯是社區居民自主、自治事務,不宜過度上升為(wei) 政府的法定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是社區居民、業(ye) 主的事務,不是基層政府的責任,推動加裝電梯工作是好事兒(er) ,但應該考慮財政的承受能力,同時不能把加裝電梯工作變成對基層政府的考核指標。”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教授李淩提醒道,加裝電梯屬於(yu) 居民自治事務,不能“一刀切”並且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開,而應該尊重社區居民、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

  李淩認為(wei) ,在加裝電梯過程中,政府應該保障所投入的財政資金使用的公開、合理、合規,同時切實做好電梯驗收工作,把好電梯驗收關(guan) ,切實保障加裝電梯的質量。

  在孫柏瑛看來,政府隻是改進小區基礎設施的倡導者和推動者,而非電梯物品的直接提供者,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倡導性的《操作指引》規範,引導社區居民就加裝電梯進行協商,同時,更主張通過居民個(ge) 人、市場與(yu) 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等多元主體(ti) 、多樣化的共同生產(chan) 機製,通過多渠道的融資途徑,創新電梯等社區設施的供給模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